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机械通风的烟塔合一冷却塔
本技术属于冷却塔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机械通风的烟塔合一冷却塔。
技术介绍
烟塔合一是将火力发电厂的烟囱和冷却塔合二为一,取消烟囱,利用冷却塔巨大的热湿空气对脱硫后的净烟气形成一个环状气幕,对脱硫后净烟气形成包裹和抬升,增加烟气的抬升高度,从而促进烟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不仅可以提高火力发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大大简化了火电厂的烟气系统,减少了设备投资和脱硫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现有技术中,烟塔合一的冷却塔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将脱硫烟气经冷却塔排放。采用自然通风进行冷却,受到冷却塔与其周围构筑物距离的影响,距离太小影响到冷却塔的进风情况,从而导致冷却效果不佳。为了达到较佳的冷却效果,就必须增大占地面积,这样又将增加投资成本。因此,提供一种烟塔合一的冷却塔,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不会因自然环境而造成冷却效果不佳,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机械通风装置的烟塔合一的冷却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机械通风的烟塔合一冷却塔,包括底部设有两个进风口的塔主体,位于塔主体中部且伸入到塔主体内与塔主体连通的烟气管道,位于塔主体底部且伸入到塔主体内的高温水进水管,位于塔主体内底部的集水池,以及均设在塔主体内且位于集水池和烟气管道之间的高温水冷却装置和机械通风装置;高温水冷却装置包括与高温水进水管连通的布水管、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布水管上的分水器、位于分水器下方用于增加表面积的填料层、以及用于支撑布水管和填料层的支撑架,每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机械通风的烟塔合一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两个进风口的塔主体(1),位于塔主体(1)中部且伸入到塔主体(1)内与塔主体(1)连通的烟气管道(2),位于塔主体(1)底部且伸入到塔主体(1)内的高温水进水管(3),位于塔主体(1)内底部的集水池,以及均设在塔主体(1)内且位于集水池和烟气管道(2)之间的高温水冷却装置和机械通风装置;所述高温水冷却装置包括与高温水进水管(3)连通的布水管(4)、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布水管(4)上的分水器(5)、位于分水器(5)下方用于增加表面积的填料层、以及用于支撑布水管(4)和填料层的支撑架,每个所述分水器(5)上均设有一个朝向填料层的喷水头(6);所述机械通风装置包括两台以上设于填料层和集水池之间用于向上鼓风的通风设备(7)、两面以上均匀竖直设于塔主体(1)内下部且位于通风设备(7)上方的风墙(8)、数量与风墙(8)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风墙支撑架(9),所述风墙支撑架(9)用于支撑风墙(8)悬空,所述风墙(8)顶端穿过高温水冷却装置并位于高温水冷却装置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机械通风的烟塔合一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有两个进风口的塔主体(1),位于塔主体(1)中部且伸入到塔主体(1)内与塔主体(1)连通的烟气管道(2),位于塔主体(1)底部且伸入到塔主体(1)内的高温水进水管(3),位于塔主体(1)内底部的集水池,以及均设在塔主体(1)内且位于集水池和烟气管道(2)之间的高温水冷却装置和机械通风装置;所述高温水冷却装置包括与高温水进水管(3)连通的布水管(4)、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布水管(4)上的分水器(5)、位于分水器(5)下方用于增加表面积的填料层、以及用于支撑布水管(4)和填料层的支撑架,每个所述分水器(5)上均设有一个朝向填料层的喷水头(6);所述机械通风装置包括两台以上设于填料层和集水池之间用于向上鼓风的通风设备(7)、两面以上均匀竖直设于塔主体(1)内下部且位于通风设备(7)上方的风墙(8)、数量与风墙(8)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风墙支撑架(9),所述风墙支撑架(9)用于支撑风墙(8)悬空,所述风墙(8)顶端穿过高温水冷却装置并位于高温水冷却装置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械通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露溪,王亮,张波,衡攀,蒋聪敏,李悦鑫,林雨,杨向东,杨春乐,徐颖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西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