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90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它解决了现有处理工艺中需要使用强酸强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处理危险性高等技术问题。本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铝板表面整平;b、将铝板放在加入脱脂除油剂的水中,水温为40‑60℃,震动清洗,清洗次数为2‑3次;c、将铝板浸入碱液中,碱液温度为60‑70℃,浸泡时间为1‑3min;d、将铝板进行水洗;e、将铝板浸入40‑55℃的弱酸溶液中2‑4min,弱酸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稀盐酸30‑40份、酪酸酐15‑30份、氟化氢铵4‑8份、硼酸2‑4份、磷酸氢二胺2‑3份;f、将铝板进行喷淋水洗,去除铝板表面的弱酸溶液;g、将铝板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8‑12min。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处理安全的优点。

Process for treating aluminium plate surfa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reatment process for aluminium plate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using strong acid and strong alkali in the prior treatment process, prone to safety accidents and dealing with high risks. The process of aluminum surfac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B, aluminum surface leveling; aluminum plate on degreasing agent added water, the water temperature is 40 60 DEG C, vibration cleaning, cleaning 3 times 2; C, the aluminium plate immersed in alkaline solution, solution temperature of 60 70 C, the soaking time is 1 3min; D, e, the aluminum plate washing; weak acid solution immersed in 40 aluminum 55 DEG C in 2 4min, weak acid solu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 weight portion: 30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40, butyric anhydride 15 30 copies, 8 copies of 4 ammonium hydrogen fluoride, 2 boric acid 4, hydrogen phosphate two amine 2 3; F, aluminum spray washing, removal of weak acid solution surface of aluminum; G, aluminum plate for drying through the drying system, the drying temperature is 80 120 DEG C, the drying time is 8 12mi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 han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铝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和成型性好、成本低等一系列的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建筑、桥梁、电力、汽车、核工业及兵器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铝板表面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综合法。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铝板表面处理工艺【申请号:201610331630.6;公开号:CN105951150A】。这种铝板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板表面放入浸泡槽中使用32℃的浸泡剂浸泡处理2分钟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使用干净软布轻轻擦拭铝板表面;所述浸泡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狗牙根8、三聚磷酸钠4、乙醇20、清水80、硅酸3;其制备方法为:将狗牙根捣碎,放入30重量份的清水水中,添加狗牙根重量0.1%的蒽醌和狗牙根重量1%的碳酸钠,搅拌均匀后,进行水浴密闭蒸煮,温度控制在88-90℃,时间为3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固体残渣,得滤液,将所得滤液与三聚磷酸钠、乙醇、硅酸和剩下的清水一起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需浸泡液;(2)、将步骤(1)处理好的铝板放入电解液中,以铁作为阴极,铝板作为阳极,进行电解,电压采用10V,电解液的温度控制30℃,电解时间为4分钟,电解进行时,铝板同时进行旋转,旋转速度为30r/min;所述电解液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成分制成:1.5%碳酸氢钠、0.3%三聚磷酸钠其余为水;电解液的PH保持在8.5-9之间;(3)、将步骤(2)处理好的铝板使用18℃去离子水清洗,然后使用干净软布轻轻擦干铝板表面水渍;(4)、将上述步骤处理好的铝板使用钝化液在22℃的钝化液中处理82-88秒;所述钝化液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氧化钇0.8份、SmCl3˙6H2O1份、铜粉0.2份、硅酸钠1份份、乙烷磺酸2份、硅溶胶30份、环氧树脂1份、双氧水10份、去离子水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1份、脂肪醇硫酸钠0.8份、助剂0.5份;所述助剂按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20.5%环己六醇磷酸酯、0.5%氯化钠、47%乙醇、32%己二醇;所述助剂的制作方法为:将氯化钠、环己六醇磷酸酯与乙醇进行混合,控制温度在8-10℃,持续40分钟后,再滴加己二醇,控制在25分钟滴完,边滴加边搅拌,搅拌速度为250r/min,最后静置5-8分钟,即可;(5)、将钝化处理完成的铝板使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在30℃下烘干;(6)、将涂料涂覆在上述铝板上,通过烘烤固化形成铝板涂层,烘烤条件是炉温:210℃,对应的铝板板温:168℃,烘烤时间:6.25秒;所述涂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17份、聚乙二醇19份、丙烯酸乙酯22份、甲基硅树脂30份、三聚磷酸钠1份、正丁醇4份、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份、松脂3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衣康酸2份、富马酸1份、乳化剂1份;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度为45-48nm;所述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该专利中公开的处理工艺虽然可实现其表面处理,但是,该处理工艺中需要使用强酸强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处理危险性高,因此,设计出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具有处理安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铝板表面整平,并去除毛边;b、将铝板放在加入脱脂除油剂的水中,水温为40-60℃,震动清洗,清洗次数为2-3次,去除铝板表面的杂质及油脂;c、将铝板浸入碱液中,碱液温度为60-70℃,浸泡时间为1-3min,去除铝板表面的氧化膜;d、将铝板进行水洗,去除板铝表面的碱液;e、将铝板浸入40-55℃的弱酸溶液中2-4min,弱酸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稀盐酸30-40份、酪酸酐15-30份、氟化氢铵4-8份、硼酸2-4份、磷酸氢二胺2-3份;f、将铝板进行喷淋水洗,去除铝板表面的弱酸溶液;g、将铝板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8-12min。采用以上工艺,通过采用碱液和酸液实现铝板表面处理,且使用的是弱碱和弱酸,大大减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处理安全。所述步骤b中的脱脂除油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硼酸钾15-20份、碳酸钠2-4份、硅酸钠3-4.5份、三聚磷酸钾10-14份、水解聚马来酸酐10-16份、聚氧乙烯烷基酚醚5-10份、石墨0.2-0.6份、纳米二氧化钛1-2份、硫酸羟胺6-10份、去离子水8-16份。采用以上组份,可使脱脂除油剂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所述步骤c中的碱液为纯碱溶液、硅酸钠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所述碱液的pH值为8-12。所述步骤e中的弱酸溶液的pH值为5-6。所述步骤g中的烘干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烘箱相连,烘箱下部设有开口,底座上固定有能将开口封闭住的密封板,底座上竖直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减速电机相连,转动轴上端和转动板中部相连,转动板两端均具有若干层用于放置板料的料架,且料架能位于烘箱正下方,料架包括支撑板和若干相互平行且不接触的料杆,支撑板固定在转动板端部,料杆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料杆另一端为取放端,底座上还依次设置有能将板料拿取或放下的取放装置和能将板料输入或输出的输送装置。烘干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使板料干燥时,通过输送装置对板料进行输入或输出,通过取放装置对板料进行拿取或放下,控制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料架转动,使放满板料的料架位于烘箱正下方,控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烘箱向下移动,使烘箱和密封板相抵靠,通过烘箱对料杆上的板料进行烘干,可替代人工操作,操作方便;料杆采用悬臂梁结构,可使板料能从料杆的侧面进行取放,大大简化了取放的作业难度,可使其能更好的适应各种取放作业,通用性强。所述料杆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取放装置包括若干取放杆、带动取放杆来回移动的移动机构和带动取放杆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移动机构可带动取放杆来回移动,通过升降机构可带动取放杆上下移动,移动方便、快速。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架、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导轨和滑座,安装架固定在底座上,导轨水平固定在安装架上,且导轨与料杆相互平行,滑座设置在导轨上,丝杆通过轴向固定且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架上,丝杆端部和伺服电机相连,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螺母和轴承的内圈相连,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座相连,轴承座和滑座相连,取放杆水平设置在滑座上。当需要使取放杆来回移动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母转动,螺母使滑座沿着导轨来回移动,滑座带动取放杆来回移动,从而可使取放杆来回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立柱和升降架,立柱竖直固定在滑座上,立柱上端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相连,立柱下端设置有从动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升降架固定在传动带上,取放杆水平固定在升降架上。当需要使取放杆上下移动时,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带动安装架上下移动,安装架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铝板表面整平,并去除毛边;b、将铝板放在加入脱脂除油剂的水中,水温为40‑60℃,震动清洗,清洗次数为2‑3次,去除铝板表面的杂质及油脂;c、将铝板浸入碱液中,碱液温度为60‑70℃,浸泡时间为1‑3min,去除铝板表面的氧化膜;d、将铝板进行水洗,去除板铝表面的碱液;e、将铝板浸入40‑55℃的弱酸溶液中2‑4min,弱酸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稀盐酸30‑40份、酪酸酐15‑30份、氟化氢铵4‑8份、硼酸2‑4份、磷酸氢二胺2‑3份;f、将铝板进行喷淋水洗,去除铝板表面的弱酸溶液;g、将铝板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8‑12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铝板表面整平,并去除毛边;b、将铝板放在加入脱脂除油剂的水中,水温为40-60℃,震动清洗,清洗次数为2-3次,去除铝板表面的杂质及油脂;c、将铝板浸入碱液中,碱液温度为60-70℃,浸泡时间为1-3min,去除铝板表面的氧化膜;d、将铝板进行水洗,去除板铝表面的碱液;e、将铝板浸入40-55℃的弱酸溶液中2-4min,弱酸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稀盐酸30-40份、酪酸酐15-30份、氟化氢铵4-8份、硼酸2-4份、磷酸氢二胺2-3份;f、将铝板进行喷淋水洗,去除铝板表面的弱酸溶液;g、将铝板通过烘干系统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8-12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脱脂除油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硼酸钾15-20份、碳酸钠2-4份、硅酸钠3-4.5份、三聚磷酸钾10-14份、水解聚马来酸酐10-16份、聚氧乙烯烷基酚醚5-10份、石墨0.2-0.6份、纳米二氧化钛1-2份、硫酸羟胺6-10份、去离子水8-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碱液为纯碱溶液、硅酸钠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溶液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的pH值为8-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弱酸溶液的pH值为5-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板表面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的烘干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烘箱相连,烘箱下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丽陈晔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永欣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