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810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扬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壳体筒体部及设置于壳体筒体部轴向两端的壳体左侧板、壳体右侧板,壳体筒体部内转动设置卷筒,壳体右侧板内表面安装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内圈支撑固定于壳体右侧板上,回转支承外圈与卷筒相连接,壳体右侧板上安装减速机,减速机输出端安装的齿轮与回转支承外圈相啮合;所述卷筒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若干隔板,卷筒的表面对应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筒面上分别环绕设置有绳槽,壳体筒体部的顶部进绳口处设置压绳装置;所述壳体右侧板上还安装有安全防坠器,安全防坠器的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外圈相啮合。该卷扬机占用空间较小,能够实现自由排绳,同时绳子使用寿命较长。

Windla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inch,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shell comprises a shell plate, left shell cylindrical part and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cylinder axial ends of the shell side plate shell cylinder rotating drum arranged within the Department, installation of slewing bearing surfaces of the shell side plate, rotary bearing inner ring is fixed on the support shell on the right side plate, rotary bearing outer ring and reel connected, speed reducer is installed on the right side plate shell and the outer ring gear, slewing reducer output installation engages the drum surfac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uniformly arranged several parti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drum surface between two adjacent partition barrel surface respectively are arranged around a rope groove, the top of cylinder shell the Ministry of the rope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housing pressure rope device; right side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afety anti falling device, the outer ring gear and the safety anti falling device is meshed with the slewing bearing. The winch occupies less space and can realize free rope arrangement while the rope has a longer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扬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扬机。
技术介绍
卷扬机用于实现钢丝绳的收放卷,可以实现物体的升降作业。现有的卷扬机在对钢绳进行收放卷时,采用强制排绳机构实现排绳作业,这种卷扬机的特点是占用空间较大,强制排绳装置通过丝杆带动卷筒根据排绳顺序沿轴向移动,卷筒轴向移动的速度与卷筒排绳保持同步。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长期工作过程中,导致绳子使用寿命较短,同时强制排绳装置中的丝杆结构在工作过程中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卷扬机,该卷扬机占用空间较小,能够实现自由排绳,同时绳子使用寿命较长。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卷扬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壳体筒体部及设置于壳体筒体部轴向两端的壳体左侧板、壳体右侧板,壳体筒体部内转动设置卷筒,壳体右侧板内表面安装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内圈支撑固定于壳体右侧板上,回转支承外圈与卷筒相连接,壳体右侧板上安装减速机,减速机输出端安装的齿轮与回转支承外圈相啮合;所述卷筒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若干隔板,卷筒的表面对应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筒面上分别环绕设置有绳槽,壳体筒体部的顶部进绳口处设置压绳装置;所述壳体右侧板上还安装有安全防坠器,安全防坠器的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外圈相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绳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支撑于壳体左侧板、壳体右侧板之间,支撑杆上均布设置若干压杆,压杆上形成压杆上臂和压杆下臂,每根压杆下臂分别对应伸入相邻两个隔板之间;每根压杆上臂的上端均连接一根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壳体筒体部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右侧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导电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将卷筒表面分隔为四个排绳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左侧板、壳体右侧板的顶角处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巧妙,通过采用回转支承带动卷筒实现对钢绳的收卷排放,实现了本专利技术产品占地面积小,使用灵活方便;同时,本专利技术产品通过隔板将卷筒表面分隔为若干个排绳空间,适用于多种作业场景需求。本专利技术产品可以实现卷筒自由排绳,自由排绳通过绳槽实现绳子的自动环绕,确保绳子在排绳空间内顺次分层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2中,包括外壳1、壳体筒体部1-1、壳体右侧板1-2、壳体左侧板1-3、压绳装置2、压杆2-1、压杆上臂2-11、压杆下臂2-12、支撑杆2-2、弹簧3、减速机4、安全防坠器5、卷筒6、隔板6-1、绳槽6-2、回转支承7、导电环8等。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卷扬机,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壳体筒体部1-1及设置于壳体筒体部1-1轴向两端的壳体左侧板1-3、壳体右侧板1-2,壳体筒体部1-1内转动设置卷筒6,壳体右侧板1-2内表面安装回转支承7,回转支承7内圈支撑固定于壳体右侧板1-2上,回转支承7外圈与卷筒6相连接,壳体右侧板1-2上安装减速机4,减速机4输出端安装的齿轮与回转支承7外圈相啮合;所述卷筒6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若干隔板6-1,卷筒6的表面对应于相邻两个隔板6-1之间的筒面上分别环绕设置有绳槽6-2,壳体筒体部1-1的顶部进绳口处设置压绳装置2;所述壳体右侧板1-2上还安装有安全防坠器4,安全防坠器4的齿轮与回转支承7的外圈相啮合。压绳装置2包括支撑杆2-2,支撑杆2-2支撑于壳体左侧板1-3、壳体右侧板1-2之间,支撑杆2-2上均布设置若干压杆2-1,压杆2-1上形成压杆上臂2-11和压杆下臂2-12,每根压杆下臂2-12分别对应伸入相邻两个隔板6-1之间;每根压杆上臂2-11的上端均连接一根弹簧3,弹簧3另一端与壳体筒体部1-1相连接。壳体右侧板1-2的中心位置设有导电环8。隔板6-1将卷筒6表面分隔为四个排绳空间。所述壳体左侧板1-3、壳体右侧板1-2的顶角处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若干根钢丝绳分别固定于相应的排绳空间上,且钢丝绳沿相应的排绳空间的绳槽6-2绕设,钢丝绳在排满底层绳槽6-2后,依次进行分层排绳作业,排绳可靠稳定,实现自由排绳。在收卷排绳作业过程中,压绳装置2用于实现对收卷过程中钢丝绳的限位,避免钢丝绳发生较大幅度的颤动,压绳装置2在弹簧3的作用下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弹性活动空间。在收卷、放卷作业过程中,当减速机4发生故障时,安全防坠器5可以有效确保安全,即,此时,安全防坠器5将回转支承7锁定,避免回转支承7不受控制地进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卷扬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扬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包括壳体筒体部(1‑1)及设置于壳体筒体部(1‑1)轴向两端的壳体左侧板(1‑3)、壳体右侧板(1‑2),壳体筒体部(1‑1)内转动设置卷筒(6),壳体右侧板(1‑2)内表面安装回转支承(7),回转支承(7)内圈支撑固定于壳体右侧板(1‑2)上,回转支承(7)外圈与卷筒(6)相连接,壳体右侧板(1‑2)上安装减速机(4),减速机(4)输出端安装的齿轮与回转支承(7)外圈相啮合;所述卷筒(6)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若干隔板(6‑1),卷筒(6)的表面对应于相邻两个隔板(6‑1)之间的筒面上分别环绕设置有绳槽(6‑2),壳体筒体部(1‑1)的顶部进绳口处设置压绳装置(2);所述壳体右侧板(1‑2)上还安装有安全防坠器(4),安全防坠器(4)的齿轮与回转支承(7)的外圈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扬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包括壳体筒体部(1-1)及设置于壳体筒体部(1-1)轴向两端的壳体左侧板(1-3)、壳体右侧板(1-2),壳体筒体部(1-1)内转动设置卷筒(6),壳体右侧板(1-2)内表面安装回转支承(7),回转支承(7)内圈支撑固定于壳体右侧板(1-2)上,回转支承(7)外圈与卷筒(6)相连接,壳体右侧板(1-2)上安装减速机(4),减速机(4)输出端安装的齿轮与回转支承(7)外圈相啮合;所述卷筒(6)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若干隔板(6-1),卷筒(6)的表面对应于相邻两个隔板(6-1)之间的筒面上分别环绕设置有绳槽(6-2),壳体筒体部(1-1)的顶部进绳口处设置压绳装置(2);所述壳体右侧板(1-2)上还安装有安全防坠器(4),安全防坠器(4)的齿轮与回转支承(7)的外圈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沃森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