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配方:甘草5~20g、莲花2‑5g、升麻2‑4g、桔梗5‑8g、蒲公英4‑7g、薄荷3‑6g、防风1‑3g、牡丹皮2‑6g、白芷2‑4g、决明子5‑7g、金银花3‑9g、蜂蜜7‑15g、水800‑1300g,该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十几味天然药材,能够达到健脾、开胃、除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酶腐气上升,口臭均有效果,此外,通过口含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药效作用于患者口腔,促进了药效发挥,同时在口含过程中,通过吞咽药液至肠胃,从而实现了内服作用,提高了患者的吸收,最终通过上述口含与吞咽双重作用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了快速高效清除口臭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口臭即口腔或鼻腔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常引起他人厌烦,影响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口臭产生的原因复杂。西医首先治疗引起口臭的口腔局部病症(如龋病、牙周病等)或系统性疾病(如胃炎、肺炎等),若口臭未消失,则使用漱口水来改善,要么芳香剂来掩盖口臭,治标不治本,要么杀灭口腔中的细菌,同时使口腔微生态环境遭到破环。总之西医治疗口臭有一定副作用,如易复发、持续时间短、容易产生耐药性、口感差等,且有时不能治疗临床上无明显病因的口臭。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目前西医治疗口臭存在一定副作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采用以下配方:甘草5~20g、莲花2-5g、升麻2-4g、桔梗5-8g、蒲公英4-7g、薄荷3-6g、防风1-3g、牡丹皮2-6g、白芷2-4g、决明子5-7g、金银花3-9g、蜂蜜7-15g、水800-13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除口臭的中医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清洗:将上述权利要求1中甘草、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采用水洗;(2)打碎:将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放入食物打碎器内,接着开启食物打碎器对上述药材进行搅拌打碎;(3)浸泡:将步骤(2)中的打碎的中药材放入煎熬容器内浸泡;(4)头煎:将步骤(3)中浸泡完毕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5)二煎:将步骤(4)中煎沸完毕的药汤改用小火熬煮;(6)混合:将甘草放入步骤(5)中熬煮完毕的药汤内;(7)冷却:将步骤(6)中混合的药汤进行自然放置冷却;(8)加蜜;将步骤(7)中甘草取出并涂抹蜂蜜在甘草上;(9)口含:将步骤(8)中涂抹蜂蜜的甘草含在口腔内;(10)吞咽:将步骤(9)中口含甘草内部的中药液同步吞咽。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15分钟。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头煎时间为20-30分钟。进一步,所述的步骤(5)中,二次煎煮的时间为沸腾后25-35分钟。进一步,所述的步骤(7)中,冷却温度至35℃-40℃。进一步,所述的步骤(9)和步骤(10)中,服用次数为早中晚饭后一次。甘草:清热解毒,此外甘草中有大量的锌离子和VSCs前体结合,减少VSCs的产生;莲花:清心凉血,解热解毒,补脾,生津止渴,清洗肠胃,升麻:清热解毒,主治喉痛,口疮;桔梗:宣肺,排脓等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疔毒疮肿;薄荷:清热,解读;防风:清热,止痛,散寒等作用;牡丹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一些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白芷:可治风寒,风火牙痛;决明子:寒凉降热,平合胃气;金银花:味清热解毒的常用要药,甘寒善清心胃热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分离出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其抗菌的主要成分;蜂蜜:味甜,便于患者口含。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十几味天然药材,能够达到健脾、开胃、除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酶腐气上升,口臭均有效果,此外,通过口含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药效作用于患者口腔,促进了药效发挥,同时在口含过程中,通过吞咽药液至肠胃,从而实现了内服作用,提高了患者的吸收,最终通过上述口含与吞咽双重作用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了快速高效清除口臭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实施例1本实施例列举的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采用以下配方:甘草5g、莲花2g、升麻2g、桔梗5g、蒲公英4g、薄荷3g、防风1g、牡丹皮2g、白芷2g、决明子5g、金银花3g、蜂蜜7g、水8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除口臭的中医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清洗:将上述权利要求1中甘草、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采用水洗;(2)打碎:将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放入食物打碎器内,接着开启食物打碎器对上述药材进行搅拌打碎;(3)浸泡:将步骤(2)中的打碎的中药材放入煎熬容器内浸泡;(4)头煎:将步骤(3)中浸泡完毕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5)二煎:将步骤(4)中煎沸完毕的药汤改用小火熬煮;(6)混合:将甘草放入步骤(5)中熬煮完毕的药汤内;(7)冷却:将步骤(6)中混合的药汤进行自然放置冷却;(8)加蜜;将步骤(7)中甘草取出并涂抹蜂蜜在甘草上;(9)口含:将步骤(8)中涂抹蜂蜜的甘草含在口腔内;(10)吞咽:将步骤(9)中口含甘草内部的中药液同步吞咽。所述的步骤(3)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15分钟。所述的步骤(4)中,头煎时间为20-30分钟。所述的步骤(5)中,二次煎煮的时间为沸腾后25-35分钟。所述的步骤(7)中,冷却温度至35℃-40℃。所述的步骤(9)和步骤(10)中,服用次数为早中晚饭后一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十几味天然药材,能够达到健脾、开胃、除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酶腐气上升,口臭均有效果,此外,通过口含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药效作用于患者口腔,促进了药效发挥,同时在口含过程中,通过吞咽药液至肠胃,从而实现了内服作用,提高了患者的吸收,最终通过上述口含与吞咽双重作用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了快速高效清除口臭的作用。具体病例如下:李霞,女,42岁,轻度口臭2个月,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配方与方法一周后,口臭情况基本消除。实施例2本实施例列举的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采用以下配方:甘草20g、莲花5g、升麻4g、桔梗8g、蒲公英7g、薄荷6g、防风3g、牡丹皮6g、白芷4g、决明子7g、金银花9g、蜂蜜15g、13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除口臭的中医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清洗:将上述权利要求1中甘草、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采用水洗;(2)打碎:将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放入食物打碎器内,接着开启食物打碎器对上述药材进行搅拌打碎;(3)浸泡:将步骤(2)中的打碎的中药材放入煎熬容器内浸泡;(4)头煎:将步骤(3)中浸泡完毕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5)二煎:将步骤(4)中煎沸完毕的药汤改用小火熬煮;(6)混合:将甘草放入步骤(5)中熬煮完毕的药汤内;(7)冷却:将步骤(6)中混合的药汤进行自然放置冷却;(8)加蜜;将步骤(7)中甘草取出并涂抹蜂蜜在甘草上;(9)口含:将步骤(8)中涂抹蜂蜜的甘草含在口腔内;(10)吞咽:将步骤(9)中口含甘草内部的中药液同步吞咽。所述的步骤(3)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15分钟。所述的步骤(4)中,头煎时间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配方:甘草5~20g、莲花2‑5g、升麻2‑4g、桔梗5‑8g、蒲公英4‑7g、薄荷3‑6g、防风1‑3g、牡丹皮2‑6g、白芷2‑4g、决明子5‑7g、金银花3‑9g、蜂蜜7‑15g、水800‑130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口臭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配方:甘草5~20g、莲花2-5g、升麻2-4g、桔梗5-8g、蒲公英4-7g、薄荷3-6g、防风1-3g、牡丹皮2-6g、白芷2-4g、决明子5-7g、金银花3-9g、蜂蜜7-15g、水800-13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除口臭的中医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清洗:将上述权利要求1中甘草、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采用水洗;(2)打碎:将莲花、升麻、桔梗、蒲公英、薄荷、防风、牡丹皮、白芷、决明子和金银花放入食物打碎器内,接着开启食物打碎器对上述药材进行搅拌打碎;(3)浸泡:将步骤(2)中的打碎的中药材放入煎熬容器内浸泡;(4)头煎:将步骤(3)中浸泡完毕的药材先用大火煎沸;(5)二煎:将步骤(4)中煎沸完毕的药汤改用小火熬煮;(6)混合:将甘草放入步骤(5)中熬煮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云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