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57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包括支架、壳体、动力装置、网格式输送带,网格式输送带包括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第二网格式输送带,壳体上设有驱使第一网格式输送带振动的激振器,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第一网格式输送带运动的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第二网格式输送带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茶叶受振动往第二网格式输送带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与壳体内的冷空气接触,完成换热、散热过程并落在第二网格式输送带上送出出口,降低了茶叶的温度,再加上本身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网格的散热作用,能最大化地降低杀青后的茶叶温度,有利于揉捻等后续工序的开展。

Tea net belt conveying coo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a belt conveyor coo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shell, a power device, mesh belt, mesh conveyor belt comprises a first net conveyor belt, second mesh belt,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en grid conveying with vibration exciter, the power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drive net transport format first power plant, with the movement to drive the second grid transport second power unit with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ea by vibration to second mesh conveyor belt drop, cold air contact in the process of falling and shell, complete heat exchange, heat transfer process and fall on the conveyer belt from exports in second network format,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ea, plus the first network transmission format with the cooling effect, second mesh conveyor belt mesh, can maximize reduce after fixing temperat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 rolling and subsequent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茶叶生产、加工领域中,生产工艺为:晾青→杀青→揉捻→干燥→包装,炒好的茶叶(杀青工序)通过运输装置运送至揉捻工序进行加工,此时的茶叶温度较高(茶叶受温约60-80℃),传统的运输装置多采用皮带机运输茶叶,不易散热冷却,不利于后续揉捻工序的加工,影响生产;后经过改进,部分茶叶生产的运输装置改为网带冷却机,将皮带改为网带以期达到对茶叶散热的目的,但改进后的网带冷却机仍有缺陷:网带的网眼过大茶叶容易漏出,造成浪费,网眼太小的话散热性能又不好,仍然不利于后续揉捻工序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解决了现有茶叶加工领域中茶叶散热不充分不利于后期加工以及茶叶漏出造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包括支架、壳体、动力装置、网格式输送带,所述壳体倾斜设于支架上,所述壳体的进口端高于所述壳体的出口端,所述网格式输送带包括设于壳体内上部空间的第一网格式输送带、设于壳体内下部空间的第二网格式输送带,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绕设在设于壳体进口端的第一转轴与设于壳体出口端的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绕设在设于壳体进口端的第三转轴与设于壳体出口端的第四转轴上,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的网格目数小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网格目数,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壳体上设有驱使第一网格式输送带振动的激振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第一网格式输送带运动的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第二网格式输送带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激振器驱使第一网格式输送带振动、设于壳体内上部空间的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的网格目数小于设于壳体内下部空间的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网格目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三者配合使第一网格输送带上的茶叶受振动往第二网格式输送带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与壳体内的冷空气接触,完成换热、散热过程并落在第二网格式输送带上送出出口,降低了茶叶的温度,再加上本身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网格的散热作用,能最大化地降低杀青后的茶叶温度,有利于揉捻等后续工序的开展,而且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目数大,孔径小,茶叶也不会漏出,不会造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壳体进口端高于壳体的出口端,壳体倾斜设置可以使茶叶被振动后掉落、散落的面积更大、更均匀,散热更充分。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对称设两组减振弹簧,每组减振弹簧包括设于近壳体进口端的长弹簧、设于近壳体出口端的短弹簧。减振弹簧用来抵消激振器的振动,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缩小壳体的空间,降低生产成本,且输送茶叶更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四转轴。动力装置分设于高处与低处,工作时互不打扰、避免干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网格式输送带上方的壳体内设置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设于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支杆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支杆上设有若干用于分散第二网格式输送带上茶叶的导流条。导流条将第二网格式输送带上堆积的茶叶分散,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加有利于散热,且每两个相邻的导流条之间形成一个风道,有利于空气流通,散热效果更好。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网格输送带上的茶叶受振动往第二网格式输送带掉落,在掉落的过程中与壳体内的冷空气接触,完成换热、散热过程并落在第二网格式输送带上送出出口,降低了茶叶的温度,再加上本身第一网格式输送带、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网格的散热作用,能最大化地降低杀青后的茶叶温度,有利于揉捻等后续工序的开展,而且第二网格式输送带的目数大,孔径小,茶叶也不会漏出,不会造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壳体倾斜设置可以使茶叶被振动后掉落、散落的面积更大、更均匀,散热更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杆与导流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支架,2壳体,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23第三转轴,24第四转轴,3第一网格式输送带,4第二网格式输送带,5激振器,6第一动力装置,7第二动力装置,8长弹簧,9短弹簧,10支杆,11导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包括支架1、壳体2、动力装置、网格式输送带,所述壳体2倾斜设于支架1上,所述壳体2与地面所呈角度α为20°,所述壳体2上设用于流通物料(茶叶)的进口、出口,所述壳体2的进口端高于所述壳体2的出口端,所述网格式输送带包括设于壳体2内上部空间的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设于壳体2内下部空间的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绕设在设于壳体2进口端的第一转轴21与设于壳体2出口端的第二转轴22上,所述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绕设在设于壳体2进口端的第三转轴23与设于壳体2出口端的第四转轴24上,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的网格目数小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网格目数,且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的孔径能让茶叶通过,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孔径不能让茶叶通过,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一致且平行,所述壳体2上设有驱使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振动的激振器5,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运动的第一动力装置6、驱动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7,所述第一动力装置6连接第一转轴21,所述第二动力装置7连接第四转轴24。参见图3,所述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上方的壳体2内设置支杆10,所述支杆10的两端设于壳体2的侧壁内侧,所述支杆1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支杆10上设有若干用于分散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上茶叶的导流条11;参见图2,所述壳体2的侧壁外侧对称设两组用于抵消激振器5振动的减振弹簧,每组减振弹簧包括设于近壳体2进口端的长弹簧8、设于近壳体2出口端的短弹簧9,其中,因为壳体2的进口端的高度高于壳体2的出口端的高度,故长弹簧8的长度大于短弹簧9的长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包括支架(1)、壳体(2)、动力装置、网格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倾斜设于支架(1)上,所述壳体(2)的进口端高于所述壳体(2)的出口端,所述网格式输送带包括设于壳体(2)内上部空间的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设于壳体(2)内下部空间的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绕设在设于壳体(2)进口端的第一转轴(21)与设于壳体(2)出口端的第二转轴(22)上,所述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绕设在设于壳体(2)进口端的第三转轴(23)与设于壳体(2)出口端的第四转轴(24)上,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的网格目数小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网格目数,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壳体(2)上设有驱使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振动的激振器(5),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运动的第一动力装置(6)、驱动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网带输送冷却机,包括支架(1)、壳体(2)、动力装置、网格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倾斜设于支架(1)上,所述壳体(2)的进口端高于所述壳体(2)的出口端,所述网格式输送带包括设于壳体(2)内上部空间的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设于壳体(2)内下部空间的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绕设在设于壳体(2)进口端的第一转轴(21)与设于壳体(2)出口端的第二转轴(22)上,所述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绕设在设于壳体(2)进口端的第三转轴(23)与设于壳体(2)出口端的第四转轴(24)上,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的网格目数小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网格目数,所述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与第二网格式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壳体(2)上设有驱使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振动的激振器(5),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第一网格式输送带(3)运动的第一动力装置(6)、驱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华陈明政王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市玉露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