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973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27~42wt%的氧化铪粉体、8~18wt%的碳化硼粉体、3~9wt%的碳黑粉体、10~27wt%的氯化锂粉体和22~34wt%的氯化钾粉体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物。将装有混合反应物的坩埚放入匣钵内,再置于微波加热炉中,抽至真空度为10~50Pa,然后在流通氩气气氛和1100~1300°C条件下保温10~60min,自然冷却,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最后在65~80°C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长棒状硼化铪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温度低、反应速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且绿色环保的特点,所制备的产品纯度高、具备均匀的棒状结构、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和烧结性能良好。

A long rod hafnium powd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ong rod hafnium powd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the 27~42wt% hafnium oxide powder, 8~18wt% boron carbide powder, 3~9wt% carbon black powder, 10~27wt% lithium chloride powder and 22~34wt% potassium chloride powder are mixed evenly, and a mixed reactant is obtained. A crucible reaction mixture into sagger, then placed in the microwave heating furnace, vacuum pumping to the degree of 10~50Pa, and then in the argon atmosphere circulation and 1100~1300 ~ 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0~60min insulation, cooling and repeated washing with deionized water, at 65~80 DEG 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ry 6 ~12h, the long rod of hafnium powd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process, low reaction temperature, high reaction rate and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and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epared product has high purity, uniform rod structure, controllable size, large surface area and good sinter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硼化铪粉体
具体涉及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硼化铪基超高温陶瓷因其具有高熔点、优异的抗高温侵蚀性能、优秀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飞船和再入飞行器的发动机热防护部件、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端头帽、先进核能系统用辐射防护罩以及金属高温熔炼和连铸用电极等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领域。当前制备硼化铪陶瓷的主要方法是将硼化铪粉体在高温及高压条件下进行烧结。因此,开发大规模、低成本地制备高质量的硼化铪粉体的新方法,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应用领域的关键。此外,在硼化铪陶瓷基体中引入具有各向异性结构和性能强化潜力的增强相是促进其性能优化的有效途径。然而,硼化铪基陶瓷严苛的服役条件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其增强相材料的选择范围,而且导致制备工艺复杂化、成本上升及产品结构不均匀等不良效果。鉴于此,通过开发新技术制备具有均匀的棒状结构的硼化铪粉体,将有望通过“自增强”机制大幅度提升烧结产品的综合性能,并且有效地简化工艺流程和降低制备成本。现有的制备硼化铪粉体方法主要包括热还原法、化学法和单质反应合成法。相较化学法和单质反应合成法,热还原法具有制备效率较高及可控性较好等优点。但现有的热还原法仍需要采用价格昂贵或有毒性的原料以及高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长等高能耗条件,而且难以形成均匀的棒状结构:“利用含铪有机物前驱体合成硼化铪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CN102557642A)专利技术,采用价格较高的含铪有机物前驱体、葡萄糖以及硼酸作为原料,经1300~1700°C保温1~5小时的热处理得到硼化铪粉体,但未报道其具有棒状结构;“一种制备具有棒状形貌硼化铪粉体的方法”(CN201210506176.5)专利技术,以氧化铪、碳化硼和石墨为原料,先经过球磨和压制成型等预处理过程,再进行1200~1800°C保温0.5~5小时的热处理,得到了棒状颗粒的含量仅为90wt%的硼化铪粉体;“棒状硼化铪粉体的制备工艺”(CN201410116048.9)专利技术,以有毒性的四氯化铪为原料制备棒状氧化铪,通过酚醛树脂裂解和粉碎制备碳粉,再将上述氧化铪和碳粉与碳化硼混合后进行1600~1800°C保温0.5~2小时的热处理,得到了微米径比仅为2倍以上的硼化铪粉体。综上所述,现有的制备硼化铪粉体的方法普遍存在原料成本高、工艺复杂、制备温度高、制备效率低、不具备均匀的各向异性(棒状)结构、难以工业化生产和污染环境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制备温度低、制备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且绿色环保的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纯度高、具备均匀的棒状结构、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且烧结性能良好。产物具有均匀的各向异性结构和材料性能的强化潜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是:(1)将27~42wt%的氧化铪粉体、8~18wt%的碳化硼粉体、3~9wt%的碳黑粉体、10~27wt%的氯化锂粉体和22~34wt%的氯化钾粉体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装入坩埚,再将所述坩埚装入匣钵内,然后采用碳化硅粉体填充所述匣钵与所述坩埚之间的间隙。(3)将填充间隙后的匣钵置于微波加热炉内,先抽至真空度为10~50Pa,然后在流动的氩气气氛条件下,以5~5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0~1300°C,保温10~60min,自然冷却,得到粗处理的硼化铪粉体。(4)将所述粗处理的硼化铪粉体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在真空干燥箱内于65~80°C条件下保温6~12h,即得长棒状硼化铪粉体。所述氧化铪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10mm。所述碳化硼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30mm。所述碳黑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30mm。所述氯化锂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100mm。所述氯化钾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100mm。所述碳化硅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5mm。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和突出特点: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未采用价格昂贵及有毒有害的原料,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可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要求,具有可观的产业化前景。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微波加热条件能使反应物产生“自发热”等微波效应,与常规热还原法相比,显著降低了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合成温度(由≥1600°C降低至1100~1300°C),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制备效率,制备纯相硼化铪粉体所需时间由现有的数小时缩短至10~60min。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熔盐合成条件有以下两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熔盐介质能有效地减小反应物的平均原子扩散距离且能提高扩散速率,进一步加快合成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反应速率;另一方面,熔盐介质不仅有利于制备形貌和尺寸均匀的长棒状硼化铪粉体,且有利于促进硼化铪粉体形成和具有高比表面积的长棒状结构,从而增强该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烧结活性。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新型热还原法能在还原剂不过量的情况下实现合成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反应的完全进行,从而使产物中不残留未反应的反应物及副产物。在此条件下,通过简单的水洗处理即可高效地实现高纯度硼化铪粉体与熔盐介质的分离,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熔盐介质的回收及循环使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5.本专利技术所得的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具有长棒状单晶结构经检测:比表面积为100~200m2/g;直径为100~300nm,长度为500~2000nm。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温度低、反应速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且绿色环保的特点,所制备的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纯度高、具备均匀的棒状结构、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和烧结性能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XRD图谱;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另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显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为避免重复,先将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统一描述如下,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所述氧化铪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粒径≤10mm。所述碳化硼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30mm。所述碳黑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30mm。所述氯化锂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100mm。所述氯化钾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100mm。所述碳化硅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均颗粒尺寸≤5mm。实施例1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将27~30wt%的氧化铪粉体、9~13wt%的碳化硼粉体、5~7wt%的碳黑粉体、14~20wt%的氯化锂粉体和30~32wt%的氯化钾粉体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反应物。(2)将所述混合物装入坩埚,再将所述坩埚装入匣钵内,然后采用碳化硅粉体填充匣钵与坩埚之间的间隙。(3)将填充间隙后的匣钵置于微波加热炉中,先抽至真空度为10~50Pa,然后在流动的氩气气氛条件下,以20~4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50~1200°C,保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1)将27~42wt%的氧化铪粉体、8~18wt%的碳化硼粉体、3~9wt%的碳黑粉体、10~27wt%的氯化锂粉体和22~34wt%的氯化钾粉体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装入坩埚,再将所述坩埚装入匣钵内,然后采用碳化硅粉体填充所述匣钵与所述坩埚之间的间隙;(3)将填充间隙后的匣钵置于微波加热炉内,先抽至真空度为10~50Pa,然后在流动的氩气气氛条件下,以5~5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0~1300°C,保温10~60min,自然冷却,得到粗处理的硼化铪粉体;(4)将所述粗处理的硼化铪粉体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在真空干燥箱内于65~80°C条件下保温6~12h,即得长棒状硼化铪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1)将27~42wt%的氧化铪粉体、8~18wt%的碳化硼粉体、3~9wt%的碳黑粉体、10~27wt%的氯化锂粉体和22~34wt%的氯化钾粉体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装入坩埚,再将所述坩埚装入匣钵内,然后采用碳化硅粉体填充所述匣钵与所述坩埚之间的间隙;(3)将填充间隙后的匣钵置于微波加热炉内,先抽至真空度为10~50Pa,然后在流动的氩气气氛条件下,以5~5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0~1300°C,保温10~60min,自然冷却,得到粗处理的硼化铪粉体;(4)将所述粗处理的硼化铪粉体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在真空干燥箱内于65~80°C条件下保温6~12h,即得长棒状硼化铪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棒状硼化铪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铪粉体的纯度为工业级或为分析级,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昊张海军张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