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641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固定在驱动电机一侧。1、在一体化设计的电机‑控制器整体结构中,在两者之间设置有铜材质的散热板,该散热板分隔了两者的工作空间,又通过冷却水在铜质板上的流动,起到了很好的散热作用。2,铜材质的散热板同时又在电机‑控制器中间起到了隔磁作用,使控制器电路不受电机电磁的干扰,起到了电磁屏蔽效果。3,可以根据工况和季节,通过调节阀门,选择采用并联或串联水路,调节冷却水的流量,使电机和控制器工作在最佳工作温度下,提高了散热效率,散热效果明显。4,减小了整车布置难度,缩短了电源线长度,减少了整体重量和体积,降低了成本。

Motor and controller integrated structure water-cool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l structure water-cooling system of an electric motor and a cont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motor and an electric motor controller. In 1,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motor controller integrated design, the two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cooling plate copper material, the heat dissipation plate separates the two work space, and through the cooling water in copper plate on the flow, heat played a very good role. 2, cooling plate copper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iddle of the motor controller plays a magnetic isolation effect, interference from electromagnetic motor controller circuit, 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 3,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and season, by adjusting the valve, the parallel or series of wate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cooling water, the motor and the controller operating a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improves the cooling efficiency, cooling effect is obvious. 4, it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vehicle layout, shortens the length of power line, reduces the overall weight and volume, and reduc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属于机械装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一般为分开布置,重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布置难度高,电源线长度长,散热结构不好布置,散热效率低,成本高,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变动较大,机械结构要求更加紧凑,为电池组等部件的规划和布置腾出空间,现有的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分开布置的方式难以满足要求。现有的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合成整体的方式,其结构会产生电磁干涉,影响了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正常工作,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传统电机及控制器分用水冷,水管路接线长,水管安排复杂,漏水隐患多,可靠性差。其次,传统冷却水路设计固定,不能通过调节阀来调节冷却水量大小,不能得到良好的散热,难以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极大减小了整车布置难度,缩短了电源线长度,提高了散热效率,具有很好的隔磁性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固定在驱动电机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轴承,所述内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环绕布置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依次连通,所述外壳体套装于所述内壳体外侧,使得所述冷却槽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电机水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至电机水道的两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设置有铜质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和设置在控制器壳体内部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器壳体面向驱动电机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流体槽,所述铜质板盖合于所述流体槽上,使得流体槽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控制器水道,所述铜质板或所述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分别连通至控制器水道的两端。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轴承,所述内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环绕布置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依次连通,所述外壳体套装于所述内壳体外侧,使得所述冷却槽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电机水道,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至电机水道的两端,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与电机水道连通的控制器进水口和控制器出水口,所述的控制器进水口连通至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入口,所述控制器出水口连通至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出口。进一步,所述电机水道中还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控制该处电机水道的通断,所述阀门设置于控制器进水口对应的电机水道处和控制器出水口对应的电机水道处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机控制器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电机外表面配合的弧形架,以及固定在弧形架上的水平架,铜质板和控制器壳体固定在水平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机尾部设置有导线输出端,固定支架上对应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导线孔,控制器壳体上设置有导线接入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铜质板的长宽尺寸与电机控制器内部的控制元件长宽尺寸相适配,或者略大于控制元件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一体化设计的电机-控制器整体结构中,在两者之间设置有铜材质的散热板,该散热板分隔了两者的工作空间,又通过冷却水在铜质板上的流动,起到了很好的散热作用。2,铜材质的散热板同时又在电机-控制器中间起到了隔磁作用,使控制器电路不受电机电磁的干扰,起到了电磁屏蔽效果。3,可以根据工况和季节,通过调节阀门,选择采用并联或串联水路,调节冷却水的流量,使电机和控制器工作在最佳工作温度下,提高了散热效率,散热效果明显。4,减小了整车布置难度,缩短了电源线长度,减少了整体重量和体积,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拆分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器水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机壳体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其他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照图1到图5,本技术的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构3和电机控制器2;所述减速机构3固定在驱动电机1轴承的输出端;所述电机控制器2固定在驱动电机1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包括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所述内壳体11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轴承,所述内壳体11外表面设置有环绕布置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依次连通,所述外壳体12套装于所述内壳体11外侧,使得所述冷却槽密封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电机水道13,所述外壳体12上设置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分别连通至电机水道13的两端。优选的,所述冷却槽为环绕内壳体11外表面布置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宽度一致,平行设置,冷却槽一端封闭,相邻的冷却槽依次打通,从而形成绕电机外表面回转延伸的电机水道13,电机水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机1与电机控制器2之间设置有铜质板21。该铜质板21分隔了驱动电机1与电机控制器2的工作空间,起到了散热作用,同时又可以起到隔磁作用,使控制器电路不受电机电磁的干扰,起到了电磁屏蔽效果。铜质板21的宽度、长度尺寸优选与电机控制器2内部的PCB板大小尺寸相适配,或者略大于PCB板尺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控制器2包括控制器壳体22,和设置在控制器壳体22内部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器壳体22面向驱动电机1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流体槽,所述铜质板21盖合于所述流体槽上,使得流体槽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控制器水道23,所述铜质板21或所述控制器壳体22上设置有冷却液入口24和冷却液出口25,所述冷却液入口24和冷却液出口25分别连通至控制器水道23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流体槽为回转蜿蜒式结构,对应覆盖PCB板主要发热部位。进一步,所述电机的外壳体12上还设置有与电机水道13连通的控制器进水口16和控制器出水口17,所述的控制器进水口16连通至电机控制器2的冷却液入口24,所述控制器出水口17连通至电机控制器2的冷却液出口25,从而将电机水道13和控制器水道23连通,冷却水同时冷却电机和控制器,进行散热,水路安排简单,降低了漏水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和电机控制器(2);所述电机控制器(2)固定在驱动电机(1)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外侧设置有环绕布置的电机水道(13),所述驱动电机(1)包括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所述内壳体(11)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轴承,所述内壳体(11)外表面设置有环绕布置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依次连通,所述外壳体(12)套装于所述内壳体(11)外侧,使得所述冷却槽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电机水道(13),所述外壳体(12)上设置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分别连通至电机水道(13)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和电机控制器(2);所述电机控制器(2)固定在驱动电机(1)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外侧设置有环绕布置的电机水道(13),所述驱动电机(1)包括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所述内壳体(11)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轴承,所述内壳体(11)外表面设置有环绕布置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依次连通,所述外壳体(12)套装于所述内壳体(11)外侧,使得所述冷却槽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电机水道(13),所述外壳体(12)上设置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分别连通至电机水道(13)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与电机控制器(2)之间设置有铜质板(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2)包括控制器壳体(22),和设置在控制器壳体(22)内部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器壳体(22)面向驱动电机(1)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流体槽,所述铜质板(21)盖合于所述流体槽上,使得流体槽形成供冷却液通过的控制器水道(23),所述铜质板(21)或所述控制器壳体(22)上设置有冷却液入口(24)和冷却液出口(25),所述冷却液入口(24)和冷却液出口(25)分别连通至控制器水道(23)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及控制器一体化结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包括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所述内壳体(11)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轴承,所述内壳体(11)外表面设置有环绕布置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依次连通,所述外壳体(12)套装于所述内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力王旭秦先跃张勇章思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汽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