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和物流信息服务器;所述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包括配置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的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和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以及设置在一个批次内不同货物上的RFID标签;所述物流信息服务器通过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此物联网系统能够实现物流环境环境中的多参数测量,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参数进行全面的监控;每一个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和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都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可以实现便捷的动态组网;能够对一个批次内每箱或每盒货物的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监控,拓展了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
本专利技术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在物流领域中,当使用货运工具长途运输货物时,对货物地理位置和实时状态进行监测和反馈是重大课题之一。尤其是在冷链运输领域,由于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实时温度、湿度、光照度、振动、气氛等参数,以及到达时间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冷链运输车辆上实现货物状态实时监控尤为重要。此外,在冷链货物的仓储过程中,对仓库全空间内的温度控制也是保证仓储质量的重要方面。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海产冷鲜等冷链货物储运物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对冷链货物在储运过程中的实时位置和状态进行监控,并反馈给客户,成为备受关注的技术需求。由于冷链物流的特殊要求,对货物状态监测的实时性要求较高,对货物位置、温度、湿度、光照、加速度、角速度、气体环境等多参数都有监控需求,当前用于普通物流的监控设备适应性较差,不能对多参数进行实时的测量和反馈。其次,当前的通信技术已经能够组成有线网络实现数据上传,部分网络还带有局部的无线连接组网。但无线化覆盖程度较低,特别是由于井下巷道、车辆对无线通信的影响,无线通信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导致整个网络的灵活性差,且整个网络通常无法根据被测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动态组网。还有,虽然当前物联网的部分监控方案已经能够实现对整批货物的温度、湿度及物权状态进行监控。但是无法实现对每箱单位或每盒单位等批次内的货物进行精确监控。由于某些货物一个批次内不同物品对环境的要求条件不同,同时一个批次内不同货物还有被拆分后分发运送到不同目的地的需求,而传统的监控方案无法实现精确无缝的监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种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和物流信息服务器;所述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包括配置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的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和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以及设置在一个批次内不同货物上的RFID标签;所述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具有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有第一射频通信模块、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检测运输工具位置信息的GPS模块;所述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具有第二微处理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有第二射频通信模块、RFID识别模块、和测量物流环境参数的传感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一射频通信模块和第二射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物流信息服务器通过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RFID识别模块为工作距离为0.5cm-100m的射频识别模块。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有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的身份识别码的数据访问终端,所述数据访问终端通过广域网连接至所述物流信息服务器。具体实现上述方案时,所述传感器包括光照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包括第二阈值比较模块;所述第二阈值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光照度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RFID识别模块的启闭信号输入端连接。此外,所述物联网系统还包括警报装置,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包括第一阈值比较模块;所述第一阈值比较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警报装置的启闭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警报装置设置在物流运输工具驾驶室中和/或仓库管理中心中。并且,所述第一阈值比较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物流信息服务器连接。此外,所述无线数据中心节点还包括存储卡,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还包括蜂窝移动数据中断监测模块,所述蜂窝移动数据中断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存储卡的控制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可取得下述技术效果:1)本技术实现了多传感器集成,并基于此实现了多参数的测量,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对运输途中的运输工具位置和货物信息进行快速、实时的查询,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参数进行全面的监控,提高了物流管理效率,改善了托运方的用户体验。2)每一个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和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都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可以实现便捷的动态组网,有效避免了不同运输工具或者不同仓储区域的节点网络间可能的相互干扰,局域网络具有稳定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3)借助一个批次内不同货物上设置的RFID标签,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能够对一个批次内每箱或每盒货物的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并且在货物转运过程中监控货物是否真实发生了物权交接,大幅提升了冷链物流监控系统的分辨率,拓展了应用场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贯穿附图,应该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用于描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帮助理解的各种具体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将被视为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晰和简洁,公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可被省略。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和词汇不限于文献含义,而是仅由专利技术人用来使本公开能够被清晰和一致地理解。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该明显的是,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仅是为了示例性目的,而非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应该理解,除非上下文明确另外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指代。因此,例如,对“组件表面”的引用包括对一个或更多个这样的表面的引用。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100、和必要数量的接入广域网的物流信息服务器200。整个物联网系统的信息交互中心是物流信息服务器200,物流信息服务器200位于广域因特网内,通过广域因特网提供网页访问或APP访问(APP,application,指应用),可以和该物联网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实时的数据交互。客户可以通过这套物联网系统实时掌握物流运输的信息。每个物流运输工具或仓储室内可以配置一套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100,该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100负责实时采集运输工具的位置信息、以及仓储室的货物储存的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传送给物流信息服务器200。上述物流运输工具可以是车辆,如货车、火车等,也可以是货船,空运飞机等工具。继续参照图1,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100包括无线数据中心节点101、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102、和设置在一个批次内不同货物上的RFID标签(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和物流信息服务器;所述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包括配置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的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和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以及设置在一个批次内不同货物上的RFID标签;所述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具有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有第一射频通信模块、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检测运输工具位置信息的GPS模块;所述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具有第二微处理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有第二射频通信模块、RFID识别模块、和测量物流环境参数的传感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一射频通信模块和第二射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物流信息服务器通过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流信息服务的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和物流信息服务器;所述局域网无线传感系统包括配置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的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和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以及设置在一个批次内不同货物上的RFID标签;所述无线数据中心节点具有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有第一射频通信模块、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检测运输工具位置信息的GPS模块;所述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具有第二微处理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连接有第二射频通信模块、RFID识别模块、和测量物流环境参数的传感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微处理器通过第一射频通信模块和第二射频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物流信息服务器通过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识别模块为工作距离为0.5cm-100m的射频识别模块。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存储有分布式无线传感节点的身份识别码的数据访问终端,所述数据访问终端通过广域网连接至所述物流信息服务器。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吴宗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灵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