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41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包括顶罩,顶罩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通气的双通轮,双通轮的上侧缘抵靠在顶罩的内侧面上,从而在顶罩内部的上侧形成混和腔,顶罩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通向混和腔。本油气混和装置的设置,使得暖气灯在使用过程中,油料与空气混和充分,有助于后续燃料的完全燃烧。且结构简单,紧凑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上的油气混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取暖的装置一般包括电加热取暖装置或液体热介质取暖装置。此两类取暖装置对所处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在所处的环境内具有良好的配套设施,如供电和供暖。但处于户外的偏远地区,如户外上岗、露营、野战等应用领域,在现有的条件下取暖只能靠点燃植物或矿物原料实现,这种取暖方式使用麻烦,而且供暖的定向性差。另外,家用的居家长护和局部取暖在现有的供暖条件下也会出现盲点,这也会导致取暖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国技术专利(90221082.3)公开了一种管道式煤油气化灯,属于照明
,气化灯的灯体与油箱是相对独立的,采用油管连接,油管中设有开关和管接头,灯体设有三脚支架。管道式煤油气化灯与煤油气化炉配合使用,节省油箱,降低成本,油箱体积大,存油储气量大,减少加油、打气次数,避免灯体经常振动,延长灯的砂罩使用寿命,并可一只油箱连接多盏灯。这种气化灯虽然可以在户外相对较为艰苦的环境中使用,这种气化灯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油气混和的问题,这会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能量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该油气混和装置的应用,使得暖气体灯中的油料能够与空气混和充分,从而能够保证油料的利用率。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包括顶罩,顶罩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通气的双通轮,双通轮的上侧缘抵靠在顶罩的内侧面上,从而在顶罩内部的上侧形成混和腔,顶罩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通向混和腔。多燃料是指暖气灯可适合多种油料,如煤油、汽油等。双通轮可以双向通气,汽化的油料可以自双通轮通入到混和腔中,油料与空气混和后,又可以自混和腔中经双通轮流出。进一步地,双通轮包括两分隔开的隔片,出油管自两隔片圆心位置处穿过,出油管的两端均突出到隔片的外侧,位于出油管外周的若干立管沟通两隔片的外侧,这些立管桥接在两隔片上。这种结构的双通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气体的双向流动。进一步地,进气管沿水平方向设置,出油管的上端部伸入到进气管的轴线位置处。这有利于油料与气体的混和充分,有助于后续的燃烧完全。进一步地,塞块螺纹连接在顶罩的口部,塞块用于把双通轮抵在顶罩内;塞块的圆心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与出油管相通,塞块内于通孔的外周设有若干透孔,透孔与立管相通。塞块的上端面可以与下侧的隔片相贴合,或者是在塞块上端面上一体成型凸环,通过凸环与隔片的相抵靠而实现双通轮稳定地保持在顶罩内;也可以是出油管的下端部抵在塞块上的沉孔中,而使得塞块与双通轮之间形成间隔。进一步地,在塞块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有联接管,联接管位于通孔的外缘位置处。设置有联接管,可以利用联接管而形成燃烧装置,实现对燃烧装置的支撑。进一步地,顶罩的上端部为弧形。弧形形状,能够很好地适应油气两者的混和流动要求。进一步地,在塞块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有外向凸环。该外向凸环的设置,便于对一些筒状部件进行稳定支撑。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专门设置混和装置,便于汽化后的油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和,有助于油料后续的燃烧完全。通过设置所述的顶罩及相关部件构成了本混和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性好,在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使得油料与气体混和充分。附图说明图1是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的结构图。图2是本油气混和装置的装配纵向剖视图。图3是本油气混和装置的分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本油气混和装置的使用状态为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中,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的结构包括中空的灯座1,灯座1内部用于储存液体油料。灯座1上设有加压口,加压口中设置有气筒式的加压装置,通过操作加压装置,而使得灯座1内的压力增加,以保证在使用时使油料流出灯座1。灯座1上还设有加油油口11,用于对灯座1内的油料进行补充。在灯座1上端的中心位置处联接有联接座3,与灯座1内部相通的供油管8螺纹连接在联接座3上。在灯座1内设有吸管2,吸管2联接固定在联接座3的下端部上。供油管8为金属材质,一般是黄铜材料,供油管8呈立式设置在灯座1上。供油管8的下侧设有点火装置4,供油管8的上侧设有油气混和装置,在供油管8上于点火装置4和油气混和装置之间设有燃烧装置6,燃烧装置6与油气混和装置之间设有沟通两者的气道。点火装置4被预先点火燃烧,点火装置4用于引燃燃烧装置6,方便暖气灯开始工作。油气混和装置和燃烧装置6由供油管8进行支撑,点火装置4虽然套接在供油管8上,但主要是由联接座3进行支撑。在灯座1上设有反光罩51,联接座3穿过反光罩51,反光罩51的反光面朝向燃烧装置6,燃烧装置6一般被设置在反光面的焦点位置处。反光罩51为金属材质,反光罩51的反光面上镀镍。反光罩51的口部设有隔网5,燃烧装置6位于反光罩51和隔网5之间。在反光罩51和底座之间设有匚形的联接架9,联接架9的上侧固定联接在反光罩51的背侧,联接架9的下侧在底座上端部延伸固定,联接架9的侧部上设有把手。本油气混和装置的结构包括顶罩7,顶罩7的上端部封闭,下端部开口,顶罩7的封闭端呈弧形。在顶罩7内设置有双通轮,双通轮的上端侧缘抵靠在顶罩7内,而使得在顶罩7内部的上端侧形成混和腔。顶罩7上设有进气管71,进气管71通向混和腔内部。双通轮的结构包括两分隔开的隔片73,出油管72自两隔片73圆心位置处穿过,出油管72的两端均突出到隔片73的外侧。位于出油管72外周的若干立管74沟通两隔片73的外侧,这些立管74桥接在两隔片73上。进气管71沿水平方向设置,出油管72的上端部伸入到进气管71的轴线位置处。塞块75螺纹连接在顶罩7的口部内,塞块75用于把双通轮抵在顶罩7内。塞块75的圆心位置处设有通孔,塞块75的上端面上于通孔位置处设有沉孔752,出油管72的下端部插接在沉孔752中,出油管72与通孔相通。在塞块75内于通孔的外周设有若干透孔753,出油管72的下端部抵靠在沉孔752的底面上,而使得双通轮上下侧隔片73与塞块75上端面之间具有间隔,这使得透孔753与立管74内部相通,透孔753和立管74构成了前述的气道。在塞块75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有联接管751,联接管751位于通孔的外缘位置处。前述的燃烧装置6联接固定在联接管751上。为便于对燃烧装置进行限位固定,在塞块75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有外向凸环7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包括顶罩,顶罩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通气的双通轮,双通轮的上侧缘抵靠在顶罩的内侧面上,从而在顶罩内部的上侧形成混和腔,顶罩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通向混和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液体燃料型暖气灯油气混和装置,包括顶罩,顶罩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通气的双通轮,双通轮的上侧缘抵靠在顶罩的内侧面上,从而在顶罩内部的上侧形成混和腔,顶罩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通向混和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通轮包括两分隔开的隔片,出油管自两隔片圆心位置处穿过,出油管的两端均突出到隔片的外侧,位于出油管外周的若干立管沟通两隔片的外侧,这些立管桥接在两隔片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沿水平方向设置,出油管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山仁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惠师登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