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361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丝旋接有照明装置,所述壳体在靠近照明装置一端两侧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柱形块、小滚轮、大滚轮、第一调节杆、转轴和第二调节杆,所述壳体的上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下侧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两组并列设置框架,两组所述框架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每组所述框架上的两组限位槽之间均设有辅助太阳能板,四组限位槽互相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垂直连接有四组限位杆,且四组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调节角度和受光面积,提高手电筒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手电筒使用太阳能板给可充电池充电,在光照充足时,太阳能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电压,给电池充电。电池输出电能给负载。使用高转换效率单晶硅片,太阳能转换效率高达16%以上。太阳能手电筒是采用太阳能技术与节能LED完美结合的产物,外观精致功能方便实用,白天放到太阳底下晒晒,晚上就可以用几个小时,不需要更换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真正的低碳环保绿色产品。有时太阳光较弱,或者充电时间比较紧迫的情况,由于太阳能手电筒只能在有光的情况下充电,很难快速充电成功,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丝旋接有照明装置,所述壳体在靠近照明装置一端两侧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柱形块、小滚轮、大滚轮、第一调节杆、转轴和第二调节杆,所述两组柱形块销接在壳体的两侧,两组柱形块的内部均设有凹槽,两组凹槽的内壁上垂直设有环形槽,两组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小滚轮,两组所述柱形块通过小滚轮滚动配合有大滚轮,两组所述大滚轮中心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两组所述第一调节杆远离柱形块的一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调节杆两端,第二调节杆为U形杆,所述壳体的上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下侧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两组并列设置框架,两组所述框架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每组所述框架上的两组限位槽之间均设有辅助太阳能板,四组限位槽互相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垂直连接有四组限位杆,且四组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包括LED灯泡、灯泡座和灯头壳体,LED灯泡卡装在灯泡座内,灯泡座外侧罩有灯头壳体,且灯头壳体在LED灯泡的正上方设有保护罩。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旋转电机和推杆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LED灯泡与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锂电池与太阳能板和辅助太阳能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池容纳腔,容纳腔内装有锂电池。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刻有角度盘。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和辅助太阳能板的正面设有透明的保护罩。优选的,四组所述限位杆位于容纳腔底部的两侧,且限位杆靠近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配合可以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同时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可以限制辅助太阳能板的位置,调整整体的吸收太阳光的面积,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调节角度和受光面积,提高手电筒的吸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照明装置、3调节装置、4柱形块、5小滚轮、6大滚轮、7第一调节杆、8转轴、9第二调节杆、10、太阳能板、11框架、12辅助太阳能板、13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丝旋接有照明装置2,照明装置2包括LED灯泡、灯泡座和灯头壳体,LED灯泡卡装在灯泡座内,灯泡座外侧罩有灯头壳体,且灯头壳体在LED灯泡的正上方设有保护罩,壳体1内设有电池容纳腔,容纳腔内装有锂电池,LED灯泡与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锂电池与太阳能板10和辅助太阳能板12连接,壳体1在靠近照明装置2一端两侧设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包括柱形块4、小滚轮5、大滚轮6、第一调节杆7、转轴8和第二调节杆9,两组柱形块4销接在壳体1的两侧,两组柱形块4的内部均设有凹槽,两组凹槽的内壁上垂直设有环形槽,两组环形槽内设有小滚轮5,两组柱形块4通过小滚轮5滚动配合有大滚轮6,两组大滚轮6中心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7,两组第一调节杆7远离柱形块4的一端均通过转轴8连接有第二调节杆9两端,转轴8的外侧刻有角度盘,第二调节杆9为U形杆,壳体1的上侧设有太阳能板10,太阳能板10的下侧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两组并列设置框架11,两组框架1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每组框架11上的两组限位槽之间均设有辅助太阳能板12,太阳能板10和辅助太阳能板12的正面设有透明的保护罩,四组限位槽互相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容纳腔的底部垂直连接有四组限位杆13,四组限位杆13位于容纳腔底部的两侧,且限位杆13靠近调节装置3,且四组限位杆13与限位槽相配合,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配合可以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同时限位杆和限位槽的配合可以限制辅助太阳能板的位置,调整整体的吸收太阳光的面积,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调节角度和受光面积,提高手电筒的吸收效率。工作原理:装置开始充电时,可以调节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9的角度,可以通过转轴8上的角度盘设置角度,小滚轮5和大滚轮6可以控制壳体1不会随意滑动,同时可以将辅助太阳能板12向外侧拉,限位杆13在限位槽内滑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太阳能板的吸收面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丝旋接有照明装置(2),所述壳体(1)在靠近照明装置(2)一端两侧设有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柱形块(4)、小滚轮(5)、大滚轮(6)、第一调节杆(7)、转轴(8)和第二调节杆(9),所述两组柱形块(4)销接在壳体(1)的两侧,两组柱形块(4)的内部均设有凹槽,两组凹槽的内壁上垂直设有环形槽,两组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小滚轮(5),两组所述柱形块(4)通过小滚轮(5)滚动配合有大滚轮(6),两组所述大滚轮(6)中心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7),两组所述第一调节杆(7)远离柱形块(4)的一端均通过转轴(8)连接有第二调节杆(9)两端,第二调节杆(9)为U形杆,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有太阳能板(10),所述太阳能板(10)的下侧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两组并列设置框架(11),两组所述框架(1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每组所述框架(11)上的两组限位槽之间均设有辅助太阳能板(12),四组限位槽互相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垂直连接有四组限位杆(13),且四组所述限位杆(13)与限位槽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手电筒高效充电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丝旋接有照明装置(2),所述壳体(1)在靠近照明装置(2)一端两侧设有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柱形块(4)、小滚轮(5)、大滚轮(6)、第一调节杆(7)、转轴(8)和第二调节杆(9),所述两组柱形块(4)销接在壳体(1)的两侧,两组柱形块(4)的内部均设有凹槽,两组凹槽的内壁上垂直设有环形槽,两组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小滚轮(5),两组所述柱形块(4)通过小滚轮(5)滚动配合有大滚轮(6),两组所述大滚轮(6)中心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7),两组所述第一调节杆(7)远离柱形块(4)的一端均通过转轴(8)连接有第二调节杆(9)两端,第二调节杆(9)为U形杆,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有太阳能板(10),所述太阳能板(10)的下侧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两组并列设置框架(11),两组所述框架(1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每组所述框架(11)上的两组限位槽之间均设有辅助太阳能板(12),四组限位槽互相平行且沿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江海区格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