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3923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其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煤泥水分配器用于分配缓冲池内的煤泥水;第一污泥浓缩池,第一污泥浓缩池与煤泥水分配器连通,第一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二污泥浓缩池,第二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传送机与煤泥水分配器连通,第二污泥浓缩池与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第二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一过滤脱水装置,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第一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二过滤脱水装置,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第二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第二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提高处理效率及降低成本。

Slim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al slurry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buffer pool is arranged on the coal slurry distributor, coal slurry distributor for distribution in the buffer pool of coal slurry; first sludge thickening tank, sludge thickening tank and the first coal slurry distributor connected first sludge concentration tank for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ed on coal slime in; second sludge thickening tank, sludge thickening tank second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conveyor and coal slurry distributor, second sludge thickener sludge thickening tank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sludge concentration tank for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ed on coal slime in; the first filtration dehydration device, the first device and the first filter dewatering sludge concentration tank and sludge concentration on the first connected. The output of the pool flow solid-liquid separation; second dewatering device, second dewatering device and second sludge thickening tank Connectivity, and second of the sludge thickener output flow solid-liquid separ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lim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which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泥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煤泥水处理系统是湿法选煤厂的重要环节,在现有的煤炭洗选工艺中,不论是跳汰选煤工艺还是重介质选煤工艺,水是湿法选煤过程的重要工作介质,选煤生产过程中要耗用大量的水,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水,为了减少水耗,实现洗水闭路循环以及资源的全利用,必须将煤泥水进行处理,对煤泥进行回收。污泥浓缩设备以及煤泥(尤其是细煤泥)脱水处理设备是煤泥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两者工效至关重要,煤泥水处理不当,将造成环境污染,降低选煤厂经济效益等。煤泥水性质复杂,煤泥水内所含煤泥粒度、浓度、质量差异性加大,部分煤泥粒度极细(如0.045mm),粘度很大,而且容易泥化,能稳定地悬浮在浓缩沉淀池中,或大量聚集,难以沉淀回收并使用脱水设备处理。上述性质加大了煤泥水的处理难度,如处理不当,浓缩沉淀池的絮凝效果不好,造成底流浓度不高,出泥效果差,脱水效果差;溢流中煤泥浓度过大,造成溢流水的澄清度不够,对后继过程将会造成不良影响,如不能实现洗水闭路循环,难以满足污水零排放的要求。而且,由于受原煤性质的变化以及选中作业系统煤量的变化,导致进入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细煤泥以及极细煤泥量的粒度变化较大,还会造成脱水处理设备很难发挥作用,脱水效果差,不仅容易增大滤饼的体积,还会降低商品煤的发热量;而且,煤泥在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时间越长,循环水的浓度越大,选中作业及煤泥水处理系统生产效率越低下,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需要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煤泥水处理系统生产效率越低下,成本高等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用于分配所述缓冲池内的煤泥水;第一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传送机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一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二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的溢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输送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第一入料桶和加压过滤机,所述第一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所述加压过滤机之间,所述第一入料桶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的底流,并输送底流至所述加压过滤机,所述加压过滤机用于对底流进行固液分离。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包括:第二入料桶和板框压滤机,所述第二入料桶设置在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和所述板框压滤机之间,所述第二入料桶用于存储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的底流,并输送底流至所述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用于对底流进行固液分离。优选地,所述第一入料桶和所述第二入料桶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用于搅拌底流。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滤液输送装置,所述滤液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压过滤机和所述第二入料桶之间,所述滤液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加压过滤机输出的滤液输送至第二入料桶。优选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第一接收管道接收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的溢流。另外,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池还设置有第二接收管道,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所述第二接收管道接收所述板框压滤机输出的滤液。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泥水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污泥浓缩池和第二污泥浓缩池可实现串联、并联及混联,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对进料量的应变能力,提高各污泥浓缩池的处理能力和沉降效率,使污泥自沉降能力得到提升,可减少煤泥水处理药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分配不同粒径的煤泥颗粒给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以便分别针对不同煤泥颗粒含量采用不同的处理设备,充分发挥不同过滤脱水装置的优势,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提高污泥浓缩的效率,提高煤泥水处理工艺的灵活性和处理设备的生产工效,降低煤泥水处理的生产成本,保证混煤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缓冲池;101:煤泥水分配器;2:第一输送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第一污泥浓缩池;5:第三输送装置;6:第二污泥浓缩池;7:第一煤泥泵;8:第一入料桶;9:第一入料泵;10:加压过滤机;11:第二煤泥泵;12:第二入料桶;13:第二入料泵;14:板框压滤机;15:循环水池;16:滤液输送装置;17:第一接收管道;18:第二接收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1、第一污泥浓缩池4、第二污泥浓缩池6、第一过滤脱水装置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缓冲池1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101,煤泥水分配器101用于分配缓冲池1内的煤泥水。第一污泥浓缩池4与煤泥水分配器101连通,第一污泥浓缩池4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二污泥浓缩池6通过第二传送机与煤泥水分配器101连通,第二污泥浓缩池6与第一污泥浓缩池4连通,第二污泥浓缩池6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第一污泥浓缩池4连通,且对第一污泥浓缩池4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第二污泥浓缩池6连通,且对第二污泥浓缩池6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缓冲池1可均衡水质和水量,煤泥水分配器101将缓冲池1内的煤泥水按比例或单独分配到第一污泥浓缩池4或/和第二污泥浓缩池6,经过浓缩沉淀后,底流物料进入第一过滤脱水装置或/和第二过滤脱水装置进行固液分离,以备后续处理。通过煤泥水分配器101可实现第一污泥浓缩池4和第二污泥浓缩池6之间的串联、并联以及混连的灵活连接方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煤泥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用于分配所述缓冲池内的煤泥水;第一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传送机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一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二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池,所述缓冲池上设置有煤泥水分配器,所述煤泥水分配器用于分配所述缓冲池内的煤泥水;第一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二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通过第二传送机与所述煤泥水分配器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用于对煤泥水中煤泥进行浓缩沉淀;第一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第二过滤脱水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脱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连通,且对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输出的底流进行固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缓冲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泥水分配器分配的煤泥水输送至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浓缩池和所述第二污泥浓缩池之间,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尚明王忠张佳彬孙俊林田宝雄郝国庆王佳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