手动握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9290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手动握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手动折弯装置在折弯较粗钢筋时需要很大的力臂进而导致人员操作不便和折弯角度不好控制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动折弯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到该固定支架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进一步,第一齿轮上设置有第一止挡件和折弯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止挡件,第二齿轮上设置有手柄。通过转动手柄能够转动第二齿轮,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折弯件对被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夹紧的钢筋进行折弯。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动折弯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小力臂,而且还能准确控制折弯角度。

Hand hold be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specifically provides a hand hold be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manual bending device needs a large force arm when bending the thicker reinforcing steel bar, which leads to the inconvenience of personnel operation and the bad control of the bending angle. For this purpose, manual ben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ixed bracket and rotatably mounted to the fixed bracket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gear,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gear meshing connection. Furthermore, the first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top component and a bending component, and the fixed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stopper parts, and the second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The second gear can be rotated by rotating the handle, thereby driving the first gear to rotate so as to bend the steel bar clamped by the first stop and the second stopper by the bending part. Therefore, the manual ben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orce arm, but also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bending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握弯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手动握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用到折弯的钢筋,通常钢筋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折弯的。目前常用的手动折弯装置都是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即通过增加力臂来减少人工折弯钢筋的力。但是,在折弯较粗钢筋时需要用到很大的力臂,从而导致人员操作不便以及折弯角度不好控制的问题。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手动握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手动折弯装置在折弯较粗钢筋时需要很大的力臂进而导致人员操作不便和折弯角度不好控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握弯装置,所述手动握弯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中心处设有第一止挡件,并且在所述第一齿轮上偏离所述转动中心的位置固设有至少一个折弯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止挡件,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上,所述第二止挡件与所述第一止挡件之间设有间距,使得待弯折的工件能固定在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第二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的手柄。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止挡件构造为固定挡板。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挡板通过所述凹槽固定所述待弯折的工件。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折弯件构造为销轴。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轮的周向均匀地设置有刻度,并且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能够指向所述刻度的指针。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第一齿轮的周向设置有均匀的刻度,并且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有能够指向所述刻度的指针。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有第一棘轮,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轮能够相咬合,防止所述第二齿轮逆向运动。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上还设置有能够相互咬合的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使得所述手柄在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齿轮相配合时只能沿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个方向转动。在上述手动握弯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待弯折的工件是钢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支架上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在第一齿轮上设置第一止挡件和折弯件,在固定支架上设置第二止挡件,在第二齿轮上设置手柄,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使得操作人员只需在手柄上施加很小的力就能够达到使待弯折的工件折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动握弯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动握弯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固定支架;11、第一棘爪;2、第一齿轮;21、第一销轴;22、第二销轴;23、销轴孔;3、第二齿轮;31、第一棘轮;4、手柄;5、固定挡板;51、凹槽;6、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说明书是结合附图以钢筋为例来对本技术的手动握弯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的,但是很明显本技术的手动握弯装置至少还可以用于钢管、铁管等待弯折的工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手动握弯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支架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手柄4和固定挡板5。具体地,固定支架1是如图1中所示的载物板,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根据需要将固定支架1设置成其他可行的承载件。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到固定支架1上,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能够相互啮合。作为示例,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分别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与固定支架1相连接,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需要通过其他装置将第一齿轮2和第二齿轮3可转动地安装到固定支架1上,例如销轴。继续参阅图1,第一齿轮2的轴线处设置有用作第一止挡件的第一销轴21,并且在第一齿轮2上且偏置于第一销轴21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多个用作折弯件的第二销轴22,优选地,销轴21、22都是滚轴,以便在钢筋6折弯时减少销轴21、22和钢筋6之间的摩擦阻力。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且可行的销轴,只要能够减少其与钢筋6之间的摩擦阻力即可。从图1中不难看出,在折弯钢筋6时,钢筋6的一端抵靠在固定于固定支架1上的固定挡板5上,钢筋6发生弯曲的部位抵靠在第一销轴21上,钢筋6的另一端由第二销轴22驱动使其弯曲。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为了防止钢筋6在弯曲过程中发生位移,固定挡板5上还设置有能够容纳钢筋6的凹槽51。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每一个第二销轴22与第一销轴21配合时,都至少能够对一个型号的钢筋6进行弯曲。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固定挡板5设置成可沿图1中水平方向移动的结构,通过该移动能够对不同直径的钢筋6进行匹配固定。如图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销轴22设置成活动部件,在第一齿轮2上设置多个销轴孔23,然后根据不同钢筋6的直径将第二销轴22插入不同的销轴孔23内。继续参阅图1,第二齿轮3与手柄4的一端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手柄4带动第二齿轮3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3驱动第一齿轮2转动。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二齿轮3上还设置有第一棘轮31,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与该第一棘轮31匹配的第一棘爪11。咬合之后的第一棘轮31和第一棘爪11使第二齿轮3只能沿一个方向旋转,避免了在钢筋6弯曲的过程中调节手柄4时钢筋6产生位移的现象。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第二齿轮3上还可以设置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中的一个与第二齿轮3同轴固定,另一个与手柄4同轴固定,使得手柄4只能绕第二齿轮3的一个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将手柄4推到终点时,只需将手柄4沿反方向转到原来的位置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二齿轮3,另一个设置在手柄4上。更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是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齿轮2沿周向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动握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握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握弯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中心处设有第一止挡件,并且在所述第一齿轮上偏离所述转动中心的位置固设有至少一个折弯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止挡件,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上,所述第二止挡件与所述第一止挡件之间设有间距,使得待弯折的工件能固定在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第二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的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握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握弯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中心处设有第一止挡件,并且在所述第一齿轮上偏离所述转动中心的位置固设有至少一个折弯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止挡件,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径向上,所述第二止挡件与所述第一止挡件之间设有间距,使得待弯折的工件能固定在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第二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的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握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件构造为固定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握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挡板通过所述凹槽固定所述待弯折的工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握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折弯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仪陈慧芳王琳郭平功侯春旭付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