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里型蝶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68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0:57
提供一种蝶形阀,是具有相对于流体的耐腐蚀性的衬里型蝶形阀,能够同时提高天地密封性和轴密封性而切实地防止泄漏,在借助流体压而阀盘向二次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它们的密封性。在由阀座衬里(20)覆盖的筒形阀身(11)内经由阀杆(13)开闭自如地设有由衬里部(32)覆盖的阀盘(12)。将阀杆(13)的轴密封部位(18)夹入到圈体(22)与阀杆(13)之间,由此防止该轴密封部位(18)的扩径,并且用设在阀身(11)的轴装部(27)内的弹簧(44)的反弹力经由圈体(22)推压位于阀盘(12)的天地的凸台面(37)上的阀座衬里(20),由此保持该天地密封部位(19)的密封性。

Liner butterfly valve

A butterfly valve is with respect to the lining type butterfly valve flui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can improve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and shaft sealing to prevent leakage, in the use of fluid pressure and the valve disc moves to the two side of the case is also able to maintain their seal. A valve plate (12) covered by a liner portion (32) is freely provided with a valve body (11) covered by a valve seat lining (20) and opened and closed by the valve stem (13). The stem (13) shaft sealing part (18) into the ring body (22) and stem (13), thereby preventing the shaft sealing part (18) of the diameter, and is arranged in the valve body (11) of the shaft part (27) in spring (44) rebound by the ring body (22) is pushed in the valve disc (12) and the convex table (37) lining on the seat (20), thereby maintaining the world seal (19)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衬里型蝶形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阀体及阀箱内周面上实施了树脂衬里的衬里型蝶形阀,特别涉及提高了阀体的天地侧及阀棒的轴密封部位附近的密封性的蝶形阀。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化学药品工业用的设施中使用而流过高腐蚀性流体的情况下、或在食品关联的流路等中使用的蝶形阀,已知有阀体的金属制的芯体被树脂衬里层覆盖、在阀箱的内周面上装配着树脂阀座圈的所谓的衬里构造的蝶形阀。该衬里型蝶形阀的阀体衬里层及树脂阀座圈由PTFE或PFA等树脂材料形成,这些材料以外不与流体接触,所以适合于剧烈的腐蚀流体、例如氯气或盐酸等化学流体、药液、食品、溶剂等。在这种衬里型蝶形阀中,为了防止从阀体的天地侧或阀棒的轴密封部位附近的流体的外部泄漏,在其附近阶段性地设有多个密封构造。天地侧的密封构造被称作所谓的天地密封,作为一次密封设置。在天地密封中,装配在阀箱的内周上的树脂阀座圈分别被阀体的天地即上部、下部侧的阀棒插入孔的周围面推压而密封,防止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的流体的穿过泄漏,并且在最靠阀体侧的位置处防止从连接在阀体上的阀棒周围的流体泄漏。阀棒的轴密封部位的密封构造被称作所谓的轴密封,在比蝶形阀的一次密封更靠阀棒的轴向外方位置处,以与阀棒同心状作为二次密封设置。在轴密封中,防止从阀棒周围的流体泄漏,并且防止从阀箱与树脂阀座圈之间的流体泄漏(所谓的背侧泄漏)。进而,有在比二次密封更靠阀棒的轴向外方位置处,作为三次密封而配置O形圈等密封部件的情况,由此进一步防止从阀棒周围的流体泄漏。作为设有这样的多个密封构造的结构,例如公开了专利文献1、2的蝶形阀。在专利文献1中,树脂阀座圈被设在内周侧的支承体保持,阀体的直径比树脂阀座圈大。由此,树脂阀座圈被压缩而天地密封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将作为密封部件的轮形件用垫圈固定,由此借助轮形件使轴密封发挥功能,所述垫圈由形成在阀身孔上的肩保持。在专利文献2中,借助设在阀身与树脂阀座圈之间的衬垫而天地密封发挥功能,借助设在该天地密封部位的轴向的二次侧的夹紧装置而轴密封发挥功能。这样,在这些阀中,作为一次密封的天地密封和作为二次密封的向阀棒的第1轴密封以分别独立的构造设置,借助各个密封部位设置天地密封和轴密封。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5的蝶形阀中,设为在天地密封中利用由弹簧带来的推压力的构造。在专利文献3的蝶形阀中,由弹簧将圆筒状插头向凸台部位侧反弹,由此实施作为树脂阀座圈与阀体之间的一次密封的天地密封,借助设在圆筒状插头与树脂阀座圈之间的O形圈,设有作为二次密封的轴密封。在专利文献4的蝶形阀中,由盘簧将推压圈推压,借助被该推压圈推压的密封圈,天地密封和轴密封发挥功能。在专利文献5中,经由被弹簧推压的轴承部件将作为密封部件的弹性体在轴向上推压,借助该弹性体,天地密封和轴密封发挥功能。此外,在作为比较例而在图9中示出的蝶形阀1中,在金属制的芯体2上覆盖树脂衬里层3而设有圆盘状的阀体4,在阀箱9的内周面上装配着树脂阀座圈5。进而,树脂衬里层3沿着装配在阀体4上的阀棒6在轴向上延长而形成阀棒覆盖部7,在该阀棒覆盖部7的外周面上配置将树脂阀座圈5沿着阀棒6延长的延长覆盖部8,由此确保密封性。另外,在蝶形阀中,已知在阀闭状态下从一次侧施加流体压的情况下,在该流体压作用下阀体向二次侧稍稍移动。例如,在公称直径100A的蝶形阀中,在阀闭状态下从一次侧施加1.0MPa的水压的情况下,阀体向二次侧移动约0.2mm左右。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2-908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86356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11988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实公昭58-56463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第2920364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及2的蝶形阀中,两者都是天地密封和轴密封以从弹簧独立的状态设置,在专利文献1中阀体的直径比树脂阀座圈内径大,在专利文献2中借助设在阀身与树脂阀座圈之间的衬垫,分别使得天地密封发挥功能。由于是这样的构造,所以在因衬里树脂的温度变化或老化等带来的劣化而密封性下降的情况下,对于该密封性下降不能利用弹簧的反弹力将天地密封恢复。由此,难以维持天地密封性和轴密封性。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5的蝶形阀中,借助利用弹簧的天地密封,能够实现由弹簧的反弹力带来的天地密封的恢复,但分别具有以下的问题。专利文献3的蝶形阀是在二次密封中使用O形圈的构造,在作为该O形圈而使用橡胶类材料的情况下,不能用于氯等的腐蚀性流体。因此,不能确保二次密封,还导致阀的用途被限定。在专利文献4的蝶形阀中,盘簧的推压力被设在推压圈和密封圈上的锥面向天地密封方向和轴密封方向力分解,所以如果使某一侧的密封力变强,则另一侧的密封性变弱,不能将双方的密封力有效地提高。并且,还需要进行平衡良好地保持这些天地密封和轴密封的调整,该调整也变得困难。在专利文献5中,也将弹簧的推压力利用弹性体的锥面力分解为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所以具有与专利文献4同样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5和作为比较例示出的图9的蝶形阀1中,当例如在图9的蝶形阀1上以全闭时的状态从一次侧施加流体压,如图所示那样阀体4向二次侧移动时,树脂衬里层3也向二次侧移动。在此情况下,树脂衬里层3的天地侧相对于树脂阀座圈5向二次侧偏倚,其密接性变差,由这些树脂衬里层3和树脂阀座圈5实现的阀体4的天地侧的阀棒6周边的与阀箱9的密封性、即天地密封性下降,有可能发生所谓的一次泄漏。进而,在图9中,随着阀体4的移动,阀棒6向二次侧移动,由此阀棒覆盖部7与延长覆盖部8的密接性也变差,由这些阀棒覆盖部7和延长覆盖部8实现的阀棒6与阀箱9的密封性、即阀棒6的轴密封性下降,有可能发生所谓的二次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以往的问题而开发的专利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蝶形阀,其是具有相对于流体的耐腐蚀性的衬里型蝶形阀,能够同时提高天地密封性和轴密封性而切实地防止泄漏,即使在因流体压而阀盘向二次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其密封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涉及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其是在筒形阀身内经由阀杆开闭自如地设有阀盘的蝶形阀,所述筒形阀身由阀座衬里覆盖,所述阀盘由衬里部覆盖,将阀杆的轴密封部位夹入到圈体与阀杆之间,由此防止该轴密封部的扩径,并且用设在阀身的轴装部内的弹簧的反弹力经由圈体推压位于阀盘的天地的凸台面上的阀座衬里,由此保持该天地密封部位的密封性。涉及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天地密封部位较强地推压阀盘的天地的密封凸台面的外周附近位置。涉及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圈体经由设在轴密封部位的密封衬套的环状突边部推压阀座衬里。涉及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在环状突边部的底面上,设有朝向外径下降倾斜的锥面。涉及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在筒状衬里部的内周设置厚壁密封部,将该厚壁密封部推压在轴筒衬里部的外周上,所述筒状衬里部延伸设置在阀座衬里上,所述轴筒衬里部延伸设置在阀盘的衬里部上。涉及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在厚壁密封部上形成有截面山形状的锥面部。涉及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使形成在密封衬套上的圆筒部夹在筒状衬里部与圈体之间,由圈体经由圆筒部防止筒状衬里部的扩径。涉及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衬里型蝶形阀,使内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衬里型蝶形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其是在筒形阀身内经由阀杆开闭自如地设有阀盘的蝶形阀,所述筒形阀身由阀座衬里覆盖,所述阀盘由衬里部覆盖,其特征在于,将前述阀杆的轴密封部位夹入到圈体与阀杆之间,由此防止该轴密封部位的扩径,并且用设在前述阀身的轴装部内的弹簧的反弹力经由前述圈体推压位于前述阀盘的天地的凸台面上的阀座衬里,由此保持该天地密封部位的密封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7 JP 2015-012881;2015.02.19 JP 2015-030531.一种衬里型蝶形阀,其是在筒形阀身内经由阀杆开闭自如地设有阀盘的蝶形阀,所述筒形阀身由阀座衬里覆盖,所述阀盘由衬里部覆盖,其特征在于,将前述阀杆的轴密封部位夹入到圈体与阀杆之间,由此防止该轴密封部位的扩径,并且用设在前述阀身的轴装部内的弹簧的反弹力经由前述圈体推压位于前述阀盘的天地的凸台面上的阀座衬里,由此保持该天地密封部位的密封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里型蝶形阀,其特征在于,前述天地密封部位较强地推压前述阀盘的天地的密封凸台面的外周附近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衬里型蝶形阀,其特征在于,前述圈体经由设在前述轴密封部位的密封衬套的环状突边部推压前述阀座衬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衬里型蝶形阀,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环状突边部的底面上,设有朝向外径下降倾斜的锥面。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衬里型蝶形阀,其特征在于,在筒状衬里部的内周设置厚壁密封部,将该厚壁密封部推压在轴筒衬里部的外周上,所述筒状衬里部延伸设置在前述阀座衬里上,所述轴筒衬里部延伸设置在阀盘的衬里部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里型蝶形阀,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厚壁密封部上形成有截面山形状的锥面部。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衬里型蝶形阀,其特征在于,使形成在前述密封衬套上的圆筒部夹在前述筒状衬里部与前述圈体之间,由前述圈体经由前述圆筒部防止前述筒状衬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平仲川博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开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