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海涛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5956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6:34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桁架结构避险管道、通风管道组成。通风管道放置在桁架结构避险管道内。可移动的桁架结构避险管道能够牵引和固定,平时对通风管道进行保护,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成为人员避险通道。解决了通风管道易损坏的问题和人员避险的问题。可移动的桁架结构可以随着隧道施工进度进行移动,使用方便,降低了成本。可用于公路、铁路、水工等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

Ventilation and safe avoiding multipurpose device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nnel construction ventilation and danger avoidance multipurpose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a ventilation and hedging multipurpose device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comprising a movable truss structure, a refuge pipeline and a ventilating pipe. The ventilation duct is arranged in the pipeline of the truss structure. The movable structure of the truss can be drawn and fixed, and can protect the ventilation pipe at ordinary times and become a safe haven for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acciden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ventilation pipe is easy to be damaged and the personnel avoids the danger. The movable truss structure can be moved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the tunnel, the use is convenient,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It can be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s and underground works such as highways, railways and hydraulic wor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通风设备是常用设备,通风管道一般为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目前隧道施工经常发生塌方事故,施工人员如果被困在隧道施工场地只有被动等待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桁架结构避险管道、通风管道组成。通风管道放置在桁架结构避险管道内。可移动的桁架结构避险管道平时可对通风管道进行保护,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可成为施工人员避险通道。解决了通风管道易损坏的问题和人员避险的问题。可移动的桁架结构可以随着隧道施工进度进行移动,使用方便,降低了成本。可用于公路、铁路、水工等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可移动的桁架结构为管状结构,进出口的一端设置在隧道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附近,桁架结构的管状结构管道的直径可容纳一名施工人员自由进出。隧道施工时采用的通风方式分为:送风式(压入式)、排风式(抽风式)、送排混合式、利用辅助坑道通风等。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材料。风管口到开挖面的距离一般小于5米,风管百米漏风率应不大于2%。通风管道为空气送风管或出风管,分为大管和小管两种,大管人可爬行通过(一般为软管,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材料,材质可为尼龙胶布或其他材质),小管直径较小人无法爬行通过。可以只用大管或只用小管,也可以大管和小管同时使用。避险人员可以直接从大管内通过,也可以从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状结构中通过。可以在可移动的桁架结构加装牵引装置和固定装置,牵引装置可以为机器牵引和人力牵引,通过牵引装置移动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状结构保持在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附近。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可移动的桁架结构。保证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状结构不乱移动。可以在装置上安装空气质量状况监测装置,根据空气质量情况控制风机送风的功率。能够在通风管道中放置一个或多个磁性装置。用于通风管道与外面的桁架结构管道进行固定,而不损坏管道。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移动的桁架结构避险管道平时可对通风管道进行保护,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可成为施工人员避险通道。解决了通风管道易损坏的问题和人员避险的问题。可移动的桁架结构可以随着隧道施工进度进行移动,使用方便,降低了成本。可用于公路、铁路、水工等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桁架结构管道内为大管的管道的横断面图,最外面是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可成为施工人员避险通道。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内是大管,大管是通风管道,人可从大管内爬行通过。图2是桁架结构管道内为小管的管道的横断面图,最外面是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可成为施工人员避险通道。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内是是小管,小管是通风管道,人可从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内爬行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桁架结构避险管道、通风管道组成。通风管道放置在桁架结构避险管道内。可移动的桁架结构避险管道平时可对通风管道进行保护,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可成为施工人员避险通道。解决了通风管道易损坏的问题和人员避险的问题。可移动的桁架结构可以随着隧道施工进度进行移动,使用方便,降低了成本。可用于公路、铁路、水工等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可移动的桁架结构为管状结构,进出口的一端设置在隧道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附近,桁架结构的管状结构管道的直径可容纳一名施工人员自由进出。隧道施工时采用的通风方式分为:送风式(压入式)、排风式(抽风式)、送排混合式、利用辅助坑道通风等。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材料。风管口到开挖面的距离一般小于5米,风管百米漏风率应不大于2%。通风管道为空气送风管或出风管,分为大管和小管两种,大管人可爬行通过(一般为软管,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材料,材质可为尼龙胶布或其他材质),小管直径较小人无法爬行通过。可以只用大管或只用小管,也可以大管和小管同时使用。避险人员可以直接从大管内通过,也可以从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状结构中通过。可以在可移动的桁架结构加装牵引装置和固定装置,牵引装置可以为机器牵引和人力牵引,通过牵引装置移动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状结构保持在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附近。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可移动的桁架结构。保证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状结构不乱移动。可以在装置上安装空气质量状况监测装置,根据空气质量情况控制风机送风的功率。能够在通风管道中放置一个或多个磁性装置。用于通风管道与外面的桁架结构管道进行固定,而不损坏管道。附图说明:图1是桁架结构管道内为大管的管道的横断面图,最外面是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可成为施工人员避险通道。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内是大管,大管是通风管道,人可从大管内爬行通过。图2是桁架结构管道内为小管的管道的横断面图,最外面是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在隧道施工事故发生时可成为施工人员避险通道。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内是是小管,小管是通风管道,人可从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内爬行通过。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是,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通风管道组成;通风管道放置在桁架结构管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是,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桁架结构管道、通风管道组成;通风管道放置在桁架结构管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是,通风管道为空气送风管或出风管,分为大管和小管两种,人可爬行通过大管,人无法爬行通过小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是,能够在可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涛周君
申请(专利权)人:朱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