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网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38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风网罩及其应用,包括:进风筋条,进风筋条均匀分布,所述筋条通过弯折,将进风通道弯折成一定角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吹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使用者在操作机器时更舒适、更安全、更环保;还可以遮蔽机器内部零件,尤其对于电机置于进风管内的交流轴流吹风机,可以防止电机裸露于视线,遮挡火花,明显提升整机档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风网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风网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出于安规要求及对于整机的保护,通常在进风网罩上排布较合适密度的筋条,筋条延伸方向平行于轴向方向,这样有利于进风气流的整流,同时比较方便出模,加工简单。但是缺点也很明显:1、风叶的旋转噪音会很方便的从进风管扩散出去,并由于进风管的喇叭口噪音,会将噪音向四周扩散,明显加大噪音的影响范围。2、对于交流轴流吹风机,后置的电机犹如裸露一般,使用者可以从后方直接看到电机,在整机运转时,更会看到碳刷和换向器摩擦的火花,大大降低产品层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降低吹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和遮蔽机器内部零件进风网罩及其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网罩的进风通道与进风网罩的端面呈0-90°角。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网罩的进风筋条横向排布或环向排布。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进风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10m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平行排布或环向排布的进风筋条,有纵向排布或放射状排布的加强筋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为前后互相交错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筋条为横向或纵向排布。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筋条为环向排布。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筋条与进风网罩的端面呈0-90°角。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筋条有加强筋。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进风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10mm。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沿轴线方向设有转折角,所述转折角沿水平方向向下转折,转折角度为100-140°,具有转折角的环向筋形成了斜向的进风通道。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风筋条包括均匀分布的环向筋、横向筋。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筋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10m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垂直距离为空隙距离A为1-10mm。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夹角a为60°-8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进风网罩在吹吸工具中的应用,吹吸工具包括进风网罩、进风管、风叶、涵道和出风口,电机置于进风管内,其特征在于,进风网罩为所述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进风网罩。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吹吸工具为吹风机、吸尘器或吹吸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吹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使用者在操作机器时更舒适、更安全、更环保;还可以遮蔽机器内部零件,尤其对于电机置于进风管内的交流轴流吹风机,可以防止电机裸露于视线,遮挡火花,明显提升整机档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进风网罩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进风网罩中转折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进风网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进风网罩一较佳实施例进风筋条前后交错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一种进风网罩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进风网罩一较佳实施例进风筋条排布示意图图7是轴流吹风机风管右侧后方布置噪音采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旧进风罩测试数据图表;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进风网罩测试数据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定义网罩的进风通道的方向为D方向,定义进风网罩的端面为C方向,C方向与D方向的夹角为0-180°角如图6所示。优选的,C方向与D方向的夹角为20-80°角。优选的,C方向与D方向的夹角为52°角。网罩的进风筋条为横向排布,在纵向上有加强筋,以保证网罩的结构强度。进风筋条间的间距为5-10mm,优选8mm。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进风筋条为前后互相交错设置。如图4、图5所示。进风筋条为横向或纵向排布,优选的横向排布。进风筋条还可为环向排布,分为内外两层环,内环与外环间交错布置。筋条间带有加强筋,用于增加结构强度。加强筋为放射状或十字状。一种进风网罩,包括:进风筋条,进风筋条,进风筋条包括均匀分布的环向筋,如图3所示。所述环向筋轴向设有转折角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折角沿水平方向向下转折,转折角度b为100°-140°,是综合考虑进风流畅度、噪音阻隔程度所定。具有转折角的环向筋形成了斜向的进风通道,相邻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B为5-10mm。,是综合考虑进风量、安规触指要求所定。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垂直距离为空隙距离A为1-10mm,是综合考虑噪音阻隔程度、进风流畅度、对进风管内部零件遮蔽程度、模具工艺性所定。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夹角a为60°-85°,是考虑模具工艺性所定。对于转折角结构设计,要考虑进风量、安规触指要求所定,以上各参数互相影响,需要综合考量。实施例1:转折角度b为100°。具有转折角的环向筋形成了斜向的进风通道,相邻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B为5mm。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垂直距离为空隙距离A为1mm。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夹角a为60°。实施例2:转折角度b为120°。具有转折角的环向筋形成了斜向的进风通道,相邻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B为7.5mm。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垂直距离为空隙距离A为2mm。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夹角a为77°。实施例2:转折角度b为140°。具有转折角的环向筋形成了斜向的进风通道,相邻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B为10mm。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垂直距离为空隙距离A为10mm。转折角最低点到相邻环向筋的转折处的夹角a为85°。所述环向筋为前后互相交错设置,如图4所示。交错包括前后环向筋轴向高度相同的交错和前后环向筋轴向高度不同的交错。轴向高度不同的交错包括前高后低和前低后高两种设置。一种进风网罩在吹吸工具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吹吸工具包括进风网罩、进风管、风叶、涵道和出风口,进风网罩、进风管、风叶、涵道和出风口沿轴向依次设置,电机置于进风管内,在进风网罩之后,风叶之前,其特征在于,进风网罩为所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进风网罩。进风气流沿图2所示方向顺畅的进入进风管。并不会因为筋条的阻挡影响进风效果。而当风叶旋转及电机旋转产生噪音,噪音从进风管内由进风网罩向外扩散时,由于有折角筋条的阻挡,会将大部分噪音反射回进风管,将噪音能量在进风管内不断消耗散逸;扩散至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进风网罩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网罩的进风通道与进风网罩的端面呈0‑180°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网罩的进风通道与进风网罩的端面呈0-180°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网罩的进风筋条的横向排布或环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相邻进风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排布或环向排布的进风筋条,有纵向排布或放射状排布的加强筋条。5.一种进风网罩,位于工作器具的外壳上,进风筋条间形成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为前后互相交错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为横向或纵向排布。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为环向排布。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与进风网罩的端面呈0-90°角。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有加强筋。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网罩,其特征在于,相邻进风通道之间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