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3222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清洗剂,公开了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由三乙醇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络合剂、金属缓蚀剂、防腐剂和余量的水组成,所述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4~10:2~8:0.1~2。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表面张力,为了配合上述表面活性剂发挥最佳效果,优选了其余组分,并优化了各组分的数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脱蜡除油清洁剂在30~40℃下便能达到脱蜡除油的目的,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洗剂,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清洗作业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洗作业对于保证金属制品(零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加工过程能源的消耗,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一系列社会效益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属工件在经过机械抛光后会残留较多的蜡渍与油渍,需要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容易存在以下问题:①金属工件经清洗后,易产生腐蚀现象,导致工件表面发暗、发黑,影响金属表面光洁度和美观效果。②清洗温度较高,清洗效率低下,清洗成本高。目前市场上各类超声波除蜡剂的洗涤温度较高,通常在60℃左右,洗涤能耗较大,并且洗涤时间比较久,使用浓度较高;中国专利CNCN201010542596.X公开了快速除蜡剂,采用了双烯基丁二酰亚胺T154为油溶性分散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IW和烷醇酰胺磷酸脂6503为水溶性分散剂,由于T154不溶于水,虽然也是两亲分子,有极性基与非极基,但是属于乳化剂,其不能较为显著地降低表面张力,不是表面活性剂,无法起到很好的除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蜡除油效率高、清洗温度要求低、对金属工件腐蚀度小的脱蜡除油清洗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脱蜡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由三乙醇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络合剂、金属缓蚀剂、防腐剂和余量的水组成,所述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4~10:2~8:0.1~2。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由于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种阴离子与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互配,产生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将蜡垢从金属表面分散于溶液中;并且上述组分易溶于水,只需要加入少量就能够显著降低表面张力。优选地,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由以下组分组成:三乙醇胺4~10wt%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10wt%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8wt%十二烷基硫酸钠0.1~2wt%络合剂0.1~5wt%金属缓蚀剂0.1~2wt%防腐剂0.1~0.8wt%水余量优选地,所述络合剂为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金属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羟甲基甘氨酸钠。本专利技术为了使得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发挥最佳效果,通过大量的实验,选择了三乙醇胺作为渗透剂,焦磷酸钠和/或三聚磷酸钠作为络合剂,苯并三氮唑作为金属缓蚀剂,羟甲基甘氨酸钠作为防腐剂能达到最佳效果,并优化了各组分数值的选择。提供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组分计算称量水,加到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器搅拌;S2.将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的椰子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三乙醇胺、络合剂、金属缓蚀剂和防腐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液体呈浅黄色均匀透明液体,最终得到脱蜡除油清洁剂。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150r/min。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三乙醇胺的纯度为85%~100%,所述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纯度为90%~100%,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纯度为70%~100%,所述焦磷酸钠纯度为99%~100%,所述三聚磷酸钠纯度为55%~100%,所述苯并三氮唑纯度为99%~100%,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为99%~100%,所述羟甲基甘氨酸钠纯度为99%~100%。本专利技术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在清洗外表残留蜡渍油渍的金属工件上的应用,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将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按浓度5~15%的加水配成工作液,在20~60℃下,于超声波清洗槽中清洗外表残留蜡渍油渍的金属工件,可将抛光膏及油渍彻底除去,达到清洗标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表面张力,为了配合上述表面活性剂发挥最佳效果,优选了其余组分,并优化了各组分的数值。本专利技术采用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上述三种均溶于水,需要加入少量就能够显著降低表面张力,并且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本专利技术脱蜡除油清洁剂在30~40℃下便能达到脱蜡除油的目的,效果良好,并且洗涤时间较短,使用浓度较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仅为示意性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本专利技术可以由
技术实现思路
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化合物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化合物和设备。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组分计算称量89.5wt%的水,加到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器搅拌,搅拌速度为150r/min。S2.将4wt%的椰子脂肪酸二乙醇酰胺、2wt%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1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4wt%的三乙醇胺、0.1wt%的焦磷酸钠、0.1wt%的三聚磷酸钠、0.1wt%的苯并三氮唑和0.1wt%的羟甲基甘氨酸钠依次缓慢的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液体呈浅黄色均匀透明液体,最终得到脱蜡除油清洁剂。其中,三乙醇胺的纯度为85%~100%,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纯度为90%~1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纯度为70%~100%,焦磷酸钠纯度为99%~100%,三聚磷酸钠纯度为55%~100%,苯并三氮唑纯度为99%~100%,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为99%~100%,羟甲基甘氨酸钠纯度为99%~100%,上述组分纯度越高,效果越好。实施例2~实施例10实施例2~实施例10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5中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与实施例1不同,具体反应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一一赘述。表1给出了实施例2~15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5的脱蜡除油清洁剂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表1实施例三乙醇胺(wt%)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wt%)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wt%)十二烷基硫酸钠(wt%)焦磷酸钠(wt%)三聚磷酸钠(wt%)苯并三氮唑(wt%)羟甲基甘氨酸钠(wt%)水实施例21010822320.8余量实施例31010820320.8余量实施例41010822020.8余量实施例533122320.8余量实施例61111922320.8余量实施例78831.51.52.51.50.7余量实施例8662.70.40.10.10.20.4余量实施例94450.50.52.50.50.4余量实施例102260.20.220.20.2余量对比例1100022320.8余量对比例2010022320.8余量对比例300822320.8余量对比例4100822320.8余量对比例51010022320.8余量实施例11~24实施例11~24提供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由三乙醇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络合剂、金属缓蚀剂、防腐剂和余量的水组成,所述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4~10:2~8:0.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蜡除油清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由三乙醇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络合剂、金属缓蚀剂、防腐剂和余量的水组成,所述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4~10:2~8: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三乙醇胺4~10wt%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10wt%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8wt%十二烷基硫酸钠0.1~2wt%络合剂0.1~5wt%金属缓蚀剂0.1~2wt%防腐剂0.1~0.8wt%水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缓蚀剂为苯并三氮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羟甲基甘氨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脱蜡除油清洁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组分计算称量水,加到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器搅拌;S2.将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的椰子脂肪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弘王湘英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