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608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7:19
汽车用编码器,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旋钮及设于底座与旋钮之间的编码组件,编码组件包括设于底座内的两个电刷、连接电刷并伸出底座外的接线脚、设于旋钮上的导电盘、多片间隔均匀地设于导电盘上的绝缘片;编码组件还包括用于随编码器工作实时通电的通电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编码的同时,控制器编码输出的部件以通电,方便了解调节的输出量。

Automotive enco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coder for automobile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fitting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ase, a knob and encoding components between the pedestal and the knob assembly includes a pedestal, encoding the two brush, brush connection and extends out of the base line on foot, the knob on the conductive plate, multi slice interval evenly arranged on the conductive plate on the insulating film; also includes encoding components power mechanism with real-time electricity cod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multaneously encode and output the components of the controller to realize the regulated output at the time of co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编码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汽车用编码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上的仪表盘等部件上都会用到编码器,现有的编码器的功能过于单一,只起到编码的作用,而当用户需要看清操作后的仪表数据时,还需通过打开仪表的背光开关等,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编码器,其能在编码的同时,控制器编码输出的部件以通电,方便了解调节的输出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汽车用编码器,包括底座、旋钮及设于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的编码组件,所述编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两个电刷、连接所述电刷并伸出所述底座外的接线脚、设于所述旋钮上的导电盘、多片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导电盘上的绝缘片;所述编码组件还包括用于随编码器工作实时通电的通电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通电机构,使得编码器工作的同时,能够为编码器输出的对象供电,以更好地了解调节的输出量,为整个调节操作提供了方便。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通电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两根引脚、设于两根所述引脚其处于所述底座内一端上方的接触片、设于所述导电盘上侧面的多根抵触条、设于所述导电盘上方的下压环,所述下压环设有多个向下的凸起。所述通电机构的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时,转动旋钮以使编码器动作的时,导电盘转动,而其上方的下压环相对固定,固下压环的凸起相对于导电盘上的抵触条转动,当凸起正好抵于抵触条时,整个导电盘及旋钮被压下,而旋钮被压下时正好压住接触片,使得接触片导通两根引脚,两根引脚外接电源及编码输出设备,从而为该设备实时通电。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接触片为中部弹性凸起的圆片,一根所述引脚连接所述圆片的圆周边,另一根所述引脚的一端伸至所述接触片中部下方。所述接触片的结构简单,同时配合旋钮下压的动作高效,解除引脚的稳定性高,当旋钮下压时,将接触片中部的凸起压下,以使接触片与其中部下方的引脚接触,电路导通。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下压环设有多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结构使得下压环便于安装盒拆卸。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底座包括用于设置所述电刷及接线脚的底框、用于设置所述旋钮的安装座、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底框及安装座的紧固扣。所述底座的结构便于拆装,同时稳固可靠。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板中部上方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及连接板设有沿所述安装柱轴向的通孔。所述安装座的结构合理,安装柱的结构横截面积小,便于设置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旋钮包括设于所述通孔内的滑动部、设于所述滑动部一端的控制部、设于所述滑动部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盘的限位部、设于所述限位部其远离所述滑动部一端的抵触头。所述旋钮的结构强度可靠,连接各组件的稳定性高。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旋钮与所述安装柱之间设有垫圈。所设垫圈提高了旋钮转动的流畅度。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设置通电机构,使得编码器工作的同时,能够为编码器输出的对象供电,以更好地了解调节的输出量,为整个调节操作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31-电刷;32-接线脚;33-导电盘;41-引脚;42-接触片;43-抵触条;44-下压环;441-凸起;442-固定片;4421-固定孔;11-底框;12-安装座;13-紧固扣;121-连接板;122-安装柱;21-滑动部;22-控制部;23-限位部;24-抵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旋钮及设于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的编码组件,所述编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两个电刷31、连接所述电刷31并伸出所述底座外的接线脚32、设于所述旋钮上的导电盘33、多片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导电盘33上的绝缘片;所述编码组件还包括用于随编码器工作实时通电的通电机构。所述通电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两根引脚41、设于两根所述引脚41其处于所述底座内一端上方的接触片42、设于所述导电盘33上侧面的多根抵触条43、设于所述导电盘33上方的下压环44,所述下压环44设有多个向下的凸起441。所述接触片42为中部弹性凸起的圆片,一根所述引脚41连接所述圆片的圆周边,另一根所述引脚41的一端伸至所述接触片42中部下方。所述下压环44设有多个固定片442,所述固定片442上设有固定孔4421。所述底座包括用于设置所述电刷31及接线脚32的底框11、用于设置所述旋钮的安装座12、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底框11及安装座12的紧固扣13。所述安装座12包括连接板121、设于所述连接板121中部上方的安装柱122,所述安装柱122及连接板121设有沿所述安装柱122轴向的通孔。所述旋钮包括设于所述通孔内的滑动部21、设于所述滑动部21一端的控制部22、设于所述滑动部21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导电盘33的限位部23、设于所述限位部23其远离所述滑动部21一端的抵触头24。所述旋钮与所述安装柱122之间设有垫圈。本技术通过设置通电机构,使得编码器工作的同时,能够为编码器输出的对象供电,以更好地了解调节的输出量,为整个调节操作提供了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用编码器

【技术保护点】
汽车用编码器,包括底座、旋钮及设于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的编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两个电刷(31)、连接所述电刷(31)并伸出所述底座外的接线脚(32)、设于所述旋钮上的导电盘(33)、多片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导电盘(33)上的绝缘片;所述编码组件还包括用于随编码器工作实时通电的通电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用编码器,包括底座、旋钮及设于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的编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两个电刷(31)、连接所述电刷(31)并伸出所述底座外的接线脚(32)、设于所述旋钮上的导电盘(33)、多片间隔均匀地设于所述导电盘(33)上的绝缘片;所述编码组件还包括用于随编码器工作实时通电的通电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两根引脚(41)、设于两根所述引脚(41)其处于所述底座内一端上方的接触片(42)、设于所述导电盘(33)上侧面的多根抵触条(43)、设于所述导电盘(33)上方的下压环(44),所述下压环(44)设有多个向下的凸起(4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42)为中部弹性凸起的圆片,一根所述引脚(41)连接所述圆片的圆周边,另一根所述引脚(41)的一端伸至所述接触片(42)中部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宣林张宪法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星火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