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晓晨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电子捕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99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捕鼠器包括一侧开口的箱体及滑动结合在开口处的封堵板,开口相对的侧壁中间设有引鼠口,引鼠口与老鼠处理装置相接,引鼠口处还设有单向门;箱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引鼠通道和侧通道,引鼠通道的末端与引鼠口相接;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驱动装置和控制器,第一传感器设在箱体内的引鼠口处,且其检测面朝向封堵板;第二传感器设在侧通道的一端,其检测面朝向侧通道的另一端。使用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让老鼠快速的渡过“新物反应”期,容易进入侧通道内。老鼠进入侧通道中间后,第一传感器立即传输电信号给控制器,使封堵板将老鼠关在箱体内,启动第二传感器。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感应不到信号后,打开箱体继续捕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子捕鼠器
本技术涉及捕鼠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子捕鼠器。
技术介绍
老鼠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哺乳动物,尤其是在农村和林区等人少又容易获得食物的地区更是鼠多为患。老鼠的生命力旺盛,繁殖速度极快,适应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什么地方都能住。老鼠会打洞、上树、会爬山、涉水,而且危害农林、草原;盗吃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并能传播鼠疫,对人类的危害及大。因此人类与老鼠的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从最原始的养猫,到老鼠药,甚至各种捕鼠器的问世,人类真的是绞尽脑汁的去消灭老鼠,但很多地方仍然是鼠患严重。现有的各种捕鼠器主要有电捕鼠器及单一进口的捕鼠笼等,这些捕鼠器虽然也能够捕到老鼠,但效果不好,无论何种捕鼠器械,只要老鼠进入,99%能够逮住,但如何引诱老鼠顺利进入,解决老鼠的“新物反应”,是自人类以来不能解决的问题,目前所有的捕鼠器械均存在以下缺陷:—、能够连续捕鼠,但只有一个进口,易引起老鼠的警觉,老鼠不易进入,捕鼠效果不好;二、无论何种捕鼠器械,全是以“盒子”方式引诱老鼠进入,特别是“盒子”的底部设置了板、网等,老鼠的四脚踏上原来不一样的环境,改变了原来老鼠走道,极易引起老鼠的“新物反应”。三、虽然能够连续捕鼠,但是捕捉过程会伤到老鼠或者老鼠在器具内出不来,让其对外发出危险等信号,导致连续捕鼠的效果不佳;四、容易对小家畜等造成伤害。由于现有捕鼠器的上述缺陷,使得人类对老鼠的消灭战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电子捕鼠器,该捕鼠器在捕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堵住老鼠未受伤害,自觉跳进消毒液体后不再对外发信号,只要容器允许,可长时间放置一地,减少人员管理成本,使连续捕鼠的效果更好;而且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以及不会误捕小家禽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智能电子捕鼠器包括一侧开口的箱体及滑动结合在所述箱体开口处的封堵板,与所述箱体的开口相对的侧壁中间位置设有引鼠口,所述引鼠口与设在所述箱体外侧的老鼠处理装置相接,所述引鼠口处还设有单向门;所述箱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引鼠通道和侧通道,所述引鼠通道的末端与所述引鼠口相接;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在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引鼠口处,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所述封堵板;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在所述侧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所述侧通道的另一端;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打开和封堵所述箱体的开口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优选方式为,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推拉机构与所述封堵板传动连接;所述推拉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摆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摆臂的中部与第二摆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连接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板固定连接。优选方式为,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栓。优选方式为,所述封堵板的两侧均通过滑轨组件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优选方式为,所述引鼠通道上方设有开放的鼠饵放置盒,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所述鼠饵放置盒的下方。优选方式为,位于所述箱体开口侧的两端的侧壁向所述封堵板的打开方向延伸。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上方倾斜安放有遮挡板。优选方式为,所述老鼠处理装置包括Z形通道,所述Z形通道的首端与所述引鼠口处相连通,所述Z形通道的末段内设有翻板,所述翻板下方设有盛有消毒液的杀鼠容器。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选用红外光反射传感器,所述封堵板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对应的反射板,所述侧通道的另一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对的反射板。优选方式为,所述控制器包括采用直流低压供电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设在所述箱体外侧的开关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智能电子捕鼠器包括一侧开口的箱体及滑动结合在箱体开口处的封堵板,与箱体的开口相对的侧壁中间位置设有引鼠口,引鼠口与设在箱体外侧的老鼠处理装置相接,引鼠口处还设有单向门;箱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引鼠通道和侧通道,引鼠通道的末端与引鼠口相接;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设在箱体内的引鼠口处,第一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封堵板;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在侧通道的一端,第二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侧通道的另一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封堵板打开和封堵箱体的开口;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电连接。因此将本技术投入使用时,封堵板将箱体的开口打开时,封堵板可与箱体内之间形成“上通着天,下露着地、前有出口,后有退路,上下前后贯通”的“老鼠走道”,该“老鼠走道”亦是平常老鼠的道路,可帮助老鼠快速的渡过“新物反应”期,当老鼠熟悉了箱体周围的环境后,很容易的进入老鼠走道。老鼠进入老鼠走道的中间位置后,立即被第一传感器的红外线感应到,第一传感器传输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动作,驱动封堵板向箱体快速移动,将老鼠推向狭长的侧通道内,同时第二控制器被启动,老鼠被关在狭长的侧通道内,在两个传感器的共同感应下,封堵门不被打开。因老鼠进入老鼠走道的非中间位置时,封堵板不会关闭,使老鼠不会被封堵板与两侧的侧壁夹住,被关在侧通道内的老鼠无任何逃跑路线,只能被逼进入引鼠通道,最终在引鼠通道的指引下,老鼠打开引鼠口处的单向门进入老鼠处理装置内。因指引老鼠进入老鼠处理装置内的过程,并未对老鼠的身体造成任何损伤,使老鼠不会对外发出危险信号,因此本技术的捕鼠器可以实现连续捕鼠。当老鼠从单向门出来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不再感应到老鼠信号,在控制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封堵板恢复到原位置将箱体打开,以等待第二只(批)老鼠的进入,从而实现连续捕鼠。由于连接杆与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螺栓,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节连接推杆推出的距离,即调节封堵板打开的宽度。由于封堵板的两侧均通过滑轨组件安装在箱体上;该结构使封堵板能够准确的挡住箱体的开口,间接的提高了捕鼠的机率。由于位于箱体开口侧的两端的侧壁向封堵板的打开方向延伸;一是缩短了封堵板关闭的时间,二是防止老鼠从里面向外推动封堵板逃跑的可能,提高了捕鼠的机率。由于老鼠处理装置包括Z形通道,Z形通道的首端与引鼠口处相连通,Z形通道的末段内设有翻板,翻板下方设有盛有消毒液的杀鼠容器;该结构的老鼠处理装置可以将老鼠不知不觉中自动杀死并消毒,无需人为手动处理,简化了处理老鼠的步骤。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智能电子捕鼠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使被捕老鼠不对外发出危险信号,连续捕鼠效果好,并自动杀鼠;二、可长时间放置,只要有足够的容器无需人工管理,减少管理成本。三、低电压供电,用电量少,蓄电池、太阳能等亦可供电;四、老鼠不会吃到诱饵,无需添加;五、并不会杀死其它小动物;六、适应野外、养殖场、市场、超市、粮店、仓库、变电站等场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电子捕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电子捕鼠器设有引鼠口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智能电子捕鼠器去顶盖后封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智能电子捕鼠器去顶盖后捕鼠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子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的箱体及滑动结合在所述箱体开口处的封堵板,与所述箱体的开口相对的侧壁中间位置设有引鼠口,所述引鼠口与设在所述箱体外侧的老鼠处理装置相接,所述引鼠口处还设有单向门;所述箱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引鼠通道和侧通道,所述引鼠通道的末端与所述引鼠口相接;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在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引鼠口处,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所述封堵板;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在所述侧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面朝向所述侧通道的另一端;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打开和封堵所述箱体的开口 ;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推拉机构与所述封堵板传动连接;所述推拉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摆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摆臂的中部与第二摆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与连接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子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晨孙桂河
申请(专利权)人:孙晓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