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式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87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浮式鞋垫,该气浮式鞋垫包括:一鞋垫主体,所述的鞋垫主体中设置有一空气压力室及与空气压力室连通的空气通道,其中,鞋垫主体对应空气通道的上方还设置有贯通空气通道的透气孔,当空气压力室被压下时,空气压力室中的气体沿空气通道从透气孔排出,当空气压力室恢复时,空气压力室产生负压以通过透气孔配合空气通道进行吸气。使用者的脚在踩下或抬起的过程中,鞋垫主体可以起到极好的排气及吸气功能,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好的透气性,以致可以起到很好的除臭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鞋垫主体上的第一弹性隆起部及第二弹性隆起部在被压下后能够自动复位,令使用者的脚能够感觉到很舒适,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极好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垫产品
,特指一种舒适度及透气性均极好的气浮式鞋垫
技术介绍
:一般人在穿着鞋子时,为了追求脚掌踩踏的舒适感或是缓和踩踏的冲击力,通常都会在鞋子内置放具有弹性的鞋垫,例如:由聚胺基甲酸酯PU之类的发泡材料所制成的鞋垫。但是,此种鞋垫吸热后不易散热,以致长时间踩置后,脚掌容易因闷热而感到不适。并且,许多制造鞋垫的业者为了使鞋垫在鞋子内部不会任意移动,因此多将鞋垫设计成与鞋子的内壁紧密贴合,然而,此举却导致长时间踩置后所产生的热气无法排出而囤积在鞋子内部,更加深脚掌的不适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舒适度及透气性均极好的气浮式鞋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气浮式鞋垫包括:一鞋垫主体,所述的鞋垫主体中设置有一空气压力室及与空气压力室连通的空气通道,其中,鞋垫主体对应空气通道的上方还设置有贯通空气通道的透气孔,当空气压力室被压下时,空气压力室中的气体沿空气通道从透气孔排出,当空气压力室恢复时,空气压力室产生负压以通过透气孔配合空气通道进行吸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鞋垫主体包括:脚掌部分、脚后根部分以及连接在脚掌部分和脚后跟部分之间的脚腰部分,其中,所述的空气压力室位于脚后根部分中,空气通道从脚腰部分延伸至脚掌部分。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脚后根部分的背面设置有一构成所述空气压力室的第一容槽,正面对应第一容槽的部分为可在被压下后自动恢复的第一弹性隆起部;所述鞋垫主体中脚腰部分至脚掌部分的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构成所述空气通道的条形槽,该条形槽端部连通所述的第一容槽;所述的鞋垫主体背面固定有一柔性塑胶板,该柔性塑胶板盖住所述的第一容槽及条形槽,令第一容槽及条形槽与柔性塑胶板之间形成所述的空气压力室和空气通道。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条形槽沿鞋垫主体的长度方向分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鞋垫主体中脚腰部分至脚掌部分设置有多个大小相同或大小不相同的贯通条形槽的所述的透气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脚掌部分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容槽,正面对应第二容槽的部分为可在被压下后自动恢复的第二弹性隆起部,其中,该第二容槽位于所述柔性塑胶板端部的旁侧。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脚掌部分设置有多个贯通正反两面的穿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的脚掌、脚腰、脚后根分别踩在鞋垫主体上的脚掌部分、脚腰部分、脚后根部分,其中,使用者的脚后根与鞋垫主体上的第一弹性隆起部接触,当使用者的脚踩下并接触地面时,第一弹性隆起部被压下,即当空气压力室被挤压,空气压力室中的气体沿空气通道从透气孔排出,该透气孔排气后出现压力差而产生浮力;当使用者的脚抬起并离开地面时,第一弹性隆起部慢慢自动复位,即空气压力室慢慢张开恢复,这样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令使用者的脚更加舒适。此时,空气压力室产生负压以通过透气孔配合空气通道进行吸气。综上所述,使用者的脚在踩下或抬起的过程中,鞋垫主体可以起到极好的排气及吸气功能,即本技术具有极好的透气性,以致可以起到很好的除臭作用。另外,本技术中鞋垫主体上的第一弹性隆起部及第二弹性隆起部在被压下后能够自动复位,令使用者的脚能够感觉到很舒适,即本技术具有极好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图2中拆卸柔性塑胶板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3所示,一种气浮式鞋垫,其包括:一鞋垫主体1。所述的鞋垫主体1中设置有一空气压力室101及与空气压力室101连通的空气通道102,其中,鞋垫主体1对应空气通道102的上方还设置有贯通空气通道1的透气孔103,形成一体式连通设计。当空气压力室101被压下时,空气压力室101中的气体沿空气通道102从透气孔103排出,当空气压力室101恢复时,空气压力室101产生负压以通过透气孔103配合空气通道102进行吸气。所述的鞋垫主体1包括:脚掌部分11、脚后根部分12以及连接在脚掌部分11和脚后跟部分12之间的脚腰部分13,其中,所述的空气压力室101位于脚后根部分12中,空气通道102从脚腰部分13延伸至脚掌部分11。具体而言,所述脚后根部分12的背面设置有一构成所述空气压力室101的第一容槽121,正面对应第一容槽121的部分为可在被压下后自动恢复的第一弹性隆起部122;所述鞋垫主体1中脚腰部分13至脚掌部分11的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构成所述空气通道102的条形槽131,该条形槽131端部连通所述的第一容槽121;其中,所述的条形槽131沿鞋垫主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鞋垫主体1背面固定有一柔性塑胶板2,该柔性塑胶板2盖住所述的第一容槽121及条形槽131,令第一容槽121及条形槽131与柔性塑胶板2之间形成所述的空气压力室101和空气通道102。所述鞋垫主体1中脚腰部分13至脚掌部分11设置有多个大小相同或大小不相同的贯通条形槽131的所述的透气孔103。所述脚掌部分1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容槽111,正面对应第二容槽111的部分为可在被压下后自动恢复的第二弹性隆起部112,其中,该第二容槽111位于所述柔性塑胶板2端部的旁侧。第二弹性隆起部112在本技术放进鞋子后,与鞋子内部空间的底部形成一腔体,该腔体同样可以起到换气或透气的作用。所述脚掌部分11设置有多个贯通正反两面的穿孔113,该穿孔113位于第二容槽111相对柔性塑胶板2的另一侧。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的脚掌、脚腰、脚后根分别踩在鞋垫主体上的脚掌部分、脚腰部分、脚后根部分,其中,使用者的脚后根与鞋垫主体上的第一弹性隆起部接触,当使用者的脚踩下并接触地面时,第一弹性隆起部被压下,即当空气压力室被挤压,空气压力室中的气体沿空气通道从透气孔排出,该透气孔排气后出现压力差而产生浮力;当使用者的脚抬起并离开地面时,第一弹性隆起部慢慢自动复位,即空气压力室慢慢张开恢复,这样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令使用者的脚更加舒适。此时,空气压力室产生负压以通过透气孔配合空气通道进行吸气。综上所述,使用者的脚在踩下或抬起的过程中,鞋垫主体可以起到极好的排气及吸气功能,即本技术具有极好的透气性,以致可以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浮式鞋垫,包括:一鞋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垫主体(1)中设置有一空气压力室(101)及与空气压力室(101)连通的空气通道(102),其中,鞋垫主体(1)对应空气通道(102)的上方还设置有贯通空气通道(1)的透气孔(103),当空气压力室(101)被压下时,空气压力室(101)中的气体沿空气通道(102)从透气孔(103)排出,当空气压力室(101)恢复时,空气压力室(101)产生负压以通过透气孔(103)配合空气通道(102)进行吸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式鞋垫,包括:一鞋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垫主
体(1)中设置有一空气压力室(101)及与空气压力室(101)连通的空气通道
(102),其中,鞋垫主体(1)对应空气通道(102)的上方还设置有贯通空气通
道(1)的透气孔(103),当空气压力室(101)被压下时,空气压力室(101)
中的气体沿空气通道(102)从透气孔(103)排出,当空气压力室(101)恢复
时,空气压力室(101)产生负压以通过透气孔(103)配合空气通道(102)进
行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浮式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垫主体
(1)包括:脚掌部分(11)、脚后根部分(12)以及连接在脚掌部分(11)和脚
后跟部分(12)之间的脚腰部分(13),其中,所述的空气压力室(101)位于脚
后根部分(12)中,空气通道(102)从脚腰部分(13)延伸至脚掌部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浮式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后根部分
(12)的背面设置有一构成所述空气压力室(101)的第一容槽(121),正面对
应第一容槽(121)的部分为可在被压下后自动恢复的第一弹性隆起部(122);
所述鞋垫主体(1)中脚腰部分(13)至脚掌部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亮黄瑞琦唐德维魏钦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保福体育用品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