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669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23:25
提供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能够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并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波长变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原子室,其密封有碱金属原子;光源,其射出激励所述原子室内的所述碱金属原子的光;光检测部,其检测透过所述原子室的所述光;封装件,其具有至少收纳所述光源的内部空间;以及反射部,其配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光源之间,对于波长4μm的电磁波的反射率为50%以上。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atomic oscillat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ing body

A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an atomic oscillat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oving body are provided. It can suppress the chang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ght source and restrain the wavelength change of light emitt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features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that has the atomic chamber, the sealing of alkali metal atom; light source, emitting the incentive of the interior atoms of alkali metal atoms of light; light detection, the detection through the atomic chamber of the light; the package, which has at least the storage the light source of the internal space; and a reflective portion is disposed between the package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ight source, the wavelength 4 m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ivity is above 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例如基于铷、铯等碱金属的原子的能量转变来进行振荡的振荡器。作为这样的振荡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原子钟表:具有VCSEL(垂直共振器面发射激光器)、室以及光检测器、和收纳它们的封装件。此外,专利文献1的原子钟表为了将VCSEL的温度保持恒定,具有向VCSEL提供热能的加热模块和包围VCSEL的等温箱(isothermalcage)。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原子钟表系统,该原子钟表系统具有:具有VCSEL、室、光电二极管以及加热元件的器件、包围器件的桥接框架、以及连接器件与桥接框架的系链。该专利文献2的原子钟表系统为了减少导热引起的VCSEL的温度变化,利用导热性低的材料构成系链。此外,专利文献2的原子钟表系统为了使导热或对流导致的热损耗成为最小限度,将器件、桥接框架以及系链收纳在真空器件内。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853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9725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原子钟表和专利文献2的原子钟表系统中,实现了减少导热或对流导致的VCSEL的温度变化,但对于辐射引起的VCSEL的温度变化,对策并不充分。因此,在这样的现有振荡器中,存在不能抑制由于VCSEL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激光的波长变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并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波长变动的量子干涉装置以及原子振荡器,并且提供具有该量子干涉装置的可靠性优异的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通过以下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原子室,其密封有碱金属原子;光源,其射出激励所述原子室内的所述碱金属原子的光;光检测部,其检测透过所述原子室的所述光;封装件,其具有至少收纳所述光源的内部空间;以及反射部,其配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光源之间,对于波长4μm的电磁波的反射率为50%以上。根据这样的量子干涉装置,能够抑制封装件与光源之间的辐射产生的热传递。因此,能够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波长的变动。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外表面。由此,能够有效地减少从光源向封装件传递辐射热。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由此,能够利用反射部使光源的辐射热高效地反射,从而能够减少光源的热量向封装件逃逸。因此,能够有效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光源设置在射出所述光的一侧。由此,光源的射出光的部分尤其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更显著地发挥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光的波长变动。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具有支承所述光源的支承部,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部设置在所述光源侧。由此,能够有效减少封装件与光源之间的辐射产生的热传递。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内部空间被减压至比大气压低。由此,能够减少内部空间中的对流引起光源的温度变化。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中优选为:具有将所述原子室和所述光源一并支承于所述封装件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的导热率为0.1W·m-1·K-1以上40.0W·m-1·K-1以下。由此,能够抑制经由光源与封装件之间的支承部件的导热,从而能够减少光源的温度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原子振荡器的特征在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由此,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光源的温度变化并抑制从光源射出的光的波长变动的原子振荡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移动体的特征在于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由此,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移动体。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原子室和连接部件的图。图5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所具有的原子室单元的示意剖视图。图6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方式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方式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方式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在利用GPS卫星的定位系统中使用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情况下的概要结构的图。图10是示出具备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移动体(汽车)的结构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原子振荡器;1A:原子振荡器;1B:原子振荡器;1C:原子振荡器;1D:原子振荡器;2:原子室单元;2B:原子室单元;2D:原子室单元;3:封装件;5:支承部件;6:控制部;8:支承部件;10:封装部;20:隔离件;21:原子室;22:光源;24:光检测部;25:加热器;26:温度传感器;27:线圈;28:基板;29:连接部件;30:粘接剂;31:基体;32:盖体;34:端子;51:脚部;52:连结部;53:柱部;61:光源控制部;62:温度控制部;63:磁场控制部;72:反射部;74:反射部;82:脚部;83:支承部件;85:等温箱;100:定位系统;200:GPS卫星;201:基板;202:框架部;203:孔;211:主体部;212:透光部;213:透光部;214:贯通孔;222:发光部;231:光学部件;232:光学部件;240:连接部件;280:柱部;291:连接部件;292:连接部件;300:基站装置;301:天线;302:接收装置;303:天线;304:发送装置;400:GPS接收装置;401:天线;402:卫星接收部;403:天线;404:基站接收部;711:反射部;712:反射部;731:反射部;732:反射部;751:反射部;752:反射部;811:框体;812:片部件;813:片部件;831:脚部;851:开口部;1500:移动体;1501:车体;1502:车轮;LL:光;S:内部空间;S1:内部空间;S2:空间;S3:空间;a:光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进行详细地说明。1.原子振荡器首先,对作为一种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进行说明。另外,下面说明将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应用于原子振荡器的例子,但本专利技术的量子干涉装置不限于此,除了原子振荡器,也能够适用于例如磁传感器、量子存储器等。<第1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具有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量子干涉装置的原子振荡器的概要结构图。图1所示的原子振荡器1是利用量子干涉效应(CPT:CoherentPopulationTrapping)的原子振荡器,该量子干涉效应是当对碱金属原子同时照射特定的不同波长的两个共振光时产生这两个共振光不被碱金属吸收而透过的现象。另外,该量子干涉效应的现象也称作电磁诱导透明(EIT:ElectromagneticallyInduc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量子干涉装置、原子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量子干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干涉装置具有:原子室,其密封有碱金属原子;光源,其射出激励所述原子室内的所述碱金属原子的光;光检测部,其检测透过所述原子室的所述光;封装件,其具有至少收纳所述光源的内部空间;以及反射部,其配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光源之间,对于波长4μm的电磁波的反射率为5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9 JP 2016-0652131.一种量子干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干涉装置具有:原子室,其密封有碱金属原子;光源,其射出激励所述原子室内的所述碱金属原子的光;光检测部,其检测透过所述原子室的所述光;封装件,其具有至少收纳所述光源的内部空间;以及反射部,其配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光源之间,对于波长4μm的电磁波的反射率为5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干涉装置,其中,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干涉装置,其中,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封装件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量子干涉装置,其中,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光源设置在射出所述光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义之林畅仁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