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渣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9513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排渣冷却系统,包括:锅炉、冷却滚筒以及出渣装置,其中,出渣装置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第一管的进口端与锅炉的出渣口连通、出口端低于第一管的进口端,第二管的进口端与第一管的出口端连通、出口端与冷却滚筒的进渣口连通,第二管的出口端高于第二管的进口端或者与第二管的进口端平齐,第二管的顶部具有尾气口,第一送风装置用于向第一管的出口端送入松动气体,第二送风装置用于向第二管的进口端送入流化气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可以有效预漏气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Boiler slag cool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iler slag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boiler, cooling roller and slag discharging device, wherein, the sla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tube and the second tube, the first air supply device and air supply device second, the inlet end of a first pipe and a boiler slag outlet, the outlet end is lower than the import first in the end of the tube, second tube inlet and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outlet end and cooling drum into a slag outlet, second pipe outlet is higher than the import second or the end of the tube and second tubes imported flush,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tube with gas blowing device for export, first to the first pipe the outlet into the loose gas, air supply device second for imports to second in the end of the tube into the fluidizing gas. According to the boiler slag cool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problem of effective pre air leakage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and safety accidents can be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排渣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锅炉冷渣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排渣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滚筒冷渣机作为锅炉排渣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能源化工行业中的固体燃料(煤炭、生物质、生活垃圾、中油等)气化热解炉上,但是由于滚筒冷渣机的密封性较差,热料渣从锅炉排渣管排向滚筒冷渣机时会携带少量气体,并且这些气体很容易从进料装置或出料装置与滚筒连接的旋转连接处泄露出去。能源化工行业产生的易燃、易爆、有毒害性气体出现泄露时,若处在连续排渣期,高温煤气和少量细粉灰混合物会从随着热料渣排入滚筒冷渣机,滚筒冷渣机内压力要高于外部环境压力,混合物会从冷渣机内排到周围环境内,恶化了操作环境,严重时灰对人造成伤害,尤其是从进渣装置处排出的混合物温度很高,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生爆鸣甚至爆炸;若是在排渣间断期,滚筒冷渣机内会残留大量的易燃易爆煤气和细粉灰混合物,且排渣后滚筒冷渣机内如果气压低于外界环境压力,则会有空气泄露进滚筒冷渣机在高温下与煤气迅速混合,则会在滚筒冷渣机内发生爆燃甚至爆炸事故,严重时会损害滚筒冷渣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锅炉排渣冷却系统,所述锅炉排渣冷却系统不易漏气、安全性高。根据本技术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具有出渣口;冷却滚筒,所述冷却滚筒具有进渣口;出渣装置,所述出渣装置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渣口连通,所述第一管的出口端低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进口端;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渣口连通,所述第二管的所述出口端高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或者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平齐,所述第二管的顶部具有尾气口;第一送风装置,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送入松动气体;第二送风装置,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送入流化气体。根据本技术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通过设置具有料封作用的出渣装置,从而由锅炉排出的热料渣可以通过出渣装置间接进入冷却滚筒,这样,通过出渣装置的料封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及细粉灰等随热料渣进入冷却滚筒内,进而可以有效地预防漏气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进口端到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的方向,所述第一管沿直线竖直向下延伸;和/或沿着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到所述第二管的所述出口端的方向,所述第二管沿直线水平延伸或沿直线竖直向上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渣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管,所述第三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三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三管的所述出口端高于所述第三管的所述进口端或者与所述第三管的所述进口端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从所述第三管的所述进口端到所述第三管的所述出口端的方向,所述第三管沿直线水平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口位于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的正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口连通至所述锅炉、所述第一送风装置、所述第二送风装置以及外界大气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炉排渣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顶端进口连通至所述出渣口,所述排渣管的底端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一管的所述进口端:和/或进渣管,所述进渣管的顶端进口连通至所述第二管的所述出口端,所述排渣管的底端出口连通至所述进渣口。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出渣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锅炉排渣冷却系统100;锅炉1;排渣管11;出渣装置2;尾气口20;第一管21;第二管22;第三管23;冷却滚筒3;进渣管31;氮气处理设备4;风机5;烟气处理设备6;烟囱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100,包括:锅炉1、冷却滚筒3和出渣装置2。锅炉1具有出渣口,冷却滚筒3具有进渣口,出渣装置2连接在锅炉1的出渣口和冷却滚筒3的进渣口之间,以使锅炉1通过出渣装置2向冷却滚筒3间接排渣。参照图1,出渣装置2包括:第一管21、第二管22、第一送风装置以及第二送风装置,其中,第一管21的进口端与出渣口连通,第二管22的进口端与第一管21的出口端连通,第二管22的出口端与进渣口连通。由此,通过锅炉1的出渣口排出的热料渣,可以顺次通过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由冷却滚筒3的进渣口进入冷却滚筒3内。如图5所示,第一管21的出口端低于第一管21的进口端,从而进入第一管21的热料渣需要(竖直或倾斜)向下流经第一管21,第二管22的出口端高于第二管22的进口端或者与第二管22的进口端平齐,从而进入第二管22的热料渣需要水平或(竖直或倾斜)向上流经第二管22。由此,第一管21内的低处、即靠近第一管21的出口端处可以形成料封,以将气体封阻在第一管21内堆积的热料渣上方,防止该气体进入第二管22并流入冷却滚筒3发生泄漏,以确保安全。参照图5,第一送风装置用于向第一管21的出口端送入松动气体B,其中,第一送风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管21内部或者外部且由第一管21的出口端向第一管21内送入松动气体B,优选地,第一送风装置可以由第一管21的出口端向第一管21的进口端输送松动气体B,以松动第一管21出口端堆积的热料渣使其向第二管22流动。参照图5,第二管22的顶部具有尾气口20,第二送风装置用于向第二管22的进口端送入流化气体C,其中,第二送风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二管22内部或者外部且由第二管22的进口端向第二管22内送入流化气体C,优选地,第二送风装置可以由第二管22的进口端向第二管22的尾气口20输送流化气体C,或者,第二送风装置还可以由第二管22的进口端向第二管22的出口端输送流化气体C,以使进入第二管22的热料渣以流态化的形式排向冷却滚筒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100,通过设置具有料封和气动阻力作用的出渣装置2,从而由锅炉1排出的热料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锅炉排渣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排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具有出渣口;冷却滚筒,所述冷却滚筒具有进渣口;出渣装置,所述出渣装置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渣口连通,所述第一管的出口端低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进口端;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渣口连通,所述第二管的所述出口端高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或者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平齐,所述第二管的顶部具有尾气口;第一送风装置,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送入松动气体;第二送风装置,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送入流化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排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具有出渣口;冷却滚筒,所述冷却滚筒具有进渣口;出渣装置,所述出渣装置包括: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渣口连通,所述第一管的出口端低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进口端;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渣口连通,所述第二管的所述出口端高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或者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平齐,所述第二管的顶部具有尾气口;第一送风装置,所述第一送风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送入松动气体;第二送风装置,所述第二送风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送入流化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第一管的所述进口端到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出口端的方向,所述第一管沿直线竖直向下延伸;和/或沿着从所述第二管的所述进口端到所述第二管的所述出口端的方向,所述第二管沿直线水平延伸或沿直线竖直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渣冷却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周恩史雪君苏二强吴黎阳余海鹏黄伟孙宝林史东军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