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546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叶菌唑10‑15份、环菌唑10‑15份、大黄提取物3‑5份、硅酸盐0.3‑0.7份、农药肥料缓释剂0.1‑0.5份、溶剂30‑40份、助溶剂1‑3份、乳化剂5‑8份、分散剂5‑10份、增稠剂1‑5份、防冻剂1‑3份、消泡剂1‑3份和水2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叶菌唑、环菌唑、大黄提取物三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药效更持久;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减少了农药反复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的使用成本;对防治小麦白粉病有特效,还对锈病、立枯病均有效。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owdery mildew of whea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vention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according to weight, including Ye Junzuo 10 15 copies, 15 copies of the 10 ring of myclobutanil, rhubarb extract 3 5 copies, 0.7 copies, 0.3 Portland pesticide fertilizer slow-release agent 0.1 0.5 copies, 40 copies, 30 solvent 1 3 solvent and emulsifier 5 8 copies, 10 copies, 5 dispersant thickener 1 5 copies, 3 copies of antifreeze 1, defoaming agent 1 3 copies and 30 copies of water 20.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ctive ingredient of metconazole, myclobutanil, rhubarb extract three are mixed without conflict; has a good synergistic effect in a certain range, the control effect was higher than single agent efficacy, more durable; delaying resistance, reduce the number of repeated use of pesticides, reduce pesticide usage and reduce the use cost of pesticides; effect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rust, also are effective in damping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领域。
技术介绍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由布氏白粉菌引起,是威胁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有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上生黑色颗粒。叶早期变黄,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缩不能抽穗。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情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从幼苗至成株期皆可发生。病斑部位初期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以后表面覆盖的霉层逐渐加厚,似绒毛状,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灰色,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有性进代,闭囊壳。由于于白粉病病原生理小种多样鉴定困难、外界试验环境不一致和黄瓜种质差异,研究小麦种质的白粉病抗性的遗传作用机理进行抗病育种工作非常复杂。而且,即便选用抗病的小麦品种,由于不同国家地区间白粉菌的种类差异,都有可能造成此病仍然发生,因此,对于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侧重于化学防治。现有的杀菌剂位点作用方式单一,病菌在药剂的选择压力下极易产生抗药性。且长期大量使用,使得抗药性、高残留、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日益突。植物源农药在这方面则有独特的优越性。植物源农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生物农药之一,它取自自然,用于自然,能迅速降解,无环境问题,有高选择性,对人畜安全,而且还有不产生抗性、无药害、有肥效、对作物生长有刺激作用,可兼治病虫害等优点,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我国杀虫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植物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它们也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与化学农药一样会对植物害虫产生引诱、驱避、毒杀、拒食及调节和干扰害虫生长发育的作用。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田小卫等《一株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中发现,报道放线菌NO.24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有显著的防效。杨三维等《几种植物源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几种植物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发现大黄,黄连等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是其只对植物材料做了简单的提取,未见对小麦白粉病进行添加增效剂的制剂化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化学防治小麦白粉病,需要长期大量使用,使得抗药性、高残留、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日益突以及现有植物源农药效果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叶菌唑10-15份、环菌唑10-15份、大黄提取物3-5份、硅酸盐0.3-0.7份、农药肥料缓释剂0.1-0.5份、溶剂30-40份、助溶剂1-3份、乳化剂5-8份、分散剂5-10份、增稠剂1-5份、防冻剂1-3份、消泡剂1-3份和水20-30份。优选地:所述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甲苯、甲苯、三氯甲烷、环己酮、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地:所述的助溶剂为丙酮、正丁醇、异丙醇、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地:所述的乳化剂为吐温-20、吐温8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P系列、BY系列、OP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地:所述的增稠剂是羟甲基淀粉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盐、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地:所述的防冻剂是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硫酸铵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地:消泡剂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的大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粉碎后的大黄,按照大黄与80%乙醇的料液比为1g:5ml的比例加入80%乙醇室温下浸泡24h后放入超声波清洗器(50khz)超声提取10分钟,过滤,减压浓缩,冷冻干燥,既得大黄提取物。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叶菌唑、环菌唑、大黄提取物、农药肥料缓释剂、溶剂、助溶剂、分散剂和乳化剂混合在一起,使之溶解成均匀的油相;(2)将硅酸盐、水、防冻剂、增稠剂和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3)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缓加水直至达到转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剪切20分钟到1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得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叶菌唑、环菌唑、大黄提取物三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药效更持久;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减少了农药反复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的使用成本;对防治小麦白粉病有特效,还对锈病、立枯病均有效。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农药肥料缓释剂是石家庄天源淀粉衍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农药肥料缓释剂是由天然高分子材料研制而成,能够自动降解,环保无毒。其分解的终端产物不含有害金属,不会对农药的化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是帮助提高农药市场竞争力的“天然环保型农药助剂。在粉剂、液体、颗粒农药中加入该专利产品后,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蒸发淋失,具有良好的的缓释和增效作用,对不同的原药,增效倍数可达6到20倍,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减少农药的参考用量达50%以上,又是一种节约、高效型助剂。添加农药肥料缓释剂有效的提高了药效,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叶菌唑10份、环菌唑13份、大黄提取物3份、硅酸钾0.5份、农药肥料缓释剂0.5份、溶剂30份,助溶剂1份,乳化剂6份,分散剂10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消泡剂3份、水20份。溶剂为乙醇,助溶剂为丙酮,乳化剂为吐温-20,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增稠剂是羟甲基淀粉钠,防冻剂是乙二醇,消泡剂为硅油。大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粉碎后的大黄,按照大黄与80%乙醇的料液比为1g:5ml的比例加入80%乙醇室温下浸泡24h后放入超声波清洗器(50khz)超声提取10分钟,过滤,减压浓缩,冷冻干燥,既得大黄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叶菌唑、环菌唑、大黄提取物、农药肥料缓释剂、溶剂、助溶剂、分散剂和乳化剂混合在一起,使之溶解成均匀的油相;(2)将硅酸盐、水、防冻剂、增稠剂和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叶菌唑10‑15份、环菌唑10‑15份、大黄提取物3‑5份、硅酸盐0.3‑0.7份、农药肥料缓释剂0.1‑0.5份、溶剂30‑40份、助溶剂1‑3份、乳化剂5‑8份、分散剂5‑10份、增稠剂1‑5份,防冻剂1‑3份、消泡剂1‑3份和水2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叶菌唑10-15份、环菌唑10-15份、大黄提取物3-5份、硅酸盐0.3-0.7份、农药肥料缓释剂0.1-0.5份、溶剂30-40份、助溶剂1-3份、乳化剂5-8份、分散剂5-10份、增稠剂1-5份,防冻剂1-3份、消泡剂1-3份和水2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甲苯、甲苯、三氯甲烷、环己酮、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溶剂为丙酮、正丁醇、异丙醇、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吐温-20、吐温8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P系列、BY系列、OP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龙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