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77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膜机构,包括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竖直直线模组、贴膜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与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平行,第二水平直线模组位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的上方;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相连;第一电机设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上,驱动竖直直线模组沿着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做水平移动;第二电机设于竖直直线模组上,驱动贴膜组件沿着竖直直线模组做垂直上下移动;第三电机设于贴膜组件上,驱动贴膜组件做绕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U型边框进行贴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自动贴膜机构均无法做到对U型边框进行贴膜的问题。

Film stick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m stick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module, the first level linear module, second level straight vertical line module, film component, a first motor, the second motor and the third motor module; the first level and second level module straight line parallel, above the horizontal line in module second module first horizontal line at both ends; the vertical line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level, second level linear linear module module module; the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horizontal line, vertical line drive module, the first module along the horizontal line second level linear module move horizontally; second motor is arranged on a vertical line module, drive module along the vertical line film module vertically mobile; third component drive motor is arranged on a film, the film component can rotate around the rotating axis. The utility model can foil the U type frame,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other automatic film sticking mechanisms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carry out the film sticking of the U typ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膜机构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膜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划伤等问题,在产品完成生产之后,包装之前,通常需要在产品的表面贴上保护膜用来。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贴膜方式包括:(1)人工贴膜,这种贴膜方式,效率低,效果差,人力需求大;(2)利用市面上的自动贴膜机进行贴膜,但是现有的自动贴膜机大多结构复杂,且只能对直边框进行贴膜,无法对带有拐角的产品进行贴膜,诸如U型框等,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贴膜机构,通过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来调整贴膜组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然后利用第三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来具体调整贴膜组件的贴膜角度,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够对非平面的产品进行贴膜,即可以针对有拐角的物件进行贴膜,适用性较好。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贴膜机构,包括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竖直直线模组、贴膜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与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平行,且第二水平直线模组位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的上方;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相连;所述第一电机设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上,驱动竖直直线模组沿着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做水平移动;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竖直直线模组上,驱动贴膜组件沿着竖直直线模组做垂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三电机设于贴膜组件上,驱动贴膜组件做绕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贴膜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通过连接件与贴膜组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贴膜组件包括:夹膜气缸、夹膜进退气缸、贴膜气缸和切膜气缸;所述夹膜进退气缸的活塞杆与夹膜气缸相连,控制夹膜气缸的前进与后退;所述夹膜气缸连接着夹膜气爪,控制夹膜气爪的张开与闭合;所述切膜气缸设于贴膜气缸上方,切膜气缸前端设有切膜刀,用于切断保护膜;所述贴膜气缸的前端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有按压件。进一步地,所述贴膜组件还包括料盘,所述料盘设于夹膜气缸、夹膜进退气缸、贴膜气缸和切膜气缸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为压胶轮,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一种贴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设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上的第一电机和设于竖直直线模组上的第二电机驱动设于竖直直线模组上的贴膜组件运动到设定的贴膜位置;步骤二、启动与贴膜组件相连的第三电机,将贴膜组件的工作面调整到与待贴膜物件贴膜面相对;步骤三、利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配合驱使贴膜组件沿着待贴膜物件贴膜面运动,完成贴膜。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利用贴膜组件上的由夹膜气缸控制的夹膜气爪夹紧保护膜;夹膜进退气缸启动,驱动夹膜气缸带动保护膜向前伸出;3.2、贴膜组件上的贴膜气缸伸出,并利用设于贴膜气缸端部的按压件压住保护膜在待贴膜的物件的贴膜面上;3.3、夹膜气缸控制夹膜气爪松开保护膜,夹膜进退气缸带动夹膜气缸向后回位;3.4、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驱使贴膜组件分别做水平运动或者垂直运动,使得贴膜组件上的与贴膜气缸相连的按压件一直与待贴膜物件贴膜面相接触,最终完成贴膜。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4.1、首先由第一电机或者第二电机驱动贴膜组件沿着水平直线模组或者竖直直线模组运动,贴膜气缸驱动按压件始终按压住保护膜在待贴膜物件贴膜面上,进行贴膜;3.4.2、当贴膜组件运动到达待贴膜物件的左拐角或者右拐角处时,第三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将贴膜组件从竖直贴膜状态旋转到水平贴膜状态或者从水平贴膜状态旋转到竖直贴膜状态;3.4.3、重复步骤3.4.1和3.4.2直到完成整个贴膜;3.4.4、夹膜进退气缸驱动夹膜气缸向前伸出,夹膜气缸控制夹膜气爪夹紧保护膜;3.4.5、切膜气缸伸出,切断保护膜后缩回,贴膜气缸同时缩回,然后夹膜进退气缸驱动夹膜气缸向后回位,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配合驱动贴膜组件返回到初始的设定的贴膜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第三电机驱动与其相连的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2.2、第二齿轮带动与它连接的连接件转动;2.3、连接件带动与它连接的贴膜组件转动,实现将贴膜组件的工作面调整到与待贴膜物件贴膜面相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来调整贴膜组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置;然后利用第三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来具体调整贴膜组件的贴膜角度,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够对非平面的产品进行贴膜,即可以针对有拐角的物件进行贴膜,适用性较好。本技术中为了解决贴膜组件变换贴膜角度时按压件按压贴膜的力度不稳定的问题,在贴膜气缸的前端设置弹性部件,然后在将弹性部件与按压件相连,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贴膜良率。本技术可以对U型边框进行贴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自动贴膜机构均无法做到对U型边框进行贴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组件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组件的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组件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贴膜组件的后视图;图10为U型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9所示,一种贴膜机构,包括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第二水平直线模组6、竖直直线模组19、贴膜组件、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3和第三电机5;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与第二水平直线模组6平行,第二水平直线模组6位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的上方;所述竖直直线模组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第二水平直线模组6相连;所述第一电机4设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上,驱动竖直直线模组19沿着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第二水平直线模组6做水平移动;所述第二电机3设于竖直直线模组19上,驱动贴膜组件沿着竖直直线模组19做垂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三电机5设于贴膜组件上,驱动贴膜组件做绕轴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第二水平直线模组6、竖直直线模组19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水平直线模组和竖直直线模组来实现。竖直直线模组19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2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1、第二水平直线模组6连接。优选地,所述贴膜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7轮啮合的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与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8轮通过连接件与贴膜组件相连,优选地,连接件与贴膜组件之间为固定连接。利用第三电机5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的转动,从而实现对设于连接件上的贴膜组件的贴膜角度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贴膜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竖直直线模组、贴膜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与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平行,且第二水平直线模组位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的上方;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相连;所述第一电机设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上,驱动竖直直线模组沿着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做水平移动;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竖直直线模组上,驱动贴膜组件沿着竖直直线模组做垂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三电机设于贴膜组件上,驱动贴膜组件做绕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竖直直线模组、贴膜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与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平行,且第二水平直线模组位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的上方;所述竖直直线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相连;所述第一电机设于第一水平直线模组上,驱动竖直直线模组沿着第一水平直线模组、第二水平直线模组做水平移动;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竖直直线模组上,驱动贴膜组件沿着竖直直线模组做垂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三电机设于贴膜组件上,驱动贴膜组件做绕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通过连接件与贴膜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远韩宝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宝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