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55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4:22
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上帽盖盖设在上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一容置间,下帽盖盖设在下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二容置间,连接柱内开设有一通道,第一容置间内可转动地装设有一驱动构件,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穿过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间内、第二端穿过上翼板上的通孔延伸至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第二容置间内装设有一爪构件,爪构件与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相抵触,下翼板与爪构件之间穿设有一第二拉片;爪构件在第二拉片的推动下移动,并推动驱动构件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移动至通孔内。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拉片可活动空间的宽裕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获得了大大的提升,因此解决了起步卡和穿退紧、不良的缺陷,生产稳定可靠,并能很大程度地缩短组装时间。

Double head cap automatic head

A double cap automatic head cap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wing plate and in the meantime to form a first accommodation, under the cap in the wing under the cover and in the meantime to form a second accommodating room, connected with a channel in the column, the first holding room is rotatably installed with a drive member between the first end of the drive member through the channel extending to the second holding room, the second end is threaded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s on the wing extension of the first wing plate and the lower wing plate; second holding a claw member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claw member of the drive member, between the lower wing plate and wear the claw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ush pull sheet; the claw member pulls the piece in the second move, and push the drive member to rotate the drive member second moves to end holes. Because the invention can pull off the space of relative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us solving the defects of starting cards and wear tight, bad back, the production is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assembly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头,尤其是指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
技术介绍
拉链(zipper)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为了提高拉链的适用范围,双拉拉链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利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双拉式自锁拉链头(申请公布号CN105326162A),其包括拉头本体、两个帽盖、两个拉片和弹性元件,拉头本体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连接柱,下翼板设有通孔,连接柱与上翼板、下翼板一体成型,连接柱内设有连接通道,下翼板设有制动件,制动件包括传动部、枢转部和钩部,传动部延伸至连接通道内,枢转部通过第一销钉枢接于下翼板上,上翼板设有连动件和滑动件,连动件通过第二销钉枢接于上翼板上,连动件延伸至连接通道内与制动件抵接,滑动件分别与连动件和制动件连接,两个拉片分别与滑动件、制动件连接,弹性元件弹性地抵压于制动件,使得制动件钩部延伸至下翼板外。该拉链头虽然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稳定,组装容易,操作简便的优点,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搭配双开尾产品存在起步卡,穿退紧、不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双拉拉链头生产过程中搭配双开尾产品存在起步卡,穿退紧、不良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上帽盖、下帽盖以及连接该上翼板与下翼板的连接柱,所述上帽盖盖设在所述上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一容置间,所述下帽盖盖设在所述下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二容置间,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一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容置间与第二容置间,所述第一容置间内可转动地装设有一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间内、第二端穿过开设于所述上翼板上的通孔延伸至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上翼板之间穿设有一第一拉片、与所述上帽盖内壁通过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拉片可推动该驱动构件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容置间内装设有一爪构件,所述爪构件与所述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相抵触,所述下翼板与爪构件之间穿设有一第二拉片;所述爪构件可在所述第二拉片的推动下移动,并同时推动所述驱动构件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上翼板上侧位于所述通道的位置装设有一销轴架,所述驱动构件通过设于其上的销轴可旋转地架设在该销轴架上。进一步的,所述上翼板上侧位于所述通孔的位置装设有一导向架,所述导向架朝向所述通道的一侧为斜面,并且该斜面沿所述通孔至通道的方向呈逐步降低直至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相接。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一压簧,所述驱动构件的上侧具有一凸块,所述压簧的下侧套设在所述凸块上、上侧嵌设在一开设于所述上帽盖内壁上的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构件上还具有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可在所述驱动构件第二端穿过通孔延伸至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时与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相抵接。进一步的,所述下翼板下侧位于所述通道的位置装设有一第一限位槽、位于与所述通孔上下相对应的位置装设有一第二限位槽,所述爪构件插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内,并可在该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之间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爪构件的驱动端夹设在该第一限位槽与驱动构件第一端之间,所述爪构件的从动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拉片穿设于该爪构件从动端与驱动构件第一端之间。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驱动构件与爪构件,使得用户无论拉动第一拉片还是第二拉片,都能够解除制动,从而能够拉动拉头进行开合动作;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拉片可活动空间的宽裕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获得了大大的提升,因此解决了起步卡和穿退紧、不良的缺陷,生产稳定可靠,并能很大程度地缩短组装时间。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导向架,使得用户拉动第一拉片时,第一拉片能顺着导向架的斜面上升,从而推动驱动构件上旋,使驱动构件的第二端上移解除制作,相比于现有技术,用户拉动第一拉片时的动作更加平滑,所需施加的作用力更小,因此能给用户更好的体验。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凸块与凹槽,对压簧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压簧的弹力方向不会轻易发生位移,提高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并提高其使用寿命。4、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部,使得驱动构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下旋的角度始终保持在一定值,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稳定性。5、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使得爪构件能够始终只在预设的路径上进行往返移动,而不会发生跑偏,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出现故障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未安装所述第一拉片与第二拉片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拉片拉动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拉片拉动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包括上翼板11、下翼板12、上帽盖13、下帽盖14以及连接该上翼板11与下翼板12的连接柱15。其中,上帽盖13盖设在上翼板11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一容置间21,下帽盖14盖设在下翼板12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二容置间22,连接柱15内开设有一通道23,该通道23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容置间21与第二容置间22。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第一容置间21内可转动地装设有一驱动构件3,驱动构件3的第一端31穿过通道23延伸至第二容置间22内、第二端32穿过开设于上翼板11上的通孔24延伸至上翼板11与下翼板12之间;驱动构件3与上翼板11之间穿设有一第一拉片41、与上帽盖13内壁通过一弹性件5连接,第一拉片41可推动该驱动构件3旋转使该驱动构件3的第二端32移动至通孔24内;第二容置间22内装设有一爪构件6,爪构件6与驱动构件的第一端31相抵触,下翼板12与爪构件6之间穿设有一第二拉片42;爪构件6可在第二拉片42的推动下移动,并同时推动驱动构件3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32移动至通孔24内。通过设置驱动构件3与爪构件6,使得用户无论拉动第一拉片41还是第二拉片42,都能够解除制动,从而能够拉动拉头进行开合动作;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拉片可活动空间的宽裕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获得了大大的提升,因此解决了起步卡和穿退紧、不良的缺陷,生产稳定可靠,并能很大程度地缩短组装时间。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上翼板11上侧位于上述通道23的位置装设有一销轴架71,驱动构件3通过设于其上的销轴33可旋转地架设在该销轴架71上。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上翼板11上侧位于上述通孔24的位置装设有一导向架72,导向架72朝向通道的一侧为斜面721,并且该斜面721沿通孔24至通道23的方向呈逐步降低直至与上翼板11的上表面相接。通过设置导向架72,使得用户拉动第一拉片41时,第一拉片可以顺着导向架72的斜面上升,从而推动驱动构件3上旋,使驱动构件的第二端32上移解除制作,相比于现有技术,用户拉动第一拉片41时的动作更加平滑,所需施加的作用力更小,因此能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弹性件5为一压簧,驱动构件3的上侧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上帽盖、下帽盖以及连接该上翼板与下翼板的连接柱,所述上帽盖盖设在所述上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一容置间,所述下帽盖盖设在所述下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二容置间,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一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容置间与第二容置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间内可转动地装设有一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间内、第二端穿过开设于所述上翼板上的通孔延伸至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上翼板之间穿设有一第一拉片、与所述上帽盖内壁通过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拉片可推动该驱动构件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容置间内装设有一爪构件,所述爪构件与所述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相抵触,所述下翼板与爪构件之间穿设有一第二拉片;所述爪构件可在所述第二拉片的推动下移动,并同时推动所述驱动构件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上帽盖、下帽盖以及连接该上翼板与下翼板的连接柱,所述上帽盖盖设在所述上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一容置间,所述下帽盖盖设在所述下翼板上并在其间形成一第二容置间,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一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容置间与第二容置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间内可转动地装设有一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道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间内、第二端穿过开设于所述上翼板上的通孔延伸至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上翼板之间穿设有一第一拉片、与所述上帽盖内壁通过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拉片可推动该驱动构件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容置间内装设有一爪构件,所述爪构件与所述驱动构件的第一端相抵触,所述下翼板与爪构件之间穿设有一第二拉片;所述爪构件可在所述第二拉片的推动下移动,并同时推动所述驱动构件旋转使该驱动构件的第二端移动至所述通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上侧位于所述通道的位置装设有一销轴架,所述驱动构件通过设于其上的销轴可旋转地架设在该销轴架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炎朱松峰张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