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052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DCS供电技术,具体是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DCS供电技术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UPS电源、备用电源、第一过载保护开关、第二过载保护开关、第三过载保护开关、主控接触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流表、第二电流表、第一电压表、第二电压表、电涌保护器、常开主控按钮、常闭主控按钮;其中,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分别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DCS进行供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ouble power supply switc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CS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double power switc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the existing DCS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Dual power switching devices, including UPS power, standby power supply, the first switch, second overload protection overload protection switch, third overload protection switch, main control contactor, the first relay and the second relay, the first current meter, second meter, second meter, the first voltage voltage meter, surge protector, main control button, normally open the normally closed control button; the two group of main contact main control contactor normally closed contact output through the first static overload protection switch line output terminal respectively with UPS power supply and the zero lin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il; the output line of the first relay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of UPS by the overload protection switch and zero the end of the lin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supplying power to the D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DCS供电技术,具体是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集散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在实际应用中,能否可靠地对DCS进行供电直接影响着工业控制的安全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DCS普遍采用UPS电源进行供电。实践表明,此种供电技术存在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具体而言,UPS电源在使用中容易因故障发生失压,而一旦UPS电源发生失压,势必导致DCS停止工作,从而导致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供电装置,以解决现有DCS供电技术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DCS供电技术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UPS电源、备用电源、第一过载保护开关、第二过载保护开关、第三过载保护开关、主控接触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流表、第二电流表、第一电压表、第二电压表、电涌保护器、常开主控按钮、常闭主控按钮;其中,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分别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之间;第一电流表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串接于UPS电源的零线输出端;第一电压表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之间;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分别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线圈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之间;第二电流表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串接于备用电源的零线输出端;第二电压表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之间;电涌保护器通过第三过载保护开关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之间;主控接触器的线圈、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和零线输出端之间;常开主控按钮、常闭主控按钮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接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两端之间;主控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并接于常开主控按钮的两端之间。工作时,将负载(即DCS)并接于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之间。按下常开主控按钮,并闭合第三过载保护开关。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UPS电源正常工作时,UPS电源依次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向负载供电。当UPS电源因故障发生失压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失电,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主控接触器的线圈得电,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闭合。备用电源依次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向负载供电。当UPS电源恢复正常工作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此时,按下常闭主控按钮,主控接触器的线圈失电,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重新闭合,UPS电源重新依次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向负载供电。若有人在UPS电源未恢复正常工作时误按下常闭主控按钮,则由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仍然失电,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仍然闭合,主控接触器的线圈仍然得电,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仍然闭合。备用电源仍然依次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向负载供电。当备用电源因故障发生失压时,主控接触器的线圈失电,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重新闭合,UPS电源重新依次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主控接触器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向负载供电。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电流表实时指示UPS电源的输出电流。第一电压表实时指示UPS电源的输出电压。第二电流表实时指示备用电源的输出电流。第二电压表实时指示备用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涌保护器能够防止直接雷电、间接雷电、其它瞬时过电压对本技术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造成危害。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DCS供电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当UPS电源因故障发生失压时,本技术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能够不间断地将UPS电源切换为备用电源,由此保证了DCS持续正常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双电源切换装置基于全新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DCS供电技术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DCS供电技术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适用于对DCS进行供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双电源切换装置,包括UPS电源、备用电源、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第三过载保护开关HK0、主控接触器KM、第一继电器KA1、第二继电器KA2、第一电流表A1、第二电流表A2、第一电压表V1、第二电压表V2、电涌保护器FSC、常开主控按钮SB1、常闭主控按钮SB2;其中,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分别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连接;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之间;第一电流表A1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串接于UPS电源的零线输出端N1;第一电压表V1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分别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连接;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第二电流表A2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串接于备用电源的零线输出端N2;第二电压表V2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电涌保护器FSC通过第三过载保护开关HK0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线圈、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常开主控按钮SB1、常闭主控按钮SB2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接于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两端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常开辅助触点并接于常开主控按钮SB1的两端之间。具体实施时,还包括第一-第八开关K1-K8、电源指示灯LD1、UPS电源失压指示灯LD2、备用电源失压指示灯LD3、电铃DL、第三继电器KA3、常开报警解除按钮SB3;其中,第一-第八开关K1-K8均并接于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之间;电源指示灯LD1并接于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之间;UPS电源失压指示灯LD2、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接于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动触点之间;备用电源失压指示灯LD3、第二继电器K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PS电源、备用电源、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第三过载保护开关(HK0)、主控接触器(KM)、第一继电器(KA1)、第二继电器(KA2)、第一电流表(A1)、第二电流表(A2)、第一电压表(V1)、第二电压表(V2)、电涌保护器(FSC)、常开主控按钮(SB1)、常闭主控按钮(SB2);其中,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分别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连接;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之间;第一电流表(A1)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串接于UPS电源的零线输出端(N1);第一电压表(V1)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分别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连接;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第二电流表(A2)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串接于备用电源的零线输出端(N2);第二电压表(V2)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电涌保护器(FSC)通过第三过载保护开关(HK0)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线圈、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常开主控按钮(SB1)、常闭主控按钮(SB2)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接于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两端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常开辅助触点并接于常开主控按钮(SB1)的两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PS电源、备用电源、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第三过载保护开关(HK0)、主控接触器(KM)、第一继电器(KA1)、第二继电器(KA2)、第一电流表(A1)、第二电流表(A2)、第一电压表(V1)、第二电压表(V2)、电涌保护器(FSC)、常开主控按钮(SB1)、常闭主控按钮(SB2);其中,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常闭静触点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分别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连接;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之间;第一电流表(A1)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串接于UPS电源的零线输出端(N1);第一电压表(V1)通过第一过载保护开关(HK1)并接于UPS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1)和零线输出端(N1)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两组主触点的常开静触点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分别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连接;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第二电流表(A2)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串接于备用电源的零线输出端(N2);第二电压表(V2)通过第二过载保护开关(HK2)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电涌保护器(FSC)通过第三过载保护开关(HK0)并接于备用电源的相线输出端(L2)和零线输出端(N2)之间;主控接触器(KM)的线圈、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依次串接构成串联支路,且该串联支路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