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45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腿;横梁,所述横梁横跨在两个支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对臂梁,所述臂梁被安装至所述横梁,且相对于所述横梁可移动,所述臂梁包括用于使所述轮毂模具底模固定就位的定位卡口,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和所述定位卡口的下沿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允许容纳一个顶出机构。

Bottom die dismounting frame for wheel hub di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ld bottom mold remov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comprises two legs; the beam, the beam spans between the two legs and fixed on the base; a pair of arm beam, the beam is mounted to the beam, and the beam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arm, including the beam to make the mold bottom positioning module is fixed in place alo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ayonet, the beam on the surface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bayonet is designed to allow for a push out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拆卸工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用于拆卸轮毂模具底模上的浇口套和导向柱定位销。
技术介绍
在汽车轮毂生产过程中,模具,尤其是底模是一个重要部件,其中底模上的浇口套和定位销需定期拆卸和更换。浇口套位于底模的中心,定位销位于底模的四个角处。目前,在实际生产中,通常直接用铁锤敲击浇口套和定位销,以将它们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然而,用铁锤敲击时,容易造成底模磕碰且不稳定,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受伤。为方便轮毂模具底模上的浇口套和定位销的拆卸,有必要提供一种拆卸工装,使轮毂模具底模上的浇口套和定位销的拆卸简单且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轮毂模具底模上的浇口套和定位销高效、简便和安全拆卸。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腿;横梁,所述横梁横跨在两个支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对臂梁,所述臂梁被安装至所述横梁,且相对于所述横梁可移动,所述臂梁包括用于使所述轮毂模具底模固定就位的定位卡口,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和所述定位卡口的下沿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允许容纳一个顶出机构。作为优选,所述臂梁还包括安装口,使所述横梁穿过所述安装口以安装和支撑所述臂梁。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上安装有吊耳。作为优选,所述顶出机构是千斤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的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拆卸底模浇口套、导柱定位销时平稳、省力,省时,有利于提高轮毂拆卸效率,并且增加了轮毂模具底模拆分的安全性,保证底模正面免受磕碰。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的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应理解,以下实施方案仅是举例性的,对本技术不构成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还应理解,在实施本技术的过程中,不必包括下述实施方案中的所有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可以有多种组合。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拆卸架包括底座1、横梁2、臂梁3和吊耳4。其中,底座1包括两个支腿11,用于在工作时支撑整个拆卸架,横梁2横跨在两个支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例如,横梁2通过焊接连接固定至底座1,为整个拆卸架提供一个平稳支撑。如图2所示,臂梁3包括用于横梁2穿过的安装口31,在将横梁固定至底座之前,使横梁穿过安装口31,从而将臂梁安装到横梁上,且臂梁相对于横梁可移动,从而调整两个臂梁之间的距离。应理解,这仅仅是图中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横梁上设置有滑动槽,并且在臂梁上设置有与滑动槽相对应的滑动销,使臂梁可以沿横梁移动,从而调整两个臂梁之间的距离。显然,将臂梁安装至横梁且使其相对于横梁可移动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惯用的技术手段实现臂梁与横梁之间的连接。此外,臂梁3包括用于使所述轮毂模具底模固定就位的定位卡口32,在使用时,将轮毂模具底模的两个对角卡在定位卡口32内,使轮毂模具底模固定就位。横梁2的上表面和定位卡口32的下沿(即轮毂模具底模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允许容纳一个顶出机构,例如千斤顶。将千斤顶放置在横梁上,使其位于横梁和轮毂模具底模之间,当需要拆卸底模上的浇口套时,将千斤顶移动到浇口套的下方,然后操作千斤顶将其顶出;类似地,可以顶出位于轮毂模具底模四个边角处的导向柱定位销。为方便吊装和运输,在横梁2上安装有吊耳4。根据天车吊钩规格设计一个吊耳通孔,利用天车移动该拆卸架,便于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的移动。优选地,所述吊耳居中地布置在横梁2上,相应地,顶出机构底部设有容纳所述吊耳的凹陷。为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节省物料成本,将臂梁3设计为一个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安装口、定位卡口,且安装口与定位卡口之间也被挖空。优选地,安装口的下沿到定位卡口的上沿之间的距离大于横梁厚度、顶出机构高度、1.5-2倍底模厚度之和。下面描述本技术的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的工作原理。拆卸浇口套的流程为:将天车吊钩与吊耳相连接,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至工作区域;调整两个臂梁的间距,使得轮毂模具底模可以被放置在两个臂梁之间;用天车吊运要拆卸的底模至拆卸架上方,调整底模的高度,使底模的两个对角的边角分别与臂梁上的定位卡口相对应;调整两个臂梁的间距,使得底模的两个对角的边角分别被卡在定位卡口内;将顶出机构(例如,千斤顶)放于横梁中部位置;操作顶出机构顶出定位销;取出顶出机构,打开臂梁移出模具底模。类似地,拆卸定位销的流程为:将天车吊钩与吊耳相连接,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至工作区域;调整两个臂梁的间距,使得轮毂模具底模可以被放置在两个臂梁之间;用天车吊运要拆卸的底模至拆卸架上方,调整底模的高度,使底模的两个对角的边角分别与臂梁上的定位卡口相对应;调整两个臂梁的间距,使得底模的两个对角的边角分别被卡在定位卡口内;将顶出机构(例如,千斤顶)放于定位销下方的位置;操作顶出机构顶出定位销;取出顶出机构,打开臂梁移出模具底模。有利的,在进行顶出操作时,定位卡口还起上部限位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腿;横梁,所述横梁横跨在两个支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对臂梁,所述臂梁被安装至所述横梁,且相对于所述横梁可移动,所述臂梁包括用于使所述轮毂模具底模固定就位的定位卡口,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和所述定位卡口的下沿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允许容纳一个顶出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模具底模拆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腿;横梁,所述横梁横跨在两个支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对臂梁,所述臂梁被安装至所述横梁,且相对于所述横梁可移动,所述臂梁包括用于使所述轮毂模具底模固定就位的定位卡口,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和所述定位卡口的下沿之间的距离被设计为允许容纳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向前李国生曹亮王继文周星高刚张杰武守信杨绍龙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