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育文专利>正文

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891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包括一固定连接于眼球上的固定板和抵压于后巩膜处的抵压板,所述固定板与抵压板呈120°‑160°设置,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的固定板可以与眼球缝合固定在一起,起到牢固固定的作用,抵压板可以顶压在后巩膜处,使得变长的后巩膜受到挤压,起到限制后巩膜的作用,当出现劈裂病情时,抵压端挤压在后巩膜处可以使得劈裂被挤压闭合,并且抵压板对后巩膜的挤压力可以由固定板与眼球的缝合固定位置调节。

Posterior scleral retention jac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leral keep pressing device, including a fix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eyeball and pressed on the sclera after offset plate,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pressure plate is 120 degrees to 160 degrees set, keep fixed plate posterior scleral pressing device can be fixed on the suture with the eye, to firmly fixed and pressed on the pressing plate can be arrived after the sclera, the sclera after longer squeezed, to play the role of scleral limit, when the split condition, pressing end in the sclera after extrusion can make splitting extrusion pressure and closed. Against the platen against the scleral suture fixation can be adjust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ey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球后巩膜的保持顶压装置。
技术介绍
眼睛近视会使得眼球的眼轴增长,视网膜容易被牵拉,造成视网膜劈裂或脱离,后巩膜表面往往伴有葡萄肿使得视网膜更容易脱离,造成视力下降。为了限制眼球的眼轴变长,现有的做法是:在后巩膜植入一条固定带,在临床上该固定带容易位移而失去固定作用,同时对于出现视网膜裂孔等患者也存在相同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依旧欠缺一种有效的器械或工具来解决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缩短黄斑部眼轴长度、治疗视网膜劈裂、裂孔,且支撑不易发生位移的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包括一固定连接于眼球上的固定板和抵压于后巩膜处的抵压板,所述固定板与抵压板呈120°-160°设置。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固定板远离抵压板的一端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固定板通过医用缝合线与眼球绑固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固定板和抵压板相对眼球的一侧设置有一与眼球表面贴合的弧面。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固定板和抵压板的外层包覆有硅胶海绵层。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固定板和抵压板均由钛合金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的固定板可以与眼球缝合固定在一起,起到牢固固定的作用,抵压板可以顶压在后巩膜处,使得变长的后巩膜受到挤压,起到限制后巩膜的作用,当出现劈裂病情时,抵压端挤压在后巩膜处可以使得劈裂被挤压闭合,并且抵压板对后巩膜的挤压力可以由固定板与眼球的缝合固定位置调节;采用钛合金材料,质量轻强度高,性能稳定,实际医用效果突出;而在固定板和抵压板相对眼球的一侧设置弧度,能够与眼球更好的贴合,不仅提高了固定效果而且还提升挤压后巩膜的效果;包覆在固定板和抵压板外部的硅胶海绵层则能够减少固定板和抵压板与眼球之间的应力,保护眼球不破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带有劈裂病情的眼球;图2为本实施例中带有劈裂病情的眼球装上保持顶压装置之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保持顶压装置轴测示意图。图中,1、眼球;11、后巩膜;2、劈裂缝;3、保持顶压装置;31、固定板;32、抵压板;33、硅胶海绵层;34、弧面;35、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参见附图1,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1,该眼球1伴有后巩膜11葡萄肿、视网膜劈裂,其中在后巩膜11部位内部具有劈裂缝2。附图2,为上述眼球1采用保持顶压装置3之后的眼球1,后巩膜11部位的劈裂缝2消失,后巩膜11轴距变短,降低了屈光度。参见附图3,为保持顶压装置3的轴测图,包括带有穿线孔35的固定板31,其中的穿线孔35设置在固定板31远离抵压板32一端处且呈矩形阵列的设置四个,抵压板32则呈一钝角与固定板31一体连接,该角度可根据不同眼球1形状设置,基本上在120°到160°之间变化;并且为了更加贴合眼球1,在固定板31和抵压板32的内侧设置有弧面34,且为了减少钛合金材质的固定板31和抵压板32与眼球1之间的应力过大而挤破眼球1,在固定板31和抵压板32的外层还包覆了硅胶海绵层33。使用的时候,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眼球1形状和后巩膜11凸出情况选择适合角度的保持顶压装置3,并且根据需要对后巩膜11的顶压力,选择固定板31的穿线孔35与眼球1的缝合位置,以使得顶压板对后巩膜11形成合适的顶压力,使得后巩膜11的轴距得到合适的变化和限位,最终使得劈裂消失,后巩膜11轴距稳定保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连接于眼球(1)上的固定板(31)和抵压于后巩膜(11)处的抵压板(32),所述固定板(31)与抵压板(32)呈120°‑160°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连接于眼球(1)上的固定板(31)和抵压于后巩膜(11)处的抵压板(32),所述固定板(31)与抵压板(32)呈120°-160°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巩膜保持顶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1)远离抵压板(32)的一端设置有穿线孔(35),所述固定板(31)通过医用缝合线与眼球(1)绑固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文
申请(专利权)人:王育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