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膜,用于投影领域,包括:一基板,在基板上依次涂布颗粒层以及光面滤过层,所述颗粒层涂布在基板上,所述颗粒层中的颗粒呈光学透镜形状排布,所述颗粒层包括汇聚层及扩散层,所述颗粒层上再涂布光面滤过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光学膜具有高分辨率,高显示质量,对环境光的高抗性,增加画面感柔和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领域,特别是一种光学膜。
技术介绍
由于投影技术越来越趋于成熟,投影仪及其屏幕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演示。慢慢开始步入大众视线,如广告展览,开始采取投影仪来播放广告视频;也有一些投影仪走进家庭,开始作为家庭影院的一员.如激光电视。但是传统的投影幕布由于自身分辨率的不足、对环境光缺乏抗干扰能力,以及对超短焦投影仪的匹配度偏低,导致其无法进一步达到市场需求.超短焦、短焦投影仪作为一类特殊的投影仪,其优势在于不需要占用太多投影仪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且不易被中间的障碍物或者经过的人遮挡影像。其原理为光源发散在一个点,然后再从这个点逐渐扩散开,直至打满整个屏幕。这样的投影方式,在投影屏幕上会形成一定的光亮度差异阶梯,而人眼看久了这些亮度差异阶梯的画面,会导致眼睛不适,疼痛,最后产生头晕,呕吐的感觉。现有技术中的投影屏幕,抗环境光能力很差,几乎所有的投影设备均在拉窗帘或者关灯的情况下才能看到清晰的画面.现有技术中的投影屏幕,分辨率都偏低,几乎用投影机播放高清影视是不可能的。现有技术中的投影屏幕,采用短焦及超短焦投影仪,会有亮度差异,而人眼看久了这些亮度差异的画面,会出现眼睛不适,头晕,呕吐等反应。现有技术中的投影屏幕,可视角度偏低,基本上只能达到120度,且可视角度越高,增益越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投影仪在屏幕上的光分布均匀特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学膜,具有高分辨率,高显示质量,对环境光的高抗性,增加画面柔和感的特点,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学膜,用于投影领域,包括:一基板,在基板上依次涂布颗粒层以及光面滤过层,所述颗粒层涂布在基板上,所述颗粒层中的颗粒呈光学透镜形状排布,所述颗粒层包括汇聚层及扩散层,所述颗粒层上再涂布光面滤过层,所述汇聚层颗粒与所述扩散层颗粒在竖直方向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其对应角度偏差不大于10度。所述颗粒层包括汇聚层及扩散层,所述汇聚层的颗粒呈凹镜状,所述扩散层的颗粒呈凸镜状;所述汇聚层与所述扩散层交替设置,使透过颗粒层的光线在投射屏幕时的可视角度可达到165度以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颗粒层的光学形状包括:圆形、凹镜形、凸镜形。所述光面滤过层对光有透过性能及反射性能;其中,透过率=1-反射率;且其反射率为70%~100%;所述光面滤过层虑过环境光而反射投影仪所投射的光,所述环境光是与光学膜之间的角度小于45度入射的光。所述靠近光源的一端为颗粒层,远离光源的一端为光面滤过层。所述基板及基板上的颗粒均为透明的,且其光透过率超过70%,主要包括PMMA、PC、PVC、PS、PET、PETG、透明ABS、透明PP、透明PA、SAN(又称AS)、(又称K树脂)、MS、MBS、PES、J.D系、CR-39、TPX、HEMA、F4、F3、EFP、PVF、PVDF、EP、PF、UP、醋酸纤素、硝酸纤维素及EVA及其改性衍生物。所述颗粒层颗粒的间距小于所述颗粒层颗粒的直径。所述光学膜的厚度为0.1mm~50mm。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学膜其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学膜中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光线穿透光学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光学膜10,用于投影领域,包括:若干基板1,涂布在基板上的颗粒层2以及光面滤过层3,所述颗粒层涂布在基板上,所述颗粒层中的颗粒呈一定形状排布,所述颗粒层包括汇聚层21及扩散层22,最后一层基板上涂布光面滤过层。基板及基板上的颗粒均为透明的,且其光透过率超过70%,主要包括PMMA、PC、PVC、PS、PET、PETG、透明ABS、透明PP、透明PA、SAN(又称AS)、(又称K树脂)、MS、MBS、PES、J.D系、CR-39、TPX、HEMA、F4、F3、EFP、PVF、PVDF、EP、PF、UP、醋酸纤素、硝酸纤维素及EVA等,以及上述材质的改性衍生物。颗粒层涂布在基板上的光面滤过层3上,通过胶水贴合、烘干等工艺制备。光面滤过层涂布在基板上,对光有透过性能及反射性能;其中,透过率=1-反射率;且其反射率为70%~100%。在图1及图3中,颗粒层包括汇聚层21及扩散层22,汇聚层的颗粒呈凹镜状,扩散层的颗粒呈凸镜状,颗粒层较其他结构更接近光源,光源包括投影仪光源、放映机光源以及其他有源光源,光源首先透过汇聚层,将分散的光源汇聚、集中到一点,再通过扩散层22,集中的光线再平行分散,穿过光面滤过层和基板。汇聚层21的颗粒为椭圆的凸镜形状,具有聚光的作用,扩散层22为月牙状的凹镜,凹面朝向光源,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汇聚层颗粒与扩散层颗粒在竖直方向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其对应角度偏差不大于10度。如图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颗粒层包括汇聚层21及扩散层22,颗粒层较其他结构更接近光源,光源包括投影仪光源、放映机光源以及其他有源光源,光源首先透过汇聚层,将分散的光源汇聚、集中到一点,再通过扩散层22,集中的光线再平行分散,穿过光面滤过层和基板。汇聚层21的颗粒为椭圆的凸镜形状,具有聚光的作用,扩散层22为凹镜状,其中凹面朝向光源,用于将集中的光源均衡分散。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多次聚光、扩散聚光扩散。通过若干次光汇聚及扩散,使各个点光能量趋于平衡,从而使屏幕的可视角度最高可达到165度。同时,采用上述图1和图2的方案,将超短焦及短焦投影仪正面所投影的高能量逐渐向远处扩散及汇聚,从而使屏幕上每个点传播相等的能量,从而达到色彩的高还原度,高分辨率及观看画质的视觉柔和感。所述光面滤过层可将环境光及投影仪所投射的光同时滤过及反射出来,经过若干次内部反射后,从而将环境光的能量降低,提高屏幕对环境光的抗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环境光是与光学膜之间的角度小于45度入射的光。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靠近投影仪的一端为颗粒层,通过,远离投影仪的一端为光面滤过层。这光学膜的微结构中,光学膜的厚度为0.1mm~50mm,颗粒层颗粒的间距小于所述颗粒层颗粒的直径,光源发出的光才能尽可能多的被汇聚,而间隙部分的光源射有一部分进入第二层颗粒,少数光源被反射,通过多层汇聚层的光汇聚及扩散层的光扩散,保证了投影光源的抗环境光能力,从而保证了清晰度和亮度。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颗粒层与基板粘合的工艺方法为真空成膜工艺、溶胶-凝胶薄膜成膜工艺或/或自组织薄膜成膜工艺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所述第二浆料与第一浆料贴合的方法为印刷涂布,或者混合后共同涂布于所述基板表面。本案的光学薄膜基板及各光学层,经过热压、胶黏等复合工艺制成光学膜最终产品,也可以为使用调配好的适当材料,经涂敷、喷涂、辊轧、固化等工艺制成光学膜最终产品。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膜,用于投影领域,包括:一基板,在基板上依次涂布颗粒层以及光面滤过层,所述颗粒层涂布在基板上,所述颗粒层中的颗粒呈光学透镜形状排布,所述颗粒层包括汇聚层及扩散层,所述颗粒层上再涂布光面滤过层,所述汇聚层颗粒与所述扩散层颗粒在竖直方向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其对应角度偏差不大于1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用于投影领域,包括:一基板,在基板上依次涂布颗粒层以及光面滤过层,所述颗粒层涂布在基板上,所述颗粒层中的颗粒呈光学透镜形状排布,所述颗粒层包括汇聚层及扩散层,所述颗粒层上再涂布光面滤过层,所述汇聚层颗粒与所述扩散层颗粒在竖直方向呈一一对应关系,且其对应角度偏差不大于1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层的颗粒呈凹镜状,所述扩散层的颗粒呈凸镜状;所述汇聚层与所述扩散层交替设置,使透过颗粒层的光线在投射屏幕时的可视角度可达到165度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层的光学形状包括:圆形、凹镜形、凸镜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面滤过层对光有透过性能及反射性能;其中,透过率=1-反射率;且其反射率为70%~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面滤过层虑过环境光而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滨刚,屈立军,蔡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