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组件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42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底座组件及风扇,其中,包括底座外壳和设于底座外壳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摇摆的摇头机构,底座外壳包括固定底盘部分和与固定底盘部分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扇头组件的转动盘部分,固定底盘部分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转动盘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第一倒扣结构倒扣滑动配合的第二倒扣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固定底盘部分与转动盘部分的转动配合和锁紧配合都直接通过固定底盘部分和转动盘部分上的结构配合实现,而不需要额外设计其它细小的装配零部件,减少了底座组件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底座组件的安装工艺,利于提高风扇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风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Base assembly and fan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discloses a base component and a fa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casing and is arranged on a base housing for driving the oscillating mechanism of fan head assembly of the swing of the base shell comprises a fixed part and the fixed part of the chassis and chassis and rotary connection for rotating disk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n head assembly, a fixed chassis part a first guide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buckle structure, rotating disc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structure match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structure buckle buckle structure sliding fit second buckle structure. The fixed chassis part and a rotating disc part of the rotating and locking with fixed structure directly through the chassis part and the rotating disc part is match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without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assembly parts design of other small parts, reduce the number of base component assembly, simplifies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the base assembly. The fan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底座组件及具有该底座组件的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一般包括扇头组件和用于支撑扇头组件的底座组件,为了扩大风扇的送风范围,风扇上一般都设有可以实现自动左右摇头功能的摇头机构,传统技术中,摇头机构一般都设于风扇的扇头组件上,采取这种设置方式会导致扇头组件的体型比较大,且产品的外形美观性较差。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风扇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将摇头机构设于底座组件内的方案。现有将摇头机构设于底座组件内的风扇中,底座组件的底座外壳主要包括底盘和支撑座两部分,摇头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和底盘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支撑座与底盘转动连接且支撑座用于与扇头组件连接。其中,支撑座与底盘之间的转动配合实现方式为:在底盘外圈安装一个圆形滑动环,在支撑座安装几个定位珠,这样可以使支撑座和扇头组件在底盘上左右摇头时定位珠顶在滑动环上滑动,从而实现了支撑座与底盘的转动配合。支撑座与底盘之间的轴向限位方式为:在摇头机构的安装支架底部设置一钢轴,在底盘的底部增加一个与钢轴配合的轴套,并通过在钢轴的底端安装一个卡簧对套在钢轴上的轴套进行轴向限位。具体安装时,先将底盘和轴套依次套于钢轴上,然后再在钢轴的底端装上卡簧进行限位,这样,通过卡簧的限位作用,使得轴套和和底盘不会从钢轴上滑脱。现有的这种摇头机构安装在底座组件内的风扇,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这种摇头机构的安装方式增加了滑动环、定位珠、轴套、卡簧这些细小的装配零部件,这样,一方面由于装配零部件数量太多,故其安装工艺复杂,严重影响了风扇生产效率的提高;且各零部件制造误差的累积,会进一步导致风扇安装工艺的复杂化,同时容易导致风扇在摇头运行时出现摇头不平稳、摇头卡顿的现象。2)支撑座与底盘的连接仅靠安装在摇头支架钢轴上的卡簧锁紧固定,由于钢轴的直径尺寸有限,且支撑座相对于底盘可以转动,所以导致卡簧固定以外的其他周边区域没有任何锁紧连接,再加上各相互运动的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使得支撑座与底盘的周边间隙不均匀,从而导致风扇在摇头的时候会出现摇头异音,同时使得定位珠容易从支撑座与底盘比较大的间隙中掉落出来,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3)这种现有方案中,底盘放在地上,支撑座相对底盘左右摇头运动,且电源线是安装在底盘的侧壁上,然后连接到支撑座上面的电控电器件上,这样,在摇头过程中,底盘与支撑座之间连接的电源线会不断的摆动,容易使内部的电源线疲劳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组件,其旨在解决现有风扇将摇头机构安装在底座组件内存在装配零部件数量多、安装工艺复杂、风扇生产效率低、风扇摇头平稳性差、风扇运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是: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外壳和设于所述底座外壳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摇摆的摇头机构,所述底座外壳包括固定底盘部分和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所述扇头组件的转动盘部分,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倒扣配合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相对弧形滑动的第二倒扣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一凸扣,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一弧形扣槽,所述第一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或者,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二弧形扣槽,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二凸扣,所述第二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可选地,所述第一凸扣包括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朝向所述转动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一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端部的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一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一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卡钩宽度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外;或者,所述第二凸扣包括从所述转动盘部分朝向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二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端部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二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二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卡钩宽度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二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外。可选地,所述第一卡钩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或者,所述第二卡钩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可选地,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一侧的第一弧形沉槽,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或者,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一侧的第二弧形沉槽,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倒扣结构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之中心轴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之中心轴的两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导转结构为凹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导转结构为凸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卡插于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且能够绕所述第一环形卡槽的中心轴进行转动;或者,所述第一导转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导转结构为凹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凸缘卡插于所述第二环形卡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环形卡槽的中心轴进行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凸缘为第一环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一凸缘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弧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为第二环形凸缘或者所述第二凸缘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弧形凸缘。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电控板和电源线,所述电控板安装于所述转动盘部分内,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侧部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转动盘部分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过线孔对位设置的第三过线孔,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底座组件外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和所述第三过线孔并延伸连接所述电控板。可选地,所述固定底盘部分沿所述第二过线孔朝向所述转动盘部分延伸凸设有第一中空套体,所述转动盘部分沿所述第三过线孔朝向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延伸凸设有第二中空套体,所述第一中空套体卡插于所述第二中空套体内或者所述第二中空套体卡插于所述第一中空套体内。可选地,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包括底盘和紧固连接所述底盘的固定盘,所述转动盘部分包括用于与所述扇头组件连接的支撑座和紧固连接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固定盘转动配合的转盘,所述第一导转结构和所述第一倒扣结构都设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第二导转结构和所述第二倒扣结构都设于所述转盘上。可选地,所述摇头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转盘上的摇头电机、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连杆和连接于所述摇头电机与所述连杆之间的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9/201710637395.html" title="底座组件及风扇原文来自X技术">底座组件及风扇</a>

【技术保护点】
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外壳和设于所述底座外壳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摇摆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壳包括固定底盘部分和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所述扇头组件的转动盘部分,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倒扣配合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相对弧形滑动的第二倒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外壳和设于所述底座外壳内以用于驱动扇头组件摇摆的摇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壳包括固定底盘部分和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所述扇头组件的转动盘部分,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设有第一导转结构和第一倒扣结构,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转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二导转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倒扣配合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相对弧形滑动的第二倒扣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一凸扣,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一弧形扣槽,所述第一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或者,所述第一倒扣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的第二弧形扣槽,所述第二倒扣结构为凸设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的第二凸扣,所述第二凸扣倒扣于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内进行弧形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扣包括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朝向所述转动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一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端部的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一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一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卡钩宽度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外;或者,所述第二凸扣包括从所述转动盘部分朝向所述固定底盘部分延伸凸设的第二滑杆和折弯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端部的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弧形扣槽包括槽宽与所述第二滑杆宽度相同的第二弧形滑槽和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一端且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卡钩宽度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二卡钩扣合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从所述第一滑杆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或者,所述第二卡钩从所述第二滑杆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或者两相对侧折弯延伸。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一侧的第一弧形沉槽,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一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或者,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之远离所述转动盘部分一侧的第二弧形沉槽,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槽宽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宽,且所述第二弧形沉槽的弧形延伸轨迹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弧形延伸轨迹相同。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和所述第二倒扣结构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倒扣结构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固定底盘部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吴永强彭飞张稳军张旭升徐玮刘维亮严凤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