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886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包括一悬架支架主体,在悬架支架主体上具有一对加强筋;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上端具有一纵梁连接单元,所述纵梁连接单元包括一纵梁连接座,在纵梁连接座上具有一U形凹槽,纵梁连接座上与鞍座连接板连接处的壁厚要小于纵梁连接座其余部分的壁厚,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具有一直推杆连接单元,所述直推杆连接单元包括一对直推杆连接座,在直推杆连接座上具有直推杆安装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架至需要用来连接纵梁及直推杆,减少了悬架支架连接的负担,因此就可将悬架支架做薄,以减轻悬架支架的重量,同时,又在悬架支架上增设自上问下延伸的加强筋,以证悬架支架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
技术介绍
空气悬架主要用于各种载重车辆,其工作原理为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弹簧和减振器的空气室中,以此来改变车辆承压时的高度。在前轮和后轮的附近设有车高传感器,按车高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微机判断出车身高度的变化,再控制压缩机和排气阀,使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空气悬架给予了汽车更多的灵活性。在高速行驶时悬架可以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驶时,控制单元会使悬架变软来提高车子的舒适性。在空气悬架中,支架,或称托架、悬架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承载结构件。目前,用于空气悬架的支架主要有整体铸造和冲压焊接两种结构。由于支架体积较大,整体铸造结构的托架重量往往较大,而过大的重量会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而且形状大的整体铸件在铸造时容易产生砂眼,疏松等缺陷,对铸造和机械加工方面要求比较高。现在常用的支架采用冲压焊接结构,整体重量较轻。然而,冲压焊接也存在缺陷,其至少要制造两套以上的冲压模具,且支架的各个部分之间采用焊接,为了提高强度还需加内衬结构,造成模具成本和焊接成本较高。此外,目前常用的空气悬架设计中,除了空气悬架的主体支架,还设置单独的纵向推力杆支架,横向推力杆支架,空气弹簧支架,稳定杆支架,减震器支架等等,元件数量多,结构复杂,这些进一步造成总体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高,安装复杂和元件的通用性低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专利CN101927673A中就提到了一种用于空气悬架的支架,其具有整体铸造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中空部分,且与主体一体连接的设置有:空气弹簧安装部;上推力杆安装部;横向推力杆安装部;横向稳定杆安装部;下推力杆安装部;减震器安装部。所述空气弹簧安装部为垂直于主体的支承台,所述空气弹簧安装部与主体之间的过渡部分成斜面形状,所述上推力杆安装部和主体之间的过渡部分成均匀圆弧形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一体铸造用于空气弹簧的支架上设置中空部分,有效降低了支架重量并增加了强度,且本专利技术的支架上一体铸造了多种部件的安装部分,减少了料件数量,简化了装配,降低了成本。上述结构中的支架,由于其需要安装的部件较多,而为了保证支架本身的结构强度,就需要将支架做的比较的厚,相应的其重量就会比较的重,整体结构比较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的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该悬架支架的上端与空气悬架的纵梁相连,在悬架支架与纵梁的上端连接处之间还连接有一鞍座连接板,下端与空气悬架的直推杆相连,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悬架支架主体,所述悬架支架主体呈Y形状,在悬架支架主体上具有一对自悬架支架主体的上端延伸至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的加强筋;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上端具有一纵梁连接单元,所述纵梁连接单元包括一位于悬架支架主体上部位置的纵梁连接座,在纵梁连接座的上端中部位置具有一U形凹槽,所述纵梁连接座上具有数个与纵梁一一对应连接孔,纵梁连接座上与鞍座连接板连接处的壁厚要小于纵梁连接座其余部分的壁厚,且壁厚的减小量与鞍座连接板的厚度一致;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具有一直推杆连接单元,所述直推杆连接单元包括一对位于悬架支架主体下部位置的直推杆连接座,在两个直推杆连接座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得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具有一弧形通槽,在直推杆连接座上具有一容直推杆安装并水平设置的直推杆安装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悬架支架主体的两端均开有减重槽。进一步的,所述直推杆连接座呈腰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纵梁连接座上被加强筋覆盖的连接孔为盲孔,其余孔为通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架只需要用来连接纵梁及直推杆,减少了悬架支架连接的负担,因此就可将悬架支架做薄,以减轻悬架支架的重量,另外又在上端开一U形凹槽,进一步减轻了整体悬架支架的重量,同时,在悬架支架上增设自上向下延伸的加强筋,以证悬架支架的结构强度。对于纵梁连接座的设置,通过将纵梁连接座的上端做薄,以配合悬架支架、鞍座连接板与纵梁之间的连接,避免因鞍座连接板的存在而导致悬架支架与纵梁之间连接后出现间隙,而影响到连接的稳定。通过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两端均开减重槽,从而达到进一步减轻悬架支架整体重量的目的,为后续整体的空气悬架的轻量化提供基础;而对于直推杆连接座的设计,采用腰形状的结构,使得直推杆连接座的余量大,方便直推杆安装通孔的加工。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纵梁连接座上被加强筋覆盖的连接孔设计为盲孔,而不是通孔,从而在保证连接的基础上,避免因加工通孔而影响到加强筋的结构,保证整体结构的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该悬架支架的上端与空气悬架的纵梁101相连,在悬架支架与纵梁101的上端连接处之间还连接有一鞍座连接板102,下端与空气悬架的直推杆相连。悬架支架包括一悬架支架主体31,该悬架支架主体31呈Y形状,在悬架支架31主体上具有一对自悬架支架主体31的上端延伸至悬架支架主体31的下端的加强筋32。在悬架支架主体31的两端均开有减重槽40。通过在悬架支架主体31的两端均开减重槽40,从而达到进一步减轻悬架支架整体重量的目的,为后续整体的空气悬架的轻量化提供基础。在悬架支架主体31的上端具有一纵梁连接单元,该纵梁连接单元包括一位于悬架支架主体31上部位置的纵梁连接座33,在纵梁连接座33的上端中部位置具有一U形凹槽34,在纵梁连接座33上具有数个与纵梁一一对应连接孔35,纵梁连接座33上与鞍座连接板连接处设置有一凹槽结构36,如图3所示,从而使得纵梁连接座33上端的壁厚要小于纵梁连接座33下端的壁厚,且凹槽结构36的深度与鞍座连接板的厚度一致;对于纵梁连接座33的设置,通过将纵梁连接座33的上端做薄,以配合悬架支架、鞍座连接板102与纵梁101之间的连接,避免因鞍座连接板102的存在而导致悬架支架与纵梁101之间连接后出现间隙,而影响到连接的稳定。纵梁连接座33上被加强筋32覆盖的连接孔35为盲孔,其余孔为通孔。通过将纵梁连接座33上被加强筋32覆盖的连接孔35设计为盲孔,而不是通孔,从而在保证连接的基础上,避免因加工通孔而影响到加强筋32的结构,保证整体结构的强度。在悬架支架主体31的下端具有一直推杆连接单元,该直推杆连接单元包括一对位于悬架支架主体31下部位置的直推杆连接座37,在两个直推杆连接座37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得悬架支架主体31的下端具有一弧形通槽39,在直推杆连接座37上具有一容直推杆安装并水平设置的直推杆安装通孔38。直推杆连接座37呈腰形状。对于直推杆连接座37的设计,采用腰形状的结构,使得直推杆连接座37具有很大的余量,方便直推杆安装通孔38的加工。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架只需要用来连接纵梁及直推杆,减少了悬架支架连接的负担,因此就可将悬架支架做薄,以减轻悬架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该悬架支架的上端与空气悬架的纵梁相连,在悬架支架与纵梁的上端连接处之间还连接有一鞍座连接板,下端与空气悬架的直推杆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悬架支架主体,所述悬架支架主体呈Y形状,在悬架支架主体上具有一对自悬架支架主体的上端延伸至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的加强筋;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上端具有一纵梁连接单元,所述纵梁连接单元包括一位于悬架支架主体上部位置的纵梁连接座,在纵梁连接座的上端中部位置具有一U形凹槽,所述纵梁连接座上具有数个与纵梁一一对应连接孔,纵梁连接座上与鞍座连接板连接处的壁厚要小于纵梁连接座其余部分的壁厚,且壁厚的减小量与鞍座连接板的厚度一致;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具有一直推杆连接单元,所述直推杆连接单元包括一对位于悬架支架主体下部位置的直推杆连接座,在两个直推杆连接座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得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具有一弧形通槽,在直推杆连接座上具有一容直推杆安装并水平设置的直推杆安装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该悬架支架的上端与空气悬架的纵梁相连,在悬架支架与纵梁的上端连接处之间还连接有一鞍座连接板,下端与空气悬架的直推杆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悬架支架主体,所述悬架支架主体呈Y形状,在悬架支架主体上具有一对自悬架支架主体的上端延伸至悬架支架主体的下端的加强筋;在悬架支架主体的上端具有一纵梁连接单元,所述纵梁连接单元包括一位于悬架支架主体上部位置的纵梁连接座,在纵梁连接座的上端中部位置具有一U形凹槽,所述纵梁连接座上具有数个与纵梁一一对应连接孔,纵梁连接座上与鞍座连接板连接处的壁厚要小于纵梁连接座其余部分的壁厚,且壁厚的减小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培浩朱亮亮邓丽华赵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