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内部架构和卡接在内部架构上的外机壳,其内部架构包括第一侧面板(1)、第二侧面板(4)和多个横板(2),第一侧面板(1)和第二侧面板(4)结构相同,横板(2)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第一侧面板(1)和第二侧面板(4)之间,第一侧面板(1)的横截面呈U型,第一侧面板(1)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02)和下连接板(103),上连接板(102)和下连接板(103)的纵向方向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横板(2)的通孔(106),横板(2)的两端开设有与螺纹结构和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20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架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适应性强,结构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供电部门提供电力供应的质量(稳定性、不间断性及伴随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电力系统对发电,变电和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改造投入较大。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二次设备之一,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国内外无数实例证明,涉及停电范围较广的大型系统事故,大都与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合理的安排继电保护定值,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在研发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可能采用不同的电路设计,采用不同的电路板,另外,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涉及到电路改进、电路板的设计改进,然而,每次改进的过程中,都会重新设计相应的机箱,包括其内部架构和外机壳,这不仅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也会给改进升级及多型号产品的批量生产造成一定的阻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其内部架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电路板的安装,能进一步优化机箱内部电路板的设计和布局,适应性强,结构性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内部架构和卡接在内部架构上的外机壳,所述外机壳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上盖和两个机壳侧盖,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若干光串口、若干光以太接口和若干第一开关量输入接口,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若干开关量输出接口、若干第二开关量输入接口、电以太接口、GPS接口和秒脉冲输出接口,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小信号输出接口。所述内部架构包括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和多个横板,所述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结构相同,所述横板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之间,所述第一侧面板的横截面呈U型,第一侧面板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纵向方向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横板的通孔,所述横板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结构和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机壳侧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侧面板的底部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从左至右依次至少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两端。所述第一部件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卡接电路板的T型槽,所述第三部件的两端设有用于卡接前面板的卡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的侧面设有用于卡接连接条的凹槽,所述连接条用于连接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的电路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板的底部为弯折板;所述第一侧面板的侧壁上用于卡接机壳侧盖的卡口;所述第一侧面板的侧壁上还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侧面板为轴对称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横板的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之间还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加强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其内部架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电路板的安装,能进一步优化机箱内部电路板的设计和布局,适应性强,结构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如面板的不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后面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内部架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侧面板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侧面板的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中横板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中图4的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中图4的Π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丨一第一侧面板,101一弯折板,102一上连接板,103一下连接板,104—支撑板,105—卡槽,106—通孔,2—横板,201—第二部件,202—第一部件,203—第三部件,204—螺纹孔,205—T型槽,206—卡口,207—凹槽,3—加强板,4一第二侧面板,5—前面板,501—光串口,502—光以太接口,503—第一开关量输入接口,504—标签层,6—上盖,7—机壳侧盖,8—后面板,801—开关量输出接口,802—测试接口,803—接地端口,804—电源开关,805—电源接口,806—散热防尘罩,807—电以太接口,808—第二开关量输入接口,809— GPS接口,810—秒脉冲输出接口,9一小信号输出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内部架构和卡接在内部架构上的外机壳,所述外机壳包括前面板5、后面板8、上盖6和两个机壳侧盖7,所述外机壳还可包括设置有支脚和散热孔的下盖,所述上盖6上设置有小信号输出接口 9。如图2所示,所述前面板5上设置有若干光串口501、若干光以太接口 502和若干第一开关量输入接口 503;还可设置标签层504,用于进行标注。其中,光以太接口502可选用12个10Mbit的光网口,分别用于作为IEC61850-9-2采样值接口、GOOSE和IEEE1588收发接口;光串口 501可采用12个,其中10个用于FT3输出,一个用于FT3输入,I个用于接收B码;第一开关量输入接口 503可采用4对。进一步的,12个光以太接口 502和12个光串口 501可并排设置,4对第一开关量输入接口 503也并排设置在12个光以太接口 502和12个光串口 501的旁侧。如图3所示,所述后面板8上设置有若干开关量输出接口801、若干第二开关量输入接口 808、电以太接口 807、GPS接口 809和秒脉冲输出接口 810。所述后面板8上还可设置测试接口 802、接地端口 803、电源开关804、电源接口 805和散热防尘罩806。其中,电以太接口807可选用I个10/100Mbit的网口,第二开关量输入接口808可采用8对,可接空节点及带电位节点;开关量输出接口 801也可采用8对,其中4对为通用开出量即空节点,另4对为快速开出量。本技术中,光串口501、光以太接口502、第一开关量输入接口503、电以太接口807、GPS接口 809和秒脉冲输出接口 810均电信连接到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控制器的相应端口上,电源接口 805通过电源开关804与控制器连接,开关量输出接口 801通过输入电平转换器和光电隔离器与控制器连接,第二开关量输入接口 808通过继电器接点隔离输出模块与控制器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内部架构包括第一侧面板1、第二侧面板4和多个横板2,所述第一侧面板I和第二侧面板4结构相同,所述横板2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第一侧面板I和第二侧面板4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面板I的横截面呈U型,第一侧面板I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02和下连接板103,所述上连接板102和下连接板103的纵向方向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横板2的通孔106,所述横板2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结构和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20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板I和第二侧面板4之间还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加强板3,本技术中还可无需设置所述下盖,在加强板3上开设多个螺纹孔,实现通过加强板3来安装本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内部架构和卡接在内部架构上的外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包括前面板(5)、后面板(8)、上盖(6)和两个机壳侧盖(7),所述前面板(5)上设置有若干光串口(501)、若干光以太接口(502)和若干第一开关量输入接口(503),所述后面板(8)上设置有若干开关量输出接口(801)、若干第二开关量输入接口(808)、电以太接口(807)、GPS接口(809)和秒脉冲输出接口(810),所述上盖(6)上设置有小信号输出接口(9); 所述内部架构包括第一侧面板(I)、第二侧面板(4)和多个横板(2),所述第一侧面板(I)和第二侧面板(4)结构相同,所述横板(2)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第一侧面板(I)和第二侧面板(4)之间,所述第一侧面板(I)的横截面呈U型,第一侧面板(I)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102)和下连接板(103),所述上连接板(102)和下连接板(103)的纵向方向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横板(2)的通孔(106),所述横板(2)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结构和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204); 所述机壳侧盖(7)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侧面板(I)的底部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进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