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凯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32052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23
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直接混匀后添加淘米水和/或米汤,混匀后发酵3个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为提供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蓝莓定植穴内铺入30cm厚的前述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使所述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与土壤混匀高于垄面10cm~15cm,即完成蓝莓土壤的改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良基质配制方法容易理解、操作简便;原料为自然腐熟松树皮、玉米秸秆和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均为有机物料,容易获得,无需长途运输。基质发酵时添加淘米水或米汤发酵后使用时无需添加硫磺,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无公害土壤改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技术介绍
蓝莓(B1ueberry),又名越橘,原产北美洲,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树(AnnaK.KirkandRufusIsaacs.PredictingFlowerPhenologyandViabilityofHighbushBlueberry[J].HortScience,2012,47(9):1291-1296.),其果实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被列为人类5大健康食品之一(LisaKJ,AnishM.DifferencesinCellNumberFacilitateFruitSizeVariationinRabbiteyeBlueberryGenotypes[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HorticulturalScience,2011,136(1):10-15.)与世界第3代水果行列(於虹,顾姻,贺善安.我国南方地区越橘栽培现状及发展展望[J].中国果树,2009,(3):68-72.)。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蓝莓不仅作为一种保健和功能食品,更作为一种美味的水果,引起了全球食品及果树界的关注(TertulianoM,KrewerG,SmithJE,PlattnerK,ClarkJ,JacobsJ.,AndrewsE,StanalandD.GrowingOrganicRabbiteyeBlueberriesinGeorgia,USA:ResultsofTwoMulti-YearFieldStud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FruitScience,2012,12:205-215.)。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蓝莓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认识与传播,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极大且日益增加,使之成为一种高经济效益型栽培水果(NesmithDS.FruitSetandBerryWeightofFourRabbiteyeBlueberryCultivarsFollowingExposuretoSub-FreezingTemperaturesDuringFlower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FruitScience,2012,12:256-260.),亦使得我国的蓝莓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众所周知,蓝莓种植要求酸性土壤,富含有机质,而国内除了少数地区土壤能满足其对土壤pH和有机质的要求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栽种植时均需使用泥炭、草炭、松针和松树皮等,以及加入硫磺、木醋,才能满足蓝莓生产所需的pH和有机质要求。然而,随着蓝莓产业的发展,上述土壤改良物质价格日益逐增,且需长途,这使蓝莓建园成本随之大幅增加,并限制了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急需探索新的蓝莓种植土壤改良基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直接混匀后添加淘米水和/或米汤,混匀后发酵3个月即得。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松树皮为松树林内自然腐熟的松树皮。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松树皮与玉米秸秆在混匀之前粉碎至至小于5cm的碎片。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为松树林表层深10cm以内的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的比例为体积比1:1:1直接混匀。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的比例混匀之后,与淘米水和/或米汤添加比例为每立方米的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添加150kg~175kg淘米水和/或米汤。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添加淘米水和/或米汤后发酵的温度为18℃~2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为提供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为提供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蓝莓定植穴内铺入30cm厚的前述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使所述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与土壤混匀高于垄面10cm~15cm,即完成蓝莓土壤的改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基质配制方法容易理解、操作简便;2.本专利技术原料为自然腐熟松树皮、玉米秸秆和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均为有机物料,容易获得,无需长途运输。3.本专利技术基质发酵时添加淘米水或米汤发酵后使用时无需添加硫磺,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无公害土壤改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改良土壤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定植第二年拉枝促萌效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定植第四年挂果植株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直接混匀后添加淘米水和/或米汤,混匀后发酵3个月即得。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松树皮为松树林内自然腐熟的松树皮。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松树皮与玉米秸秆在混匀之前粉碎至至小于5cm的碎片。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为松树林表层深10cm以内的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的比例为体积比1:1:1直接混匀。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的比例混匀之后,与淘米水和/或米汤添加比例为每立方米的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添加150kg~175kg淘米水和/或米汤。添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淘米水和/或米汤后发酵的温度为18℃~25℃。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蓝莓定植穴内铺入30cm厚的前述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使所述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与土壤混匀高于垄面10cm~15cm,即完成蓝莓土壤的改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例1收集松树林内自然腐熟的松树皮与玉米秸秆粉碎至小于5cm的碎片,及松树林表层深10cm以内的腐殖质及表层土。将松树皮、玉米秸秆与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按体积比1:1:1直接混匀后每立方米添加150kg淘米水,混匀后在日均温为18℃条件下发酵3个月。实施例2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例2收集松树林内自然腐熟的松树皮与玉米秸秆粉碎至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直接混匀后添加淘米水和/或米汤,混匀后发酵3个月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直接混匀后添加淘米水和/或米汤,混匀后发酵3个月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皮为松树林内自然腐熟的松树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皮与玉米秸秆在混匀之前粉碎至至小于5cm的碎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为松树林表层深10cm以内的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皮、玉米秸秆、松林表层腐殖质及表层土的比例为体积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芩彭舒李性苑张婷渟李东平邓洁
申请(专利权)人:凯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