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019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一夹具,设有一转轴,该转轴可受驱动进行旋转,转轴上设有一第一夹爪以及位于第一夹爪两侧的二第二夹爪;其中,该第一夹爪可用以夹持一铁芯;一卷绕机构,对应设于夹具的前方,可被驱动作位移,该卷绕机构朝夹具端设有一绕夹,该绕夹可被驱动于夹具上所定位的铁芯外周侧进行旋绕;一裁线机构,包括一裁切件以及驱动该裁切件位移的剪线驱动件,该裁切件可被驱动前进至线材通过的路径上。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nding wire by iron co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a device, the core wire winding includes a clamp, a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can be driven to rotate,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claw and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clamping claw two second clamping jaws; wherein, the first clamping claw is used for holding an iron core; a winding in front of the body, the corresponding fixture, can be driven as the displacement, the winding mechanism towards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fixture around, the clip can be driven around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fixture on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winding; a wire cut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utting part and the cutting part driven displacement shear line driver and the cutting part can be driven through the wire on the path 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用以在具有两凸缘部间的卷芯部上卷绕线材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铁芯的两凸缘部间的卷芯部卷绕线材,通常绕线时采用线材由一作为的入线端凸缘部进入后,该端线材先经点焊固定在该入线端凸缘部上电极后,进行预定圈数的卷绕线材于该卷芯部,然后线材另一端再经点焊固定于另端的出线端凸缘部上的电极,以完成铁芯上线材的卷绕,此种铁芯的绕线方法通常称为「顺绕」;另一种绕线方法采用线材由一作为的入线端凸缘部进入后,该端线材先进行预定圈数的卷绕线材于该卷芯部,然后线材二端再经点焊固定于凸缘部上的电极,以完成铁芯上线材的卷绕,此种铁芯的绕线方法通常称为「对绕」;一种铁芯线材绕线采用「顺绕」模式,例如公开号第201501149号「线圈绕线方法及装置」案,其在入料于夹具时,采用将铁芯置于一固定夹爪与一活动夹爪间受夹持,并利用夹具上设置的挂线体提供线材转折绕挂,以使线材经过一定的路径,特别是经过铁芯二端凸缘部上的电极,从而能利用点焊头上的电极自上而下对应该线材经过电极的部位进行焊接;一种铁芯线材绕线采用「对绕」模式,例如公开号第201445597号「线圈、线圈制造方法及装置」案,则在完成铁芯上线材的卷绕后,使二线材的线端同时被转折披挂于同一侧的凸缘部端面上电极,再利用沾锡方式使二线材的线端焊于同一侧的凸缘部端面上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如公开号第201445597号的现有技术铁芯线材绕线采用「对绕」模式,仅能适用将线材二线端同时被转折披挂于同一侧的凸缘部端面上电极,再利用沾锡方式使二线材的线端焊于同一侧的凸缘部端面上电极,但SMD(表面黏着)式电感的铁芯绕线,由于考虑必须以凸缘部端面上电极直接贴附于基板表面,因此二线材的线端位于该同一侧的凸缘部端面上,将使整个贴附于基板表面的铁芯高度增加,将不利于轻薄短小的要求;于是一种净空凸缘部端面而将二线材的线端焊于同一侧的凸缘部端面二侧与主电极部平行并呈弯折于九十度转折的侧缘的铁芯绕线焊固构造被提出,有关现行的铁芯上线材的卷绕方法必须被重新思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铁芯上卷绕线材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铁芯上卷绕线材的铁芯卷绕线材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本专利技术目的的装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包括:一初始步骤,使一铁芯的第一凸缘部被一夹具的一第一夹爪夹持,使一线材位于铁芯一外侧,线材的第一线端则被一绕夹夹持而位于铁芯下方;一卷绕步骤,该绕夹夹持线材的一第一线端进行卷绕,使线材卷绕于铁芯至预定圈数;一第一线端固定步骤,使绕夹夹持线材的第一线端被移入一第二夹爪夹持;一换夹步骤,该绕夹位移并转为夹持线材的一第二线端;一第二线端固定步骤,使绕夹夹持的第二线端被移入另一第二夹爪夹持;一断线步骤,使一裁切件被驱动至线材的第二线端通过路径上,对第二线端的线材进行剪断的操作;线材被剪断后,绕夹夹持该线材的第二线端移至初始步骤状态。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的铁芯卷绕线材的装置,包括:一夹具,设有一转轴,该转轴可受驱动进行旋转,转轴上设有一第一夹爪以及位于第一夹爪两侧的二第二夹爪;其中,该第一夹爪可用以夹持一铁芯;一卷绕机构,对应设于夹具的前方,可被驱动作位移,该卷绕机构朝夹具端设有一绕夹,该绕夹可被驱动于夹具上所定位的铁芯外周侧进行旋绕;一裁线机构,包括一裁切件以及驱动该裁切件位移的剪线驱动件,该裁切件可被驱动前进至线材通过的路径上。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的铁芯卷绕线材的装置,包括: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由于该入料工作站的入料步骤以第一凸缘部朝前的Y轴方向将铁芯朝第一夹爪前端夹口推移,并使推料机构以被驱动的推抵件自夹口相对于挡抵部的另一侧,以X轴向推移铁芯的第一凸缘部左侧的垂直侧缘,使铁芯的第一凸缘部右侧的垂直侧缘抵靠挡抵部,而令铁芯可以位于压扣部、钻部、挡抵部间的夹口内作有效而精确的定位;另,使绕夹夹持线材于第二夹爪外旋绕,并于旋绕前令顶轴抵顶第一夹爪前端夹口中铁芯的第二凸缘部的端面,除可完成卷绕线材并防止卷绕中铁芯脱离第一夹爪前端夹口外,通过该绕夹夹持线材执行一斜向移靠的操作,一方面将线材移入夹口中被夹持,另一方面则使预定圈数卷绕的线材作适当紧度的箍紧;并在绕夹的换夹、移夹步骤中,配合被驱动斜向前进剪线的裁切件,使铁芯A完成线材卷绕并将第一线端、第二线端固定在第一夹爪两侧的二第二夹爪上,以供下一工艺的焊接工作站将第一线端、第二线端焊固在铁芯A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二侧与主电极部平行并呈弯折于九十度转折的侧缘的侧电极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应用的铁芯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应用的铁芯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具夹持铁芯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具夹持铁芯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具未夹持铁芯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具中第一夹爪的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具中第一夹爪与固定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具中二第二夹爪的构造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具中第二夹爪与固定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入料工作站的机构配置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入料工作站的吸附件自料架吸附铁芯的操作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入料工作站的推料机构中推抵件推移铁芯的操作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机构配置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卷绕机构朝夹具端机构立体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卷绕机构朝夹具端机构侧面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卷绕机构上绕夹的二夹钻前端横设一挡靠部夹持扁线的构造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卷绕机构上绕夹的二夹钻前端横设一挡靠部夹持圆线的构造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初始步骤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抵顶步骤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卷绕步骤及第一线端固定步骤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换夹步骤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第二线端固定步骤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工作站的移夹步骤及断线步骤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焊接工作站的机构配置及挡靠步骤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焊接工作站的拉线步骤示意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焊接工作站的焊接步骤示意图。【符号说明】A铁芯A1卷芯部A2第一凸缘部A21水平侧缘A22垂直侧缘A3第二凸缘部A31端面A32主电极部A33侧缘A34侧电极部B线材B1第一线端B2第二线端C料架d1间距D直径E掣压机构E1驱动件E2掣推件E3固定座E4导线架E41导线孔F入料机构F1吸附件G推料机构G1推抵件H裁线机构H1裁切件H2裁线驱动件K卷绕机构K1顶轴K11轴筒K12限位部K2绕夹K21绕夹驱动件K22夹钻K221挡靠部K3轴杆K4驱动头K41轴座K42固定架K43长槽孔K5转座K6固定座K7配重L挡件M线夹M1第一夹臂M11扣钻M2第二夹臂N焊接机构N1电极N2焊接端1夹具11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包括:一初始步骤,使一铁芯的第一凸缘部被一夹具的一第一夹爪夹持,使一线材位于铁芯一外侧,线材的第一线端则被一绕夹夹持而位于铁芯下方;一卷绕步骤,该绕夹夹持线材的一第一线端进行卷绕,使线材卷绕于铁芯至预定圈数;一第一线端固定步骤,使绕夹夹持线材的第一线端被移入一第二夹爪夹持;一换夹步骤,该绕夹位移并转为夹持线材的一第二线端;一第二线端固定步骤,使绕夹夹持的第二线端被移入另一第二夹爪夹持;一断线步骤,使一裁切件被驱动至线材的第二线端通过路径上,对第二线端的线材进行剪断的操作;线材被剪断后,绕夹夹持该线材的第二线端移至初始步骤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17 TW 1051082351.一种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包括:一初始步骤,使一铁芯的第一凸缘部被一夹具的一第一夹爪夹持,使一线材位于铁芯一外侧,线材的第一线端则被一绕夹夹持而位于铁芯下方;一卷绕步骤,该绕夹夹持线材的一第一线端进行卷绕,使线材卷绕于铁芯至预定圈数;一第一线端固定步骤,使绕夹夹持线材的第一线端被移入一第二夹爪夹持;一换夹步骤,该绕夹位移并转为夹持线材的一第二线端;一第二线端固定步骤,使绕夹夹持的第二线端被移入另一第二夹爪夹持;一断线步骤,使一裁切件被驱动至线材的第二线端通过路径上,对第二线端的线材进行剪断的操作;线材被剪断后,绕夹夹持该线材的第二线端移至初始步骤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其中,该卷绕步骤前还执行一抵顶步骤,在该进行卷绕前,使一顶轴抵顶铁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其中,该卷绕步骤中,该绕夹卷绕时,该夹具亦与该绕夹同方向旋转,但绕夹的转速较快。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其中,该断线步骤前还执行一移夹步骤,使绕夹移至与原夹持部位更远离该另一第二夹爪外的线材的第二线端进行夹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夹爪夹持定位线材的第一线端或第二线端的高度,恰位于该铁芯的第二凸缘部侧缘高度间距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卷绕线材的方法,其中,该绕夹夹持线材执行一向Y轴向及X轴向的斜向朝前并朝第二夹爪外移靠的操作,以使绕夹夹持的线材被移入第二夹爪夹持。7.一种铁芯卷绕线材的装置,包括:一夹具,设有一转轴,该转轴可受驱动进行旋转,转轴上设有一第一夹爪以及位于第一夹爪两侧的二第二夹爪;其中,该第一夹爪可用以夹持一铁芯;一卷绕机构,对应设于夹具的前方,可被驱动作位移,该卷绕机构朝夹具端设有一绕夹,该绕夹可被驱动于夹具上所定位的铁芯外周侧进行旋绕;一裁线机构,包括一裁切件以及驱动该裁切件位移的剪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鸿
申请(专利权)人: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