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698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设有磨削刀头的固定杆、用于固定工件且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两端的两固定盘、驱动固定盘上工件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固定盘前后往复运动以使工件靠近或远离磨削刀头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固定盘左右往复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
技术介绍
在为电机壳内部磨削加工的过程中,传统的加工方式是一台磨削机构配备一个操作人员,只能为一个电机壳进行磨削,在完成一次加工后,需要拆卸电机壳,然后重新安装一个电机壳进行加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同时传统的磨削机构需要购买不同型号的磨削机构来进行对不同型号大小的工件进行磨削,进而导致设备投入高,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投入的磨削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设有磨削刀头的固定杆、用于固定工件且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两端的两固定盘、驱动固定盘上工件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固定盘前后往复运动以使工件靠近或远离磨削刀头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固定盘左右往复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盘上均布有至少一组固定孔组。进一步,固定孔组为三组,分别为第一固定孔组、第二固定孔组和第三固定孔组,第一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各第一定位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A的圆周上,第二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各第二定位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B的圆周上,第三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三定位孔,各第三定位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C的圆周上。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移动座上,移动座分别与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相连。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在对左固定盘上的工件进行磨削的过程中,同时拆装右固定盘上的电机壳,节约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即相当于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两台设备,节约人工成本。2.电机壳上往往均布有三个螺丝孔,以此来与栗盖连接,因此,在固定盘上设有与三个螺丝孔适配的固定孔组,再配合螺丝等紧固件来使电机壳固定再固定盘上,固定孔组为三组,分别为第一固定孔组、第二固定孔组和第三固定孔组,第一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各第一定位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A的圆周上,第二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各第二定位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B的圆周上,第三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三定位孔,各第三定位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C的圆周上,且圆C的直径大于圆B的直径,圆B的直径大于圆A的直径,因此,固定盘上的三组固定孔组可以固定不同型号大小的电机壳,就不需要购买不同型号的设备来满足不同型号工件的加工,降低了设备的投入,进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设有磨削刀头11的固定杆1、用于固定工件且对称设置在固定杆I两端的两固定盘2、驱动各固定盘2上工件旋转以加工工件的两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各固定盘2前后往复运动以使工件靠近或远离磨削刀头11的两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固定盘2左右往复运动以使工件靠近或远离磨削刀头11的两第三驱动装置5,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3固定在移动座6上,移动座6分别与第二驱动装置4和第三驱动装置5相连。其中第一驱动装置3为电机,第二驱动装置4和第三驱动装置5为布进电机或气缸,为了方便描述,将对称设置在固定杆I两端的两固定盘2定义为左固定盘2和右固定盘2,两第一驱动装置3定义为左第一驱动装置3和右第一驱动装置3,两第二驱动装置4定义为左第二驱动装置4和右第二驱动装置4,两第三驱动装置5定义为左第三驱动装置5和右第三驱动装置5,工作时,操作人员将需要加工的电机壳固定在左固定盘2上,利用左第三驱动装置5驱动移动座6,使磨削刀头11伸入电机壳中,以确定电机壳的加工深度,利用左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移动座6使磨削刀头11靠近电机壳的内部,以确定电机壳内壁的加工厚度,利用左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左固定盘2上的电机壳旋转,使磨削刀头11对电机壳的内壁进行加工,当磨削刀头11对左固定盘2上的电机壳进行加工的同时,操作人员将需要加工的电机壳安装在右固定盘2上,利用右第三驱动装置5驱动移动座6,使磨削刀头11伸入电机壳中,以确定电机壳的加工深度,利用右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移动座6使磨削刀头11靠近电机壳的内部,以确定电机壳内壁的加工厚度,利用右第一驱动装置3驱动右固定盘2上的电机壳旋转,使磨削刀头11对电机壳的内壁进行加工,当磨削刀头11对右固定盘2上的电机壳进行加工的同时,此时,左固定盘2上的电机壳已经加工完成,拆卸该电机壳,重新将需要加工的电机壳固定在左固定盘2上,依次循环操作,在对左固定盘2上的工件进行磨削的过程中,同时拆装右固定盘2上的电机壳,节约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即相当于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两台设备,节约人工成本。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盘2上均布有至少一组固定孔组。进一步,固定孔组为三组,分别为第一固定孔组、第二固定孔组和第三固定孔组,第一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21,各第一定位孔21的中心位于同一圆A的圆周上,第二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22,各第二定位孔22的中心位于同一圆B的圆周上,第三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三定位孔23,各第三定位孔23的中心位于同一圆C的圆周上。电机壳上往往均布有三个螺丝孔,以此来与栗盖连接,因此,在固定盘2上设有与三个螺丝孔适配的固定孔组,再配合螺丝等紧固件来使电机壳固定再固定盘2上,固定孔组为三组,分别为第一固定孔组、第二固定孔组和第三固定孔组,第一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21,各第一定位孔21的中心位于同一圆A的圆周上,第二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22,各第二定位孔22的中心位于同一圆B的圆周上,第三固定孔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三定位孔23,各第三定位孔23的中心位于同一圆C的圆周上,且圆C的直径大于圆B的直径,圆B的直径大于圆A的直径,因此,固定盘2上的三组固定孔组可以固定不同型号大小的电机壳,就不需要购买不同型号的设备来满足不同型号工件的加工,降低了设备的投入,进而降低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分别设有磨削刀头的固定杆、用于固定工件且对称设置在固定杆两端的两固定盘、驱动固定盘上工件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固定盘前后往复运动以使工件靠近或远离磨削刀头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固定盘左右往复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上均布有至少一组固定孔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磨削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孔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夏星林明法沈友清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鑫特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