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永贵专利>正文

一种后平叉和后平叉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260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06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两轮动力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轮式动力车中一种后平叉和后平叉安全结构。所述后平叉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叉臂,两个叉臂的前端部连为一体,各叉臂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所述叉臂上具有伸入到挂件的螺栓孔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叉臂的缺口与后轮轴锁定挂件的固定孔之间或固定孔前方。所述后平叉安全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后平叉,用于将后轮轴限位在缺口内的挂件,所述挂件前端具有供后轮轴穿设的孔以及供定位销和挂件固定元件穿过的螺栓孔;所述后轮轴穿过挂件的孔并将后轮轴限位在缺口中,所述挂件通过固定元件穿过螺栓孔固定在叉臂上且定位销伸入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后轮轴脱出后平叉叉臂的缺口,以及进一步提高后平叉叉臂的美观和整体性。

Safety structure of back flat fork and back flat fork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two wheel power vehicle, in particular to a rear flat fork and a back flat fork safety structure in a wheeled power vehicle. The rear fork fork arm has two oppositely arranged, the front end of the two fork arm are integrated with the end of the fork ar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notch for inserting axle, the fork arm is extended into the positioning pin bolt hole pendant, the positioning pin is located the fork arm gap and rear axle lock Pendant fixed hole or a fixed hole ahead. The structure of the safety fork, fork including the above, for the rear axle limit in the gap in the pendant, pendan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bolt hole for penetrating the rear axle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pin and a fixing element through the rear axle; through the hole and the pendant the rear axle spacing in the gap, the pendant by fixing the element passes through the bolt hole fixed on the fork arm and a positioning pin inserted into the bolt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rear axle cross arm flat after extrusion gap,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flat fork arm and overal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平叉和后平叉安全结构
本技术属于轮式动力车
,涉及轮式动力车中一种后平叉和后平叉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两轮动力车以其受交通压力影响小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两轮动力车包含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自行车等,尤其是电动车,其绿色环保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人们对电动车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动车后平叉是电动车架构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对电动车后轮轴与车架进行固定,后平叉的前端与车架连接,后平叉的后端则与后轮轴连接。现有的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叉臂,两个叉臂的前端部连为一体,各叉臂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后轮轴穿入该缺口中。为了对后轮轴在插入缺口后进行固定,目前采用一种挂件结构。该挂件通常为片状体,该片状体后端具有供后轮轴穿设的后轮轴穿孔,该片状体前端具有供固定元件将挂件固定在叉臂上的螺栓孔。在各叉臂的缺口前方也具有对应螺栓孔的固定孔以穿入固定元件,以固定挂件。在安装后,通过锁定后的挂件的后轮轴穿孔来定位后轮轴,将后轮轴限位在缺口中。然而,上述现有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挂件的固定元件无法将挂件锁紧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固定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固定元件固定不到位、长期使用后固定部位的磨损),后轮轴就会突然脱出叉臂的缺口,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后平叉和后平叉安全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后轮轴脱出后平叉叉臂的缺口,以及进一步如何提高后平叉叉臂的美观和整体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平叉,它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叉臂,两个叉臂的前端部连为一体,各叉臂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上具有伸入到挂件的螺栓孔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叉臂的缺口与后轮轴锁定挂件的固定孔之间或固定孔前方。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的前端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部连为一体。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平叉管、转轴和缓冲轴承,还包括上衬板和下衬板,所述上衬板和下衬板的前端焊接在平叉管上,所述叉臂的前端部分别焊接在平叉管、上衬板和下衬板的两侧。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均包括外罩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外罩的内侧。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将所述缺口和安全销覆盖。一种后平叉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上所述的后平叉,用于将后轮轴限位在缺口内的挂件,所述挂件前端具有供后轮轴穿设的孔以及供定位销和挂件固定元件穿过的螺栓孔;所述后轮轴穿过挂件的孔并将后轮轴限位在缺口中,所述挂件通过固定元件穿过螺栓孔固定在叉臂上且定位销伸入螺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后平叉的叉臂上具有伸入到挂件的螺栓孔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叉臂的缺口与后轮轴锁定挂件的固定孔之间或固定孔前方。以及由后平叉、挂件和安全销构成的安全结构。它可以有效防止当挂件的固定元件无法将挂件锁紧时,后轮轴就会突然脱出叉臂的缺口的情况。一旦出现固定元件无法将挂件锁紧时,伸入到挂件的螺栓孔的安全销仍然可以将挂件挂住,确保后轮轴仍然被限位在叉臂的缺口中。2、本技术的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叉臂的前端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部连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精准度高等优点,还有助于增加叉臂的连接强度,降低后平叉产品整体重量。3、本技术中的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其连接部包括平叉管、转轴和缓冲轴承,还包括上衬板和下衬板,所述上衬板和下衬板的前端焊接在平叉管上,所述叉臂的前端部分别焊接在平叉管、上衬板和下衬板的两侧。也就是说,叉臂的前端部可以分别于平叉管、上衬板和下衬板的两侧进行焊接连接,其连接强度较高,产品整体重量也大大降低。4、本技术的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其叉臂包括外罩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外罩的内侧。不但可以增加后平叉的强度,而且避免了原有罩体配合加强筋破坏产品美观的问题。5、本技术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将所述缺口和安全销覆盖,有助于后平叉产品的美观和完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后平叉及其安全结构的立体组合图(装饰盖打开)。图2是本技术后平叉及其安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中安全销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中安全销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它公开了一种后平叉。它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叉臂1、2,两个叉臂1、2的前端部连为一体,各叉臂1、2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4,所述叉臂1、2上具有伸入到挂件3的螺栓孔31的定位销6,所述定位销6位于所述叉臂1、2的缺口4与后轮轴锁定挂件3的固定孔5之间或固定孔5前方。上述的具有定位销6的后平叉,以及用于将后轮轴限位在缺口4内的挂件3,所述挂件3前端具有供后轮轴穿设的孔32以及供定位销6和挂件固定元件穿过的螺栓孔31;所述后轮轴穿过挂件3的孔32并将后轮轴限位在缺口4中,所述挂件3通过固定元件穿过螺栓孔31固定在叉臂1、2上且定位销6伸入螺栓孔31。以此构成了一种后平叉安全结构。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当挂件的固定元件无法将挂件锁紧时,后轮轴就会突然脱出叉臂1、2的缺口4的情况。一旦出现固定元件无法将挂件锁紧时,伸入到挂件的螺栓孔31的安全销6仍然可以将挂件3挂住,确保后轮轴仍然被限位在叉臂1、2的缺口中。本技术中,所述叉臂1、2的前端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部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包括平叉管7、转轴8和缓冲轴承9,还包括上衬板10和下衬板11,所述上衬板10和下衬板11的前端焊接在平叉管7上,所述叉臂1、2的前端部分别焊接在平叉管7、上衬板10和下衬板11的两侧。叉臂的前端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部连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精准度高等优点,还有助于增加叉臂的连接强度,降低后平叉产品整体重量。本技术中,所述叉臂1、2均包括外罩111、211和加强板112、212,所述加强板112、212位于外罩111、211的内侧。不但可以增加后平叉的强度,而且避免了原有罩体配合加强筋破坏产品美观的问题。本技术中,还包括装饰盖12,所述装饰盖12将所述缺口4和安全销6覆盖。有助于后平叉产品的美观和完整。请进一步参阅图3、4,它们是本技术两种不同的定位销设置方式。图3中,该定位销6设置在叉臂的固定孔5前方。图4中,该定位销6则设置在叉臂1、2的缺口4与后轮轴锁定挂件3的固定孔5之间。虽然设置的位置有所不同,但是只要确保定位销6可以伸入挂件3的螺栓孔31就可以实现本技术的功能和效果。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后平叉和后平叉安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平叉,它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叉臂(1、2),两个叉臂(1、2)的前端部连为一体,各叉臂(1、2)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1、2)上具有伸入到挂件(3)的螺栓孔(31)的定位销(6),所述定位销(6)位于所述叉臂(1、2)的缺口(4)与后轮轴锁定挂件(3)的固定孔(5)之间或固定孔(5)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平叉,它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叉臂(1、2),两个叉臂(1、2)的前端部连为一体,各叉臂(1、2)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1、2)上具有伸入到挂件(3)的螺栓孔(31)的定位销(6),所述定位销(6)位于所述叉臂(1、2)的缺口(4)与后轮轴锁定挂件(3)的固定孔(5)之间或固定孔(5)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1、2)的前端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部连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平叉管(7)、转轴(8)和缓冲轴承(9),还包括上衬板(10)和下衬板(11),所述上衬板(10)和下衬板(11)的前端焊接在平叉管(7)上,所述叉臂(1、2)的前端部分别焊接在平叉管(7)、上衬板(10)和下衬板(11)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1、2)均包括外罩(111、211)和加强板(112、212),所述加强板(112、212)位于外罩(1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永贵罗华德万宇明曹桂宏
申请(专利权)人:包永贵罗华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