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照明领域,具体而言,及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为了解决现有太阳能路灯无法应对多日的阴雨雾天气,阴雨天不亮的问题,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外壳、光伏板组件、蓄电池组件、智能控制器系统和光源;所述光伏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用于将强光、弱光或可见光转化为电能;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光伏板组件向所述光源供电或向所述蓄电池组件充电。该路灯照明系统中的光伏板能在弱光或可见光的情况下,将弱光或可见光转化为电能,为照明系统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照明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太阳能路灯备受关注,也不断的投入市场,但是由于产品良莠不齐,客户好评率并不高。传统的太阳能路灯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主要是有以下四个问题:一是易受地理条件,气候影响,无法应对多日的阴雨雾天气,造成阴雨天不亮或者蓄电池体积过大的问题,增加成本及影响其适用性;二是LED灯珠存在发热问题,光衰严重,影响LED灯珠的寿命,传统LED灯珠理论寿命只有1万小时左右,严重降低了整个太阳路灯的寿命;三是传统太阳能路灯寿命短,不易维护;四是太阳能安装于地下的铅酸电池对土壤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太阳能路灯无法应对多日的阴雨雾天气,阴雨天不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该路灯照明系统中的光伏板能在弱光或可见光的情况下,将弱光或可见光转化为电能,为照明系统供电。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外壳(1)、光伏板组件(2)、蓄电池组件(3)、智能控制器系统(4)和光源(5);所述光伏板组件(2)安装于所述外壳(1)上,用于将强光、弱光或可见光转化为电能;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4)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4)用于控制所述光伏板组件(2)向所述光源(1)供电或向所述蓄电池组件(3)充电。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4)用于控制蓄电池组件(3)向灯源(5)供电。进一步的,所述路灯照明系统还包括灯杆。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蓄电池组件(3)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蓄电池组件(3)与所述光伏板组件(2)及光源(5)电连接,光伏板组件(2)向蓄电池组件(3)充电,蓄电池组件(3)用于储存电能及给所述光源(5)供电。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4)与所述蓄电池组件(3)连接,以控制所述蓄电池组件(3)开始向所述光源充电或者停止向所述光源供电。进一步的,智能控制器系统,与光伏板组件连接,用于调整光伏板组件的输出电压。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光源包括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所述外壳上。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光伏板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单晶硅片和非晶硅薄膜,所述非晶硅薄膜贴合于所述单晶硅片的背光面。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一层菱形压膜,所述菱形压膜贴合于非晶硅薄膜的背光面。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组件还包括内置微光发电驱动器。所述内置微光发电驱动器是现有产品,包含在光伏组件(光伏板)中,用于将弱光转换为电能。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板组件包括微光光伏组件,微光控制转换装置、微能量转换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微光光伏组件为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微光控制转换装置、微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将弱光转换为电能。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组件包括锂电池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组件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选择无污染、长寿命的锂电池。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光源为LED灯;所述LED灯包括芯片、灯珠和外壳;所述外壳利用工作温度低、耐高寒材料制备;所述灯珠为椭圆形透镜。所述灯珠用于封装芯片。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144-624颗直径8-10mm的椭圆形透镜LED灯珠。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材料选自玻璃。所述灯珠为直径8-10mm的椭圆形透镜LED灯珠。所述直径为椭圆形透镜的长径。所述椭圆形透镜的短径为5mm。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隔热铝膜,所述隔热铝膜设置于单晶硅片和非晶硅薄膜之间。进一步的,改变硅片在玻璃板上的贴片结构及硅板的物理深加工及表面纳米清洁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板)包括钢化玻璃层,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纳米涂层;所述钢化玻璃的下表面贴合有单晶硅片,单晶硅片下面设一层隔热铝膜,隔热铝膜下面贴合非晶硅薄膜。所述纳米涂层有自清洁功能,不积灰尘、雨雪;具体的讲,光伏板正面为单晶硅,背面为非晶硅,单晶硅下面设一层隔热铝膜,首先是隔热作用,隔绝太阳直射产生的热量,保证了电池和控制器的正常工作,其次又有反射作用,将能量发射至背面非晶硅薄膜上,减少了热量对光伏板的充电转换影响。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蓄电池组件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利用隔热层进行隔热和保温;所述隔热层包括上下两层铝箔,两层铝箔中间具有注气泡沫。所述隔热层是和锂电池是分开的一个辅助部件。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组件还包括直流控制器。流控制器能确保蓄电池组不因过充或过放而被损坏。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中,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软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的充电方法,它的特点是,所述照明系统采用了微光智能充电,所述微光智能充电方法步骤如下:将设置在外壳上的光伏板组件与智能控制器系统连接,光伏板组件向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发出信号,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接收所述信号并控制光伏板组件向光源供电,和/或向所述蓄电池组件充电。进一步的,在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的控制下,所述光伏板组件可以仅向光源供电;也可以仅向蓄电池组件充电;也可以同时向光源供电,向蓄电池组件充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微光路灯,它的特点是,所述微光路灯包括外壳、锂电池、智能控制器、灯源和光伏板;所述锂电池设于外壳内,光源设于外壳底部,光伏板设于外壳顶部,锂电池包括充电端和放电端,所述光源与放电端连接,所述光伏板与锂电池的充电端连接,所述光伏板包括单晶硅片和非晶硅薄膜,所述非晶硅薄膜贴合于单晶硅片的背光面。白天(阴、雨、雪、霾等弱光天气),微光路灯在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下,光伏板经过直射光波的照射,吸收近红外及可见光并将其转换成电能,白天,光伏板组件向蓄电池组充电。晚上,蓄电池组向LED灯光源供电,实现照明功能。直流控制器能确保蓄电池组不因过充或过放而被损坏,直流控制器还能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光路灯同时具备光控、时控、远程控制、温度补偿及防雷、反极性保护等功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微光路灯,它的特点是,所述微光路灯采用MPPT及间歇脉冲充电法双模式系统进行充电。上述微光路灯依次包括光伏电池、MPPT、单片机、电压传感器、组态开关电路、锂电池组。电路主要是根据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压,当电压大于13V时MPPT控制器自动跟踪并利用最大功率跟踪点对锂电池进行充电,确保从光伏电板获取最大的能量,当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压低于13V时,启动间歇脉冲充电法。通过输出的开路电压的大小,来控制光伏电池对蓄电池充电的通断,当电压达到设定值时,便启用MPPT模式,否则启动间歇脉冲模式,双系统充电控制模式是通过控制组态开关电路进行选择组态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可见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光伏板组件,LED灯的设计,蓄电池充放电方法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智能微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外壳、光伏板组件、蓄电池组件、智能控制器系统和光源;所述光伏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用于将强光、弱光或可见光转化为电能;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光伏板组件向所述光源供电或向所述蓄电池组件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23 CN 20171005058131.一种一体化智能微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外壳、光伏板组件、蓄电池组件、智能控制器系统和光源;所述光伏板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用于将强光、弱光或可见光转化为电能;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光伏板组件向所述光源供电或向所述蓄电池组件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蓄电池组件与所述光伏板组件及光源电连接,光伏板组件向蓄电池组件充电,蓄电池组件用于储存电能及给所述光源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组件连接,以控制所述蓄电池组件开始向所述光源充电或者停止向所述光源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单晶硅片和非晶硅薄膜,所述非晶硅薄膜贴合于所述单晶硅片的背光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所述LED灯包括芯片、灯珠和外壳;所述外壳利用工作温度低、耐高寒材料制备;所述灯珠为椭圆形透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光发电路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还包括隔热铝膜,所述隔热铝膜设置于单晶硅片和非晶硅薄膜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州汉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