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412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包括设置有两条沿加工进给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主轴箱、以进给方向和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床体上的刀架平台、用于传送提供待加工工件的送料机构以及随刀架组移动的移送机构,其中刀架平台上固定设置有刀架组,在刀架组对应第一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移送机构将从送料机构摘取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二主轴的卡装位置;而在刀架组对应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移送机构将从送料机构摘取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一主轴的卡装位,从而使得刀架组在双轴之间来回加工的同时,移动机构也在双轴之间来回送料大大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

Double shaft inner hole machin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hole processing mechanism, a spindle box, comprises a two extending along the direction of feed processing parallel to a first axis and a second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feed and the feed direction arranged on the bed body frame platform, a feeding mechanism to provide for the transfer the workpiece and mobile carrier with group transfer mechanism, wherein the turret platform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cutter frame group, workpiec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pindle in the tool group, the transfer mechanism will be loaded from the position of feeding mechanism of removal of the workpiece to be machined to the corresponding mobile second spindle and workpiece processing card; posi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group tool second of the spindle, the transfer mechanism from the corresponding feeding mechanism of removal of the workpiece is moved to the first spindle clamping position, so that the tool head back and forth in the two axis At the same time, the moving mechanism is also sent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biaxial,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
技术介绍
换向器是电机中的重要部件,对换向器内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换向器内孔的圆度、换向器内孔与外圆的同柱度以及孔径的公差要求极为严格,否则将直接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传统的换向器通过挤塑成型后,其内孔的尺寸以及圆柱度等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进而需要对内孔进行二次加工,即对内孔车削加工。目前,常用的换向器内孔加工机构为单轴内孔加工机构,换向器的加工和装夹需分开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进而使得工作效率低。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文献CN201807739U公开了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其包括床身1′、主轴箱2′、刀架3′和刀架平台4′,该双轴内孔加工机构设有两条平行的主轴5′,两条主轴5′水平并排设置,当有一条主轴5′带动换向器工件进行加工时,作业员可以在另一条主轴5′上装夹工件,实现换向器的加工和装夹在相同的时间段进行。但是,上述双轴内孔加工机构由于在刀架平台4′上对应于两条主轴5′仅仅设置了两个平行的刀架3′,在进行装夹作业时,还需要额外的设置装夹装置或者人工进行装夹作业,人工参与度高、加工稳定性差,从而导致工作效率未得到有效提高的技术缺陷。因此,如何简化换向器的双轴内孔加工机构的结构以提高加工效率成为了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因装夹、加工相互独立设置,进而造成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双轴内孔加工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包括:主轴箱,固定在机床的床体上,设置有两条沿加工进给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刀架平台,以进给方向和垂直于进给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床体上,其上固定设置有刀架组;送料机构,用于传送提供待加工工件;移送机构,设置在刀架平台上,随刀架组移动;在刀架组对应第一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移送机构将从送料机构摘取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二主轴的卡装位置;而在刀架组对应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移送机构将从送料机构摘取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一主轴的卡装位。作为优选,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移送装置及第二移送装置;在第一移送装置将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一主轴的卡装位时,第二移送装置对应摘取送料机构传递的待加工工件的位置;在第二移送装置将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二主轴的卡装位时,第一移送装置对应摘取送料机构传递的待加工工件的位置。作为优选,刀架组由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构成;第一移送装置及第二移送装置设置在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之间;送料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之间;当第一刀架对应第一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第一移送装置对应摘取送料机构传递的待加工工件的出料口位置,第二移送装置将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二主轴的卡装位;当第二刀架对应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第二移送装置对应摘取送料机构传递的待加工工件的出料口位置,第一移送装置将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一主轴的卡装位。作为优选,当第一刀架对应第一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第一刀架的加工动作和移送机构的第一移送装置的上料动作与第二移送装置的送料动作同步或者异步进行;当第二刀架对应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第二刀架的加工动作和移送机构的第二移送装置的上料动作与的第一移送装置送料动作同步或者异步进行。作为优选,送料机构具有送料道,送料道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物料定位套及推送机构;第一移送装置具有第一伸缩臂,第二移送装置具有第二伸缩臂;物料定位套中的待加工工件通过推送机构传送到所对应的第一伸缩臂或第二伸缩臂。作为优选,推送机构包括在主轴箱上对应于物料定位套设置的沿进给方向伸缩的上料气缸;第一伸缩臂为连接在第一移送装置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的第一弹性芯轴,第二伸缩臂为连接在第二移送装置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的第二弹性芯轴。作为优选,第一移送装置的活塞杆固定在一个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第一弹性芯轴固定插设在第一固定板上的固定孔中;第二移送装置的活塞杆固定在一个第二固定板上,第二固定板上同样开设有固定孔,第二弹性芯轴固定插设在第二固定板上的固定孔中。作为优选,刀架平台上沿垂直于进给方向设置有纵向微调导轨、滑动设置在纵向微调导轨上的纵向微调滑块以及驱动纵向微调滑块在纵向微调导轨中滑动的微调驱动装置,移送机构安装在纵向移动滑块上。作为优选,刀架平台上沿垂直于进给方向设置有连接电机输出轴的滚珠丝杠以及螺纹连接在滚珠丝杠上的纵向微调滑块,移送机构安装在纵向微调滑块上。作为优选,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分别设置有夹持待加工工件的弹性夹头,弹性夹头的外周设置有与弹性夹头锥度配合的适配器。作为优选,主轴箱和刀架平台之间设置有卸料道,并且卸料道位于弹性夹头的正下方。本技术提供的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在主轴箱上设置有两条沿加工进给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实现了双轴加工的模式;又由于刀架平台,以进给方向和垂直于进给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床体上,其上固定设置有刀架组,并且移送机构随刀架组移动,进而实现了刀架组和移送机构同时沿进给方向或者垂直于进给方向滑动,即通过设置机床的相应程序控制刀架组在第一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和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以及对待加工工件的加工,使得刀架组和移送机构可以共用驱动装置,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同时在刀架组对应第一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移送机构将从送料机构摘取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二主轴的卡装位置,而在刀架组对应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时,移送机构将从送料机构摘取的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一主轴的卡装位,从而使得刀架组在双轴之间来回加工的同时,移动机构也在双轴之间来回送料,大大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2.由于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移送装置及第二移送装置;在第一移送装置将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一主轴的卡装位时,第二移送装置对应摘取送料机构传递的待加工工件的位置;在第二移送装置将待加工工件移动到对应第二主轴的卡装位时,第一移送装置对应摘取送料机构传递的待加工工件的位置,进而使得刀架组与移送机构在工作中,当对第一主轴的待加工工件加工退刀后,移送机构完成第一移送装置的上料和第二移送装置的送料;当对第二主轴的待加工工件加工退刀后,移送机构完成第二移送装置的上料和第二移送装置的送料,即刀架组在对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之间交替加工的过程中,第一移送装置和第二移送装置交替的完成上料和送料动作,从而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的工件加工位置连续实现加工、装料动作,提高了加工效率。3.由于送料机构具有送料道,送料道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物料定位套及推送机构;第一移送装置具有第一伸缩臂,第二移送装置具有第二伸缩臂;送料道中的待加工工件被传送至物料定位套中限位,物料定位套中的待加工工件通过推送机构传送到所对应的第一伸缩臂或第二伸缩臂,即送料机构中的所述待加工工件通过所述推送机构传送到所对应的第一移送装置或第二移送装置,进而实现了移送机构的第一移送装置和第二移送装置对送料道中待加工工件的上料。4.通过将第一移送装置的活塞杆固定在一个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第一弹性芯轴固定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包括:主轴箱(1),固定在机床(200)的床体上,设置有两条沿加工进给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2);刀架平台(2),以所述进给方向和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床体上,其上固定设置有刀架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构(3),用于传送提供待加工工件(4);移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刀架平台(2)上,随所述刀架组移动;在所述刀架组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移送机构将从所述送料机构(3)摘取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二主轴(12)的卡装位置;而在所述刀架组对应所述第二主轴(12)的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移送机构将从所述送料机构(3)摘取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卡装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包括:主轴箱(1),固定在机床(200)的床体上,设置有两条沿加工进给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一主轴(11)和第二主轴(12);刀架平台(2),以所述进给方向和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床体上,其上固定设置有刀架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构(3),用于传送提供待加工工件(4);移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刀架平台(2)上,随所述刀架组移动;在所述刀架组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移送机构将从所述送料机构(3)摘取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二主轴(12)的卡装位置;而在所述刀架组对应所述第二主轴(12)的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移送机构将从所述送料机构(3)摘取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卡装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移送装置(51)及第二移送装置(52);在第一移送装置(51)将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卡装位时,所述第二移送装置(52)对应摘取所述送料机构(3)传递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的位置;在第二移送装置(52)将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二主轴(12)的卡装位时,所述第一移送装置(51)对应摘取所述送料机构(3)传递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组由第一刀架(21)和第二刀架(22)构成;所述第一移送装置(51)及所述第二移送装置(52)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架(21)和所述第二刀架(22)之间;所述送料机构(3)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11)和所述第二主轴(12)之间;当所述第一刀架(21)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一移送装置(51)对应摘取所述送料机构(3)传递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的所述出料口位置,所述第二移送装置(52)将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二主轴(12)的卡装位;当所述第二刀架(22)对应所述第二主轴(12)的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二移送装置(52)对应摘取所述送料机构(3)传递的所述待加工工件(4)的所述出料口位置,所述第一移送装置(51)将所述待加工工件(4)移动到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卡装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内孔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刀架(21)对应所述第一主轴(11)的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一刀架(21)的加工动作和所述移送机构的所述第一移送装置(51)的上料动作与所述第二移送装置(52)的送料动作同步或者异步进行;当所述第二刀架(22)对应所述第二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