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模块及手持发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26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模块及手持发射设备。手持发射设备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面盖,所述底座内设有电路板、驱动模块和用于为所述电路板供电的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按压面盖即可按压驱动模块,从而压缩驱动模块的扭簧,使X型夹角减小,同时与驱动模块相连接的弹片也随之向下运动,当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发电模块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为电路板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再用干电池为电路板供电,不仅减少了用户成本,而且节能环保。

Driving module and hand hold transmi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driving module and a hand hold transmitting device. A transmit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nd a cov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it board, driver module and power module for the circuit board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comprises a spring,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by pressing the top cover can be pressed and compression torsion spring drive module, driver module, the X angle de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hrap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odule with downward movement, when the external force is increas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agnetic flux generating module within the coil is changed, so as to the circuit board the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to use batteries for power supply circuit board, not only reduces the user cos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模块及手持发射设备
本技术涉及手持发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模块及手持发射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的手持发射设备,如车钥匙、遥控器等大都是通过内置干电池来实现发射无线信号的,这样,就需要用户定期的更换干电池,这无疑为增加用户的成本,也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模块及手持发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干电池进行无线信号发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活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套设在第二驱动部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呈X型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簧体和设置在簧体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第一驱动部连接,第二端与第二驱动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驱动模块结构简单,通过按压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即可使扭簧被压缩,减小X型夹角,当驱动模块与发电模块相连接时,减小X型夹角可以带动发电模块内部部件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发电模块的内部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电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扭簧为双扭簧,所述双扭簧包括第一簧体、第二簧体和用于连接第一簧体和第二簧体的U形连杆,所述第一簧体远离所述U形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簧体远离所述U形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杆,所述U形连杆设置在第一驱动部上,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设置在第二驱动部上。进一步,所述U形连杆包括与第一簧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二簧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为框型结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及设置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第三臂和第四臂,所述第三臂和第四臂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三臂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段的第一渠,所述第四臂上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接段的第二渠,所述第二臂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接段的第三渠;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臂和第六臂以及设置在第五臂和第六臂之间的第七臂和第八臂,所述第七臂靠近所述第三臂设置,且第七臂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柱,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柱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杆的第四渠;所述第八臂靠近所述第四臂设置,且第八臂上与第二安装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柱,靠近第二安装柱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杆的第五渠,所述双扭簧的第一簧体和第二簧体分别套设在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上,并通过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安装柱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活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外力按压所述第五臂或者第二臂,即可压缩所述扭簧且减小X型夹角的大小,从而使发电模块进行发电,发电方式简单快捷。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手持发射设备,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面盖,所述底座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的驱动模块和用于为所述电路板供电的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弹片,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手持发射设备结构简单,通过按压面盖即可按压驱动模块的第一驱动部或者第二驱动部,从而压缩驱动模块的扭簧,使X型夹角减小,同时与驱动模块相连接的弹片也随之向下运动,当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发电模块内部的部件发生相对运动,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使得发电模块为电路板提供电能,本技术无需再用干电池为电路板供电,不仅减少了用户成本,而且节能环保。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五臂上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弹片的插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插孔即可将弹片一端和驱动模块相连,当X型夹角受力减小时,与第五臂相连接的弹片随之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为电路板供电。进一步,所述第一臂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臂平行于底座活动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臂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底座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对应的第一扣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卡合在所述第一扣孔中,并通过所述第一扣孔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臂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底座上设有倒L型的限位桩,所述限位桩与所述底座形成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轴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且在所述限位槽内相对于底座平行移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轴和第一扣孔,使第一臂在驱动模块受力时可转动的固定在底座上;通过设置第二连接轴和限位槽,使第六臂在驱动模块受力时可平行于底座移动,从而带动弹片向下运动,实现为电路板供电。进一步,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面盖上与所述驱动模块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按键模块对应的第一开孔,所述按键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孔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驱动模块对应位置处设置按键模块,只需按压按键模块,即可以按压所述驱动模块,操作方式更加简单而且省力。进一步,还包括盖体和与所述按键模块对应的微动开关,所述盖体设置在面盖和所述驱动模块之间;盖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靠近所述面盖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按键模块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定位墙,所述按键模块穿过所述第一开孔后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墙上;所述微动开关和按键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驱动模块内,且所述微动开关输出端连接电路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当按键模块受力时,所述按键模块向下运动,同时使基板上的对应位置受力向下运动,从而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按键模块位置一一对应的微动开关,即可在按键模块按压过程中,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从而使电路板发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当设置有多个按键模块和多个微动开关时,可以使电路板发出多路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过程,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本实施例在制作过程中,根据按键模块的个数先在基板上靠近所述面盖的一侧设置定位墙,并通过定位墙的位置设置第一开孔和微动开关的位置,这样按键模块穿过第一开孔后可以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墙上,避免按键模块在基板上位置移动,而且使按键模块向下按压过程中,更加准确触发对应的微动开关,使电路板发出正确的控制信号。进一步,还包括与按键模块数量相同的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定位墙内侧的第二开孔内;所述按键模块对应所述第二开孔的一面设有用于伸入所述弹簧的定位柱。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弹簧和定位柱,可以在按压任一个按键模块时,都可驱动所述驱动模块下压,同时因为弹簧的作用可以避免其他按键模块随之向下运动,即保证在按压任一按键时,其他按键可保持原始状态,从而使电路板发出与所述被按压的按键模块对应的控制信号,使控制过程更加准确有效。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第五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扣孔,所述盖体基板上与所述第二扣孔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扣孔相扣合的扣爪;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臂设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盖体基板上与所述第二臂对应位置处设有沟体,所述沟体与所述基板形成沟槽,所述第三连接轴设置在所述沟槽中,且在所述沟槽中相对于盖体平行移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驱动模块及手持发射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活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套设在第二驱动部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呈X型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簧体和设置在簧体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第一驱动部连接,第二端与第二驱动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活动连接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套设在第二驱动部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部呈X型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簧体和设置在簧体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第一驱动部连接,第二端与第二驱动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为双扭簧,所述双扭簧包括第一簧体、第二簧体和用于连接第一簧体和第二簧体的U形连杆,所述第一簧体远离所述U形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簧体远离所述U形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杆,所述U形连杆设置在第一驱动部上,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设置在第二驱动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杆包括与第一簧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二簧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为框型结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及设置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第三臂和第四臂,所述第三臂和第四臂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三臂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段的第一渠,所述第四臂上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接段的第二渠,所述第二臂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接段的第三渠;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臂和第六臂以及设置在第五臂和第六臂之间的第七臂和第八臂,所述第七臂靠近所述第三臂设置,且第七臂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柱,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柱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杆的第四渠;所述第八臂靠近所述第四臂设置,且第八臂上与第二安装孔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安装柱,靠近第二安装柱处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杆的第五渠,所述双扭簧的第一簧体和第二簧体分别套设在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上,并通过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安装柱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活动连接。4.一种手持发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面盖,所述底座内设有电路板、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驱动模块和用于为所述电路板供电的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弹片,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科金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