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41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3:38
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在下盆体(7)的上部设置上盆体(1),在上盆体上分别设置喷水环(11)、湿度传感器(3)和漏水孔(8),当上盆体内的土壤水分过多时,水分会从漏水孔中排出,当土壤干燥需要浇水时,根据湿度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启动潜水泵(6),通过潜水泵将下盆体内的水抽到上盆体上端的喷水环内,然后通过喷水环上的喷水嘴(12)将水均匀的喷洒在上盆体内实现自动浇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牡丹的种植。

Automatic watering flowerpot for planting Peony

An automatic watering flowerpot for planting peony, the pot body (7)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in body (1), the spray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basin body (11), humidity sensor (3) and Water Leakage hole (8), when the soil moisture on the basin body too much water will Water Leakage discharged from the hole, when the soil is dry to water, humidity sensor 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start the pump (6), the basin body water is pump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in body spray ring through the submersible pump, and then through the spray nozzle on the spray ring (12) will be evenly sprayed on the water on the realization of automatic watering pot bod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growing of peo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
技术介绍
已知的,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观赏花卉。主要栽培区域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及西南部分地区,在以上地区的栽培历史悠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历届国花的推选活动中呼声最高,有望成为我国国花。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牡丹,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而现有的牡丹种植环境无法较好的满足上述要求,特别是盆栽牡丹,更是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针对盆栽牡丹,开发一种种植牡丹用花盆,特别是具有自动浇水功能的花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下盆体的上部设置上盆体,在上盆体上设置喷水环、湿度传感器和漏水孔,实现对牡丹的自动浇水,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牡丹的种植。为实现如上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包括上盆体、湿度传感器、水管、潜水泵、下盆体和喷水环,在所述下盆体内缘面的上部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内锥形面,在下盆体内缘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贯通至外缘面的注水孔和穿线孔,在下盆体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水管的进水端,所述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环上的进水嘴,所述喷水环设置在上盆体的上端面,在喷水环11的内缘面上间隔设置复数个喷水嘴,潜水泵的电线穿过穿线孔连接控制模块,在下盆体的开口端设有上盆体,在上盆体的外缘面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外锥形面,所述外锥形面与内锥形面配合,在上盆体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漏水孔,在上盆体下部的内缘面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形成所述的种植牡丹用花盆。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喷水环为圆环形结构,在喷水环的上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凹槽的上端设有盖板,在环形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复数个贯通至喷水环内缘面的喷水嘴,在环形凹槽的外壁上设有贯通至喷水环外缘面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嘴。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上盆体为桶形结构,在上盆体的外缘面对称设有两个提手。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下盆体为桶形结构,下盆体的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注水孔内设有堵头。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下盆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下盆体的外缘面上设有水管固定架。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上盆体的外缘面上设有水管固定架。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下盆体的外缘面上设有水位观察窗。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所述漏水孔的底部设有过滤网。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下盆体的上部设置上盆体,在上盆体上分别设置喷水环、湿度传感器和漏水孔,当上盆体内的土壤水分过多时,水分会从漏水孔中排出,当土壤干燥需要浇水时,根据湿度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启动潜水泵,通过潜水泵将下盆体内的水抽到上盆体上端的喷水环内,然后通过喷水环上的喷水嘴将水均匀的喷洒在上盆体内实现自动浇水,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牡丹的种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喷水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上盆体;2、外锥形面;3、湿度传感器;4、水管;5、内锥形面;6、潜水泵;7、下盆体;8、漏水孔;9、注水孔;10、堵头;11、喷水环;12、喷水嘴;13、水位观察窗;14、进水嘴;15、盖板;16、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3所述的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包括上盆体1、湿度传感器3、水管4、潜水泵6、下盆体7和喷水环11,所述上盆体1为桶形结构,在上盆体1的外缘面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搬运上盆体1的提手。所述提手为折叠结构或固定结构,上盆体1的外缘面上设有水管固定架;进一步,所述下盆体7为桶形结构,下盆体7的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优选圆形,在所述下盆体7内缘面的上部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内锥形面5,在下盆体7内缘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贯通至外缘面的注水孔9和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内缘面与水管4的外缘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注水孔9内设有用于封堵注水孔的堵头10。具体结构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在注水孔9的内缘面上设有内锥螺纹,在堵头10的外缘面上设有外锥螺纹,所述外锥螺纹与内锥螺纹丝接配合;另一种结构为堵头10为橡胶材质,注水孔9的内缘面为光孔设计,注水孔9与堵头10为过盈配合,其中优选第二种结构。进一步,所述下盆体7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在下盆体7的外缘面上设有水管固定架,在下盆体7的外缘面上设有用于观察水位的观察窗13。水位观察窗13的具体结构为在下盆体7外缘面的下部设置贯通至下盆体7底部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上设置水位观察窗13,水位观察窗13的材质为透明的有机玻璃;进一步,在下盆体7的底部设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连接水管4的进水端,所述水管4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环11上的进水嘴14,所述喷水环11设置在上盆体1的上端面,在喷水环11的内缘面上间隔设置复数个喷水嘴12,喷水环11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喷水环11为圆环形结构,在喷水环11的上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凹槽16,在所述环形凹槽16的上端设有盖板15,盖板15与环形凹槽16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在环形凹槽16的内壁上设有复数个贯通至喷水环11内缘面的喷水嘴12,喷水嘴12的结构为喷水嘴12中部的内孔为锥形孔,即出水口直径小,进水口直径大。在环形凹槽16的外壁上设有贯通至喷水环11外缘面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嘴14。潜水泵6的电线穿过穿线孔连接控制模块,在下盆体7的开口端设有上盆体1,在上盆体1的外缘面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外锥形面2,所述外锥形面2与内锥形面5配合,在上盆体1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漏水孔8,所述漏水孔8的底部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网,在上盆体1下部的内缘面上设有湿度传感器3,所述湿度传感器3通过电线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上盆体1内设置调配好的土壤,在土壤内种植牡丹,当土壤内的水分过多时,水分会从上盆体1底部的漏水孔8内漏到下盆体7内,当土壤内的水分不够时,设置在上盆体1上的湿度传感器3会给控制模块发送信号,然后控制模块启动设置在下盆体7底部的潜水泵6工作,对上盆体1内的牡丹进行浇水。本专利技术不仅适合牡丹的种植,同样适用于各种花卉的种植。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包括上盆体(1)、湿度传感器(3)、水管(4)、潜水泵(6)、下盆体(7)和喷水环(11),其特征是:在所述下盆体(7)内缘面的上部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内锥形面(5),在下盆体(7)内缘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贯通至外缘面的注水孔(9)和穿线孔,在下盆体(7)的底部设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连接水管(4)的进水端,所述水管(4)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环(11)上的进水嘴(14),所述喷水环(11)设置在上盆体(1)的上端面,在喷水环(11)的内缘面上间隔设置复数个喷水嘴(12),潜水泵(6)的电线穿过穿线孔连接控制模块,在下盆体(7)的开口端设有上盆体(1),在上盆体(1)的外缘面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外锥形面(2),所述外锥形面(2)与内锥形面(5)配合,在上盆体(1)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漏水孔(8),在上盆体(1)下部的内缘面上设有湿度传感器(3),所述湿度传感器(3)通过电线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形成所述的种植牡丹用花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包括上盆体(1)、湿度传感器(3)、水管(4)、潜水泵(6)、下盆体(7)和喷水环(11),其特征是:在所述下盆体(7)内缘面的上部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内锥形面(5),在下盆体(7)内缘面的中部分别设有贯通至外缘面的注水孔(9)和穿线孔,在下盆体(7)的底部设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连接水管(4)的进水端,所述水管(4)的出水端连接喷水环(11)上的进水嘴(14),所述喷水环(11)设置在上盆体(1)的上端面,在喷水环(11)的内缘面上间隔设置复数个喷水嘴(12),潜水泵(6)的电线穿过穿线孔连接控制模块,在下盆体(7)的开口端设有上盆体(1),在上盆体(1)的外缘面设有上端大下端小的外锥形面(2),所述外锥形面(2)与内锥形面(5)配合,在上盆体(1)的底部设有复数个漏水孔(8),在上盆体(1)下部的内缘面上设有湿度传感器(3),所述湿度传感器(3)通过电线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形成所述的种植牡丹用花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牡丹的自动浇水花盆,其特征是:所述喷水环(11)为圆环形结构,在喷水环(11)的上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环形凹槽(16),在所述环形凹槽(16)的上端设有盖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员军现李三成王顺兴李秀芳曾鹏程申智凯杜向阳王现峰尚群卫丁书立陈江涛孙关庄袁景峰孟志锋韩爱霞刘跃杰赵贯超胡红涛刘海滨袁红晓杨健武建普
申请(专利权)人:汝阳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