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47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冷藏箱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包括储液筒,储液筒的下端处连有多能源式发生器,多能源式发生器连接在保温筒的一端,间隙的另一端与精馏器相通;储液筒内的氨水混合物通过多能源式发生器加热后蒸发,蒸发气体经保温筒和精馏器后形成氨气和水气分离,水气经过冷却后通过间隙回流到稀液管,水流通过稀液管进入到吸收器内后最终到达储液筒内形成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置合理,水循环更加快捷有效率、结构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藏箱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冷藏箱一般都是采用了压缩机方式进行制冷。此类的冷藏箱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对于应用于毒品箱、疫苗箱和医用上使用的时候,此类的冷藏箱缺陷就较为明显。所以现在急于需要不用压缩机的冷藏箱。目前市面上此类的冷藏箱已经出现,但是此类的冷藏箱内的水循环机构设置不合理,经常导致水循环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整个冷藏柜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水循环更加快捷有效率、结构更加简单的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其技术方案如下: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筒,储液筒的下端处连有多能源式发生器,多能源式发生器连接在保温筒的一端,保温筒的另一端连有精馏器;储液筒的上端连有吸收器,吸收器和多能源式发生器之间通过稀液管相通;多能源式发生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一端与稀液管相通,间隙的另一端与精馏器相通;储液筒内的氨水混合物通过多能源式发生器加热后蒸发,蒸发气体经保温筒和精馏器后形成氨气和水气分离,水气经过冷却后通过间隙回流到稀液管,水流通过稀液管进入到吸收器内后最终到达储液筒内形成循环。优选方式为,所述的稀液管的管径小于间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在使用的时候,多能源式发生器使得冷藏箱更能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使得冷藏箱能够在野外、无交流电环境下也能够有效的工作。精馏器主要用于水气和氨气分离,使得水气能够回流到多能源式发生器。蒸发器是使得氨气再次气化达到制冷目的。稀液管使得液体水能够从多能源式发生器进入到吸收器内,实现水循环。本专利技术的稀液管的管径小于间隙,使得水循环更加的快捷有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置合理,水循环更加快捷有效率、结构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实施例: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包括储液筒1,储液筒1的下端处连有多能源式发生器2,多能源式发生器2连接在保温筒3的一端,保温筒3的另一端连有精馏器4;储液筒1的上端连有吸收器5,吸收器5和多能源式发生器2之间通过稀液管6相通;多能源式发生器2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一端与稀液管相通,间隙的另一端与精馏器相通;储液筒内的氨水混合物通过多能源式发生器加热后蒸发,蒸发气体经保温筒和精馏器后形成氨气和水气分离,水气经过冷却后通过间隙回流到稀液管,水流通过稀液管进入到吸收器内后最终到达储液筒内形成循环。优选方式为,所述的稀液管的管径小于间隙。具体使用的时候,储液筒内的氨水混合物首先经过多能源式发生器加热后形成氨气和水气。氨气和水气在多能源式发生器内上升至精馏器。经过精馏器后氨气和水气分离。水气经降温后形成回流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多能源式发生器,然后通过稀液管进入到吸收器内。氨气则是从精馏器内进入到冷凝器内后经降温形成液态氨。液态氨经氨液管流入到蒸发器,经过蒸发器后形成氨气,从而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氨气从蒸发器中出来进入到吸收器内被水吸收又形成了氨水混合物流入到储液筒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

【技术保护点】
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筒,储液筒的下端处连有多能源式发生器,多能源式发生器连接在保温筒的一端,保温筒的另一端连有精馏器;储液筒的上端连有吸收器,吸收器和多能源式发生器之间通过稀液管相通;多能源式发生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一端与稀液管相通,间隙的另一端与精馏器相通;储液筒内的氨水混合物通过多能源式发生器加热后蒸发,蒸发气体经保温筒和精馏器后形成氨气和水气分离,水气经过冷却后通过间隙回流到稀液管,水流通过稀液管进入到吸收器内后最终到达储液筒内形成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冷藏箱的水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筒,储液筒的下端处连有多能源式发生器,多能源式发生器连接在保温筒的一端,保温筒的另一端连有精馏器;储液筒的上端连有吸收器,吸收器和多能源式发生器之间通过稀液管相通;多能源式发生器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留有间隙,间隙的一端与稀液管相通,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根法倪祖平夏忠良杨永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