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036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凹型钢和工字钢、以及设置在工字钢上的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和设置在凹型钢上的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设置有绑接件,所述绑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长杆,水平横杆和竖直短杆,所述竖直长杆绑接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竖直短杆绑接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主要为通过绑接件实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存在连接关系,进而实现提高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高,所以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大型建筑当中,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Elevation structure of steel bar truss floor elevation differe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truss floor elevation eleva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set of concave type steel and steel, I-steel and arranged in the first steel truss floor plate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type steel second steel truss floor plate, a tie is disposed between the first bar truss floor plate and second steel truss floor plate, the tie connecting piece comprises a vertical rod are connected in turn, horizontal bar and the vertical rod, the vertical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ied steel truss floor plate, the vertical rod tie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steel truss floor plate, th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mainl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or tied steel truss floor plate and second steel truss floor plate are connected,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strength between them is so high,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various large Among the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筋桁架楼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楼板由钢筋桁架楼承板和工字钢等其他形状的钢材构成,钢筋桁架楼承板又包括底部的压型板和焊接在压型板上方的钢筋桁架。现有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包括下方的工字钢、用于抬高楼板的凹型钢、以及分别设置两者两侧的两个钢筋桁架楼承板;凹型钢凹口朝向左且呈竖直设置,左侧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右端位于工字钢上,右侧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左端位于凹型钢上,凹型钢实现两个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存在高度差,但是两个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相互独立,两者不存在连接关系,因此两者的配合程度低,该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在结构强度上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其具有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的结构强度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凹型钢和工字钢、以及设置在工字钢上的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和设置在凹型钢上的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设置有绑接件,所述绑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长杆,水平横杆和竖直短杆,所述竖直长杆绑接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竖直短杆绑接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加绑接件将其分别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和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绑接,继而提高第一、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配合程度,最终达到提高两者的结构强度的目的。作为优选地,所述水平横杆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竖直长杆和竖直短杆的上部均设置为与螺纹孔呈螺纹连接的螺纹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水平横杆左端至竖直长杆下端的距离可调,竖直长杆下端能够绑接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上,同时水平横杆右端至竖直短杆下端的距离可调,竖直短杆下端能够绑接到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上。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凹型钢之间设置有凹型杆,所述凹型杆两端绑接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凹型杆的中部卡嵌于凹型钢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型杆的中部抵触到凹型钢内的上下壁,同时凹型杆两个前杆部绑接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从而提高了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凹型钢之间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凹型钢之间设置有若干凹型杆,所述工字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若干呈竖直设置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凹型杆呈一一对应设置,且相对应的限位螺栓与凹型杆呈抵触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栓固定连接在工字钢上,同时与对应的凹型杆呈抵触设置,因此其能够限制凹型杆前后好的滑动,进而也使得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前后移动,达到提高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稳定性的效果。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右端与工字钢之间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厚度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压型板的厚度之和等同于凹型钢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压型板的高度于凹型钢底面的高度相同时,插入凹型杆时,凹型杆能够保持水平,相对于倾斜连接在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上,凹型杆不容易抵紧于凹型钢内的上壁;同时能够达到便于将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凹型杆绑接在一起的目的。作为优选地,所述垫板为弹性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垫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在绑接凹型杆时,其受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压型板的压力时,能够迎合着发生形变,达到绑接便捷的目的,而当绑接完成后其恢复一定的形变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和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一根外加的绑接件进行绑接,继而提高第一、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配合程度,最终达到提高两者的结构强度的目的;同时通过使用凹型杆提高了凹型钢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之间连接强度,使得本技术的结构强度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绑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工字钢;2、凹型钢;3、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4、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5、水平横杆;51、螺纹孔;6、竖直长杆;7、竖直短杆;8、垫板;9、螺纹段;10、凹型杆;11、限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见图1与图2,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包括工字钢1和凹型钢2,凹型钢2焊接固定在工字钢1的上方,并且凹型钢2的凹口朝向左侧,一个楼板上设置有若干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工字钢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的右端摆放在工字钢1上,左侧放置在另一个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的凹型钢2上;而凹型钢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的右端放置在第三个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的工字钢1上。本实施例在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与凹型钢2之间设置有凹型杆10,凹型杆10的中部设置在凹型钢2内,凹型杆10的中部上端抵触到凹型钢2内的上壁,下端抵触到凹型钢2内的下壁,凹型杆10的前伸的两端均通过铁丝绑接在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上。为了使得凹型杆10保持水平,进而在压型板与工字钢1之间设置有垫板8,垫板8为弹性橡胶垫,弹性橡胶垫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当在绑接凹型杆10时,其受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的压型板的压力时,能够迎合着发生形变,达到绑接便捷的目的,而当绑接完成后其恢复一定的形变量。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之间设置绑接件,绑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长杆6,水平横杆5和竖直短杆7,其中水平横杆5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51,而竖直长杆6和竖直短杆7的上部均设置为与螺纹孔51呈螺纹连接的螺纹段9,即竖直长杆6可穿入水平横杆5的左端并与其呈螺纹连接,而竖直短杆7可穿入水平横杆5的右端并与其呈螺纹连接,这样,先调节水平横杆5左端至竖直长杆6下端的距离,然后可以将竖直长杆6的下端抵触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上的压型板上,同时下部能够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上的竖直钢筋实现较好的绑接;同时可以调节水平横杆5右端至竖直短杆7下端的距离,然后可以将竖直短杆7的下端抵触到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上的压型板上,同时下部能够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上的水平钢筋实现较好的绑接。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凹型钢(2)和工字钢(1)、以及设置在工字钢(1)上的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和设置在凹型钢(2)上的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之间设置有绑接件,所述绑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长杆(6),水平横杆(5)和竖直短杆(7),所述竖直长杆(6)绑接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所述竖直短杆(7)绑接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凹型钢(2)和工字钢(1)、以及设置在工字钢(1)上的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和设置在凹型钢(2)上的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之间设置有绑接件,所述绑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长杆(6),水平横杆(5)和竖直短杆(7),所述竖直长杆(6)绑接于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所述竖直短杆(7)绑接于第二钢筋桁架楼承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杆(5)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51),所述竖直长杆(6)和竖直短杆(7)的上部均设置为与螺纹孔(51)呈螺纹连接的螺纹段(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板高差处抬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桁架楼承板(3)与凹型钢(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凯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