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61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该分光薄膜包括最底层的玻璃基板、最外层的AL2O3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依次交叉叠加的10层TIO2和9层SIO2共19层的中间叠层;从下至上,所述中间叠层的1、3、5、7、9、11、13、15、17和19层为TIO2层,中间叠层的2、4、6、8、10、12、14、16和18层为SIO2层。本申请的分光薄膜具有透过范围宽、透过率高、成像清晰、反射率高和膜层硬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
本技术涉及光学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汽车用显示系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了车载智能终端,车载智能终端能同时具备导航、通话、车载信息显示和手机信息显示等功能。车载HUD抬头显示系统,能将汽车的行驶速度、车辆状态、方向、导航信息、路况信息等信息,通过显示屏幕显示在驾驶员的正前方的挡风玻璃上,避免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低头查看相关信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为了保证车载HUD抬头显示系统在各种复杂使用环境下的实时显示效果,通常需要用投影系统将相关信息显示在反射屏幕上。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一般要求反射屏幕在可见光范围的透射率大于70%。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简单的单层TIO2薄膜来实现分光,其光谱特性如图1所示。镀制有该分光膜的反射屏幕存在有许多不足,在日照充足的中午等环境光光照强烈的使用环境下,反射屏幕的反射率相对过低,导致成像的对比度低,造成显示屏成像不清晰;而在夜晚等环境光很暗的使用环境下,反射屏幕的透过率又相对过低,导致司机看不清车外的路况,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所述分光薄膜包括最底层的玻璃基板、最外层的AL2O3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依次交叉叠加的10层TIO2和9层SIO2共19层的中间叠层;从下至上,所述中间叠层的1、3、5、7、9、11、13、15、17和19层为TIO2层,中间叠层的2、4、6、8、10、12、14、16和18层为SIO2层。进一步,所述中间叠层的第1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23nm,中间叠层的第3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22nm,中间叠层的第5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46nm,中间叠层的第7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95nm,中间叠层的第9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60nm,中间叠层的第11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23nm,中间叠层的第13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13nm,中间叠层的第15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24nm,中间叠层的第17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03nm,中间叠层的第19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62nm。进一步,所述中间叠层的第2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34nm,中间叠层的第4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38nm,中间叠层的第6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280nm,中间叠层的第8的SIO2层的厚度为120nm,中间叠层的第10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91nm,中间叠层的第12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41nm,中间叠层的第14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42nm,中间叠层的第16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37nm,中间叠层的第18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18nm。进一步,所述AL2O3保护层的厚度为45n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透过范围宽:在380-780nm的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的平均透过率;透过率高:可见光波段的平均透过率大于70%;成像清晰:目视物体无色差,可看清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率高:在440nm、530nm、610nm等常见的显示波段,反射带的峰值反射率率达到70%,能清晰反射手机屏幕、微型投影仪和激光投影仪的图像;膜层硬度高:设计并制备的膜层硬度达到6H。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分光膜的光谱曲线图;图2为本申请的分光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分光薄膜的光谱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技术全面和完整,并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该分光薄膜包括最底层的玻璃基板、最外层的AL2O3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依次交叉叠加的10层TIO2和9层SIO2共19层的中间叠层;从下至上,中间叠层的1、3、5、7、9、11、13、15、17和19层为TIO2层,中间叠层的2、4、6、8、10、12、14、16和18层为SIO2层。其中,中间叠层的第1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23nm,中间叠层的第3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22nm,中间叠层的第5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46nm,中间叠层的第7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95nm,中间叠层的第9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60nm,中间叠层的第11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23nm,中间叠层的第13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13nm,中间叠层的第15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24nm,中间叠层的第17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03nm,中间叠层的第19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62nm。中间叠层的第2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34nm,中间叠层的第4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38nm,中间叠层的第6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280nm,中间叠层的第8的SIO2层的厚度为120nm,中间叠层的第10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91nm,中间叠层的第12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41nm,中间叠层的第14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42nm,中间叠层的第16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37nm,中间叠层的第18层的SIO2层的厚度为18nm。AL2O3保护层的厚度为45nm;AL2O3保护层用来提高多层薄膜的硬度和耐划伤性能。TIO2是多层薄膜中的高折射率材料,SIO2是多层薄膜中的低折射率材料;通过本申请的方式将二者交叉叠加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光谱曲线图,其在380-780nm的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的平均透过率;在440nm、530nm、610nm等常见的显示波段,反射带的峰值反射率率达到70%,能清晰反射手机屏幕、微型投影仪和激光投影仪的图像。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应该理解为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技术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薄膜包括最底层的玻璃基板、最外层的AL2O3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依次交叉叠加的10层TIO2和9层SIO2共19层的中间叠层;从下至上,所述中间叠层的1、3、5、7、9、11、13、15、17和19层为TIO2层,中间叠层的2、4、6、8、10、12、14、16和18层为SIO2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UD用新型分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薄膜包括最底层的玻璃基板、最外层的AL2O3保护层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依次交叉叠加的10层TIO2和9层SIO2共19层的中间叠层;从下至上,所述中间叠层的1、3、5、7、9、11、13、15、17和19层为TIO2层,中间叠层的2、4、6、8、10、12、14、16和18层为SIO2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UD用新型分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叠层的第1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23nm,中间叠层的第3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22nm,中间叠层的第5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46nm,中间叠层的第7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95nm,中间叠层的第9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60nm,中间叠层的第11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23nm,中间叠层的第13层的TIO2层的厚度为113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广贾秋平范文生徐志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