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然熙专利>正文

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95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其通过五边形与六边形的组合形成组装式圆屋顶,其特征在于,组装五角组装体的方法如下:利用六角组装部与五角组装部将构成各自两端切割斜面部的外、内向支架组装为双层,将外向支架与形成有横梁的内向支架组装为支架组装套件,并利用上、下部固定螺栓将其固定在各自轴支柱的螺栓孔,从而由六角组装部与五角组装部形成五角组装体。组装6个所述五角组装体构筑半球状的圆屋顶。对于所述支架组装套件而言,分别利用横螺栓和固定螺栓将支架组装套件分别对向组装到轴支柱的表面(上端)与内面(下端),从而将其对向结合固定以形成双层双重。如果装配12个五角组装体就能够形成球状体筑造物。

Assembled domes and spher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ssembly type dome with spherical bod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Pentagon and hexagon assembled type dom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ethod is as follows: five assembly angle assembly constitutes respective ends of the cutting face inclined by six angle assembling part and the five part, the assembly angle within the support assembly to double within the bracket bracke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outgoing beam assembly for the support assembly kit, and use the upper and lower fixing bolt fixed on the bolt hole of each shaft pillar, which is composed of six corner assembly part and the five part form five angle corner assembly assembly. 6 five angle assemblies are assembled to form hemispherical domes. For the support assembly kit, respectively using the transverse bolt and fixed bolt bracket assembly to the suite were assembl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xle strut (top) and the inner surface (lower), which will b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xed to form a double double. If 12 five angle assemblies are assembled, a sphere can be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以下特点的组装式圆屋顶(dome)与球状体。对于将插入有玻璃或合成树脂透明板的支架组装套件以五边形为中心组装成5个六边形而构建五角组装体来说,将上、下、内、外支架以双层(内、外墙两层的形态)组装而成的五角组装体作为基本,将5个组装体连接起来构建半球状的圆屋顶,如果组装12个五角组装体就可以构建成坚固的圆筒状筑造物,由此将室内与室外完美切断,从而确保室内的温度完全不受室外气温的影响。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此前圆屋顶形式的住宅或者居住空间、建筑物等主要按照临时使用的简易形式组装后供人们使用,一直不能构建可以将室外气温与室内气温完全切断的大型建筑物或者作为永久住宅使用的圆屋顶形式的组装式住宅、建筑物等。当前公开了多个圆屋顶形式的筑造物多数已经公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专利公报US2013/0152486A1号“宇宙(圆屋顶)形中心的测地篱笆支柱系统(UNIVERSALHUBSTRUTSYSTEMFORAGEODESICENCLOSURE)”。根据公报,所述结构是在中心孔周围穿有5~6个洞的花瓣型板状的板体上用螺栓拧有5~6个支柱连接而成的,支柱本身是一种在管状前端插入穿洞的带孔片并罩上被覆形成的构造。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4-41831号公开了“轻型圆屋顶连接件(軽量ドーム及びそのたぬコネクタ)”。所述结构采用的技术就是在用作支架的管状构件的上、下端部的上部与下部插入轮轴(hub),并分别在所述上、下端部的轮轴设置5-6条成对悬臂,且呈放射线状突出。所述成对悬臂的各个悬臂之间插入有板状支柱,并用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贴合,从而对圆屋顶提供双重支撑。另外,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9-0121994号公开了“圆屋顶建筑”。所述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圆屋顶建筑物。其结构包括:沿规定面积外围的圆周以多角围建的侧壁;将设置在所述侧壁上部的组装式圆屋顶屋脊框架按照规定的单位长度切断,所述切断的两端分别形成四角管状的插入端,设置在所述各个插入端带有将其贯通的紧固孔的多个框架管;以所述多个框架管聚集的一个连接点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当沿着规定体积的整个半球面反复连续进行上述排列时,容纳聚集在所述各个连接点的插入端并将其连接成一体的上、下一对连接件;为防止所述多个框架管的插入端从所述连接件脱离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结合固定为一体的紧固件。如韩国专利第10-0397476号公开的“组装式圆屋顶房屋”那样,对于圆屋顶形状的组装式圆屋顶房屋的结构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屋顶房屋可以通过组装构件来将相邻的面连续地拼接组装而成。所述组装构件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将在各个边的端部带有结合孔的连接片折弯形成的金属框架;以使所述金属框架的连接片能够露出的方式经发泡成型的尿烷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组装式圆屋顶的结构存在的以下问题:第一: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与在中心孔周围穿有5~6个洞的花瓣型板状的板体上将5~6个支柱用螺栓拧紧连接而成的结构不同;第二:解决在用作支架的管状构件的上、下端部的上部与下部插入轮轴,并分别在所述上、下端部的轮轴设置5-6条成对悬臂,且呈放射线状突出;所述成对悬臂的各个悬臂之间插入有板状支柱,并用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贴合,从而对圆屋顶提供双重支撑的技术存在的问题。第三:其结构包括:在各个插入端设置形成有贯通其的紧固孔的多个框架管;以所述多个框架管聚集的一个连接点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当沿着规定体积的整个半球面反复连续进行上述排列时,容纳聚集在所述各个连接点的插入端并将其连接成一体的上、下一对连接件。防止所述多个框架管的插入端从所述连接件脱离的技术问题,以及支柱本身并非一种在管状前端插入使穿洞的带孔片构成5角方向的放射线管插孔的上板与下板组装形成的内、外层构造而是单层结构的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建半球状的组装式圆屋顶房屋的组装体而修建完整组装状态的圆屋顶。将构成建筑物内壁侧与外壁层的透明板(玻璃及透明树脂板)以内、外壁两层设置,其采用的技术为:如果在用于支撑所述内、外壁层的轴支柱利用外向支架与内向支架来连接组装6套五角组装体,从而构建一个半球状的双重的圆屋顶筑造物,所述一套五角组装体由5个按六角状组装的六角组装体和中心的五角组装体构成。五角及六角组装体利用螺栓、螺母进行组装。当为确保构成内、外壁的透明板不让内、外部空气流通而以真空状态组装时,分别向内壁体一侧(内向)略微保留一点倾斜度来完成组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实现只要能够组装12个五角组装体就可以构建圆筒状筑造物等构想。如果组装为在所述中央设置五角并在周面设置5个六角,就可以形成五角组装体。将6个所述五角组装体连接组装形成的筑造物可以建成半球状圆屋顶房屋。当然,也可以建成完整球状的建筑物。就其施工性而言,事先在工厂制作6套适合于结构的组装体,到现场仅需组装即可,从而可以缩短施工时间,节省施工费用。同时能够提供层面性能及耐火性强并兼具耐久性、耐蚀性、抗震性且隔热性好的半球状组装式圆屋顶房屋。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半球状的组装式圆屋顶具有以下特征:将玻璃或合成树脂透明板以六角形的形状按照上下(内外层)两层组装成五角组装体,并将5个所述五角组装体连接构成半球状的组装式圆屋顶,由此使组装构建的室内与室外完美阻断,从而使室内的温度完全不受室外气温的影响。通过将多个六角组装体连接组装,不仅可以构建半球状的圆屋顶房屋,而且还可以修建完整球状的建筑物与圆筒状的构造物。就其施工性而言,事先在工厂制作适合于结构的六角组装体,在现场仅需组装即可,从而可以缩短施工时间,节省施工费用。同时能够提供隔热性及耐火性好并兼具耐久性、耐蚀性、抗震性的半球状组装式圆屋顶房屋。附图说明参考以下随附的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是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组装后形成的一套五角基本构件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以6个五角基本构件而建成的圆屋顶外形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以用于构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圆屋顶与球状体的基本五角作为中心处于组装前的排列状态一个实施例的示例图;图4是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的支架组装套件进行组装后状态的详细(将背面一侧长度省略的状态)立体图;图5是利用横螺栓和垂直固定螺栓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的支架组装套件进行组装的状态的放大示例图;图6、图7、图8、图9是作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的内、外向支架的分解图,它是衬垫插架及衬垫的剖面的示例剖视图;图10既作为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的C部分解后的放大示例图,也作为利用横螺栓和固定螺栓将支架组装套件与轴支柱的各个螺栓孔固定结合状态的上部外向支架组装示例图(将内向支架按相同的组装方法装配到轴支柱的相反下部),它是对从图13所示的6角组装剖面中减少2个而构成4角形态的组装进行示例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1示例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的组装状态,它是示例了玻璃板向右侧倾斜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是,在图11所示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的示例图中,向两侧插入玻璃而使玻璃板插入至衬垫的上下接触面时通过在用于把持衬垫的曲面旋转轴和支撑该曲面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其通过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组合形成半球状的圆屋顶,其特征在于:组装五角组装体(2)的方法如下:利用六角组装部(B)与五角组装部(C)将构成各自两端切割斜面部(5d)、(6d)的外向支架(5)和内向支架(6)按双层双重组装为结构物,外向支架(5)与内向支架(6)除去横梁(7)外为相同形状的支架,将其组装为支架组装套件(A),分别利用上部固定螺栓(9′)与下部固定螺栓(9″)将上下结合部盖板(12)、(12′)罩在构成衬垫(13)、(13′)的轴支柱(10)的螺栓孔(10′)上加以固定,构成插入六角组装部(B)与衬垫插架(6′)、(6″)的凹槽(6c),将插入有内向衬垫(6a)、(6b)的衬垫插架(6′)、(6″)插入在所述凹槽(6c)内进行组装,在下部设置形成有螺栓孔(7′)和突起插口(7a)的横梁(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其通过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组合形成半球状的圆屋顶,其特征在于:组装五角组装体(2)的方法如下:利用六角组装部(B)与五角组装部(C)将构成各自两端切割斜面部(5d)、(6d)的外向支架(5)和内向支架(6)按双层双重组装为结构物,外向支架(5)与内向支架(6)除去横梁(7)外为相同形状的支架,将其组装为支架组装套件(A),分别利用上部固定螺栓(9′)与下部固定螺栓(9″)将上下结合部盖板(12)、(12′)罩在构成衬垫(13)、(13′)的轴支柱(10)的螺栓孔(10′)上加以固定,构成插入六角组装部(B)与衬垫插架(6′)、(6″)的凹槽(6c),将插入有内向衬垫(6a)、(6b)的衬垫插架(6′)、(6″)插入在所述凹槽(6c)内进行组装,在下部设置形成有螺栓孔(7′)和突起插口(7a)的横梁(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其特征在于:支架组装套件(A)在外向支架(5)中段部向下突出设置有中央支柱板(5c),并在两侧设置有用于插入衬垫插架(5′)、(5″)的凹槽(5e),将插入有外向衬垫(5a)、(5b)的衬垫插架(5′)、(5″)插入于所述凹槽(5e),由此构成上部外向支架(5),在与下部结合的内向支架(6)中段部向上突出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柱板(5c)的内向支柱板(7″),在两侧设置有用于插入衬垫插架(6′)、(6″)的凹槽(6c),将插入有内向衬垫(6a)、(6b)的衬垫插架(6′)、(6″)插入于所述凹槽(6c)而进行组装,在下部设置形成有螺栓孔(7′)和突起插口(7a)的横梁(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圆屋顶与球状体,其特征在于:在外、内向支架之间的衬垫(5a)、(5b)和衬垫(6a)、(6b)之间插入透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然熙
申请(专利权)人:李然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