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具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4044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具夹紧装置,包括支板、连接板、手柄、主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及第四转轴;在支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通孔和第二转轴通孔;支板的上端面由第一凸形弧面、第一凹形弧面及第二凸形弧面顺序平滑连接而成;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手柄的头部设置有第三转轴通孔和第四转轴通孔;手柄的头部的下底面自头部向尾部延伸时,依次由第三凸形弧面、第二凹形弧面、第四凸形弧面及第三凹形弧面组成;主杆的后部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本技术方案的夹紧装置,通过在支板与手柄上设置凸形弧面及凹形弧面,使得在主杆升起时,主杆与手柄的角度最大为50度,缩小了主杆升起后占用的空间尺寸。

Fixture clam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xtur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a connecting plate, a handle, a main rod, a first shaf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third rotating shaft and four rotating shaft;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haft hole and a shaft hole on the end of second; the supporting plate by a first convex arc surface, the first a concave cambered surface and two convex cambered order smooth connection;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head part of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third shaft holes and fourth shaft hole; the head part of the handle on the bottom surface from head to tail extends, followed by the third convex cambered surface, second concave cambered surface, fourth convex arc and three concave cambered surfaces; the rear of the main rod is provided with third and fourth through holes. The clamping device of the technical proposal, by setting the convex surface and concave cambered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handle, which rises in the main rod, the main rod and the handle angle up to 50 degrees, reducing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size of the main rod 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具夹紧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具
,特别是指一种检具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冲压件的检测现为将冲压件放在检具体上,用夹紧器将其夹紧在检具体上进行测量。现有技术的夹紧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手柄04、夹紧头05、主杆06、第一转轴07、第二转轴010、第三转轴08、第四转轴09、连接板03、支板02及底座01。夹紧头安装在主杆上,连接板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将手柄与主杆连接,手柄可绕第三转轴转动,主杆可绕第四转轴转动,当驱动手柄第三转轴转动时,手柄驱动连接板转动,进而带动主杆绕第四转轴转动,从而达到将夹紧头夹紧及升起的动作。现有技术的夹紧器受连接板及手柄的控制,当夹紧头升起时,手柄与主杆之间的角度为80度或以上,其所占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具夹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手柄与主杆之间的角度过大,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检具夹紧装置,包括支板、连接板、手柄、主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及第四转轴;在所述支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通孔和第二转轴通孔;所述支板的上端面由第一凸形弧面、第一凹形弧面及第二凸形弧面顺序平滑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凹形弧面位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与所述第二转轴通孔之间;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手柄的头部设置有第三转轴通孔和第四转轴通孔;所述手柄的头部的下底面自头部向尾部延伸时,依次由第三凸形弧面、第二凹形弧面、第四凸形弧面及第三凹形弧面组成;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三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手柄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主杆的后部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所述主杆绕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四转轴穿过所述第四转轴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手柄及所述主杆绕所述第四转轴转动。在检具夹紧装置处于夹紧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形弧面与所述第三凹形弧面配合;所述第二凸形弧面与所述第二凹形弧面配合;所述第四凸形弧面与所述第一凹形弧面配合。在检具夹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凹形弧面与所述第三凸形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凹形弧面与所述第一凸形弧面接触配合。所述支板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及所述主杆的后部均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之间。所述手柄的头部为凹形结构,所述连接板及所述主杆的后部均活动设置于所述凹形结构内。所述第一凹形弧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凹形弧面的曲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夹紧装置,通过在支板与手柄上设置凸形弧面及凹形弧面,使得在主杆升起时,主杆与手柄的角度最大为50度,缩小了主杆升起后占用的空间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夹紧器夹紧状态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夹紧器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检具夹紧装置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检具夹紧装置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检具夹紧装置打开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检具夹紧装置夹紧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01底座,02支板,03连接板,04手柄,05夹紧头,06主杆,07第一转轴,08第三转轴,09第四转轴,010第二转轴,1支板,2连接板,3手柄,4主杆,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第四转轴,11第一凸形弧面,12第一凹形弧面,13第二凸形弧面,31第三凸形弧面,32第二凹形弧面,33第四凸形弧面,34第三凹形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申请提供一种检具夹紧装置,如图3至图6所示,包括支板1、连接板2、手柄3、主杆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第三转轴7及第四转轴8。所述支板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及所述主杆的后部均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之间。在本申请中,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均由薄钢板制造而成。在所述支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通孔和第二转轴通孔;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上的第一转轴通孔相对,第二转轴通孔相对;所述支板的上端面由第一凸形弧面11、第一凹形弧面12及第二凸形弧面13顺序平滑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凹形弧面位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与所述第二转轴通孔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为长椭圆形钢板,在所述连接板两端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手柄的头部由薄钢板弯折成为凹形结构,所述连接板及所述主杆的后部均活动设置于所述凹形结构内。所述手柄的头部设置有第三转轴通孔和第四转轴通孔;所述手柄的头部的下底面自头部向尾部延伸时,依次由第三凸形弧面31、第二凹形弧面32、第四凸形弧面33及第三凹形弧面34组成。所述第一凹形弧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凹形弧面的曲率。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三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手柄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主杆的后部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所述主杆绕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四转轴穿过所述第四转轴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手柄及所述主杆绕所述第四转轴转动。在检具夹紧装置处于夹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形弧面与所述第三凹形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凸形弧面与所述第二凹形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四凸形弧面与所述第一凹形弧面接触配合。在检具夹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凹形弧面与所述第三凸形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凹形弧面与所述第一凸形弧面接触配合。当需要夹紧装置升起时,将手柄向上抬起,拉动第四转轴驱动主杆绕第三转轴转动,同时驱动连接板绕第一转轴转动,同时,手柄绕第二转轴转动,直至手柄停止转动,主杆升起,此时主杆与手柄的角度为50度。本技术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检具夹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具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连接板、手柄、主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及第四转轴;在所述支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通孔和第二转轴通孔;所述支板的上端面由第一凸形弧面、第一凹形弧面及第二凸形弧面顺序平滑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凹形弧面位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与所述第二转轴通孔之间;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手柄的头部设置有第三转轴通孔和第四转轴通孔;所述手柄的头部的下底面自头部向尾部延伸时,依次由第三凸形弧面、第二凹形弧面、第四凸形弧面及第三凹形弧面组成;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三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手柄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主杆的后部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所述主杆绕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四转轴穿过所述第四转轴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手柄及所述主杆绕所述第四转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具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连接板、手柄、主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及第四转轴;在所述支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通孔和第二转轴通孔;所述支板的上端面由第一凸形弧面、第一凹形弧面及第二凸形弧面顺序平滑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凹形弧面位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与所述第二转轴通孔之间;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手柄的头部设置有第三转轴通孔和第四转轴通孔;所述手柄的头部的下底面自头部向尾部延伸时,依次由第三凸形弧面、第二凹形弧面、第四凸形弧面及第三凹形弧面组成;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三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手柄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主杆的后部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轴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所述主杆绕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所述第四转轴穿过所述第四转轴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手柄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薇刘春雨刘春平王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