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良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73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4:4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钢材进行加工的一种新型叶轮。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上轮盘、下轮盘、连接部和扣合件,叶轮由上轮盘和下轮盘拼合形成,上轮盘和下轮盘的中部相应位置皆开设有通孔,连接部贯穿且固定连接于两通孔内,其中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边沿上相对应开设有若干连接口,扣合件分别对应扣合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连接口,且在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还连接有紧固橡胶圈。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要求,采用钢材进行对叶轮的加工,且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际的加工操作和实际的使用。

A new impeller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novel impeller which can be processed by utilizing steel. In order to meet the technical effect, the technical proposal as follows: a new type of impeller, the impeller including roulette, roulette, under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a fastening member, the impeller wheel and wheel together formed under the roulette whe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in the two hole, the roulette and roulette on the edge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astener, respectively connected on the wheel and mouth buckle under the wheel, an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wheel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stening rubber r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can not only achieve a good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steel processing of the impeller, and its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easy to operate and the actual processing of the actu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叶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叶轮。
技术介绍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而为了实现上述的产品功能,设置在泵内部的叶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轮通过工作转动带动液体高速转动,把机械能传递给液体,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其中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采用铜进行直接一体冲压成型叶轮,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考虑到铜的活动性,很容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与泵内之间的液体发生一定的反应,在叶轮的表产生一定的反应物质,对叶轮的实际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生产者考虑用钢这一相对稳定的物质加工成叶轮,但是钢的硬度很很高的,很难直接通过冲压、切割等加工方式直接加工形成所需要的叶轮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钢材进行加工的一种新型叶轮。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上轮盘、下轮盘、连接部和扣合件,叶轮由上轮盘和下轮盘拼合形成,上轮盘和下轮盘的中部相应位置皆开设有通孔,连接部贯穿且固定连接于两通孔内,其中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边沿上相对应开设有若干连接口,扣合件分别对应扣合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连接口,且在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还连接有紧固橡胶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叶轮是由上轮盘、下轮盘、连接部和扣合件组接形成的,也就是说可以先将各个部件分开进行加工,然后再进行组接拼合成叶轮,这就大大降低了叶轮加工对材料的要求,可以先将钢材分别加工呈上轮盘、下轮盘、连接部和扣合件,再进行实际的组接操作,实现完成叶轮的加工,其中连接部是用以连接转轴的,因此将连接部直接在通过通孔后并实现固定才能很好的保证连接的强度。其中在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边沿上相对应开设有若干连接口,扣合件分别对应扣合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连接口上,可以很好的在上轮盘和下轮盘拼合后,通过扣合件的连接口的扣合实现上轮盘和下轮盘的固定连接,其中因此在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连接的紧固橡胶圈,因此可以很好的借助紧固橡胶圈的张力和上轮盘和下轮盘的扣合力更好的保证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要求,采用钢材进行对叶轮的加工,且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际的加工操作和实际的使用。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合件呈矩形结构设置,且设有与连接口实现咬合的开口,其中该开口的底部至其相对应边沿的长度等于连接口所开设的长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扣合件实际上就相当于叶轮的转动叶片,将所述的扣合件呈矩形结构设置,可以能很好的符合叶轮功能的正常实现,其中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扣合件的开口的底部至其相对应边沿的长度等于连接口所开设的长度,也就是说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扣合件与连接口实现扣合连接之后,扣合件可以很好的契合与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边沿,不会凸出于两轮盘的边沿,进一步完善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下连接有固定凸台,固定凸台上连接有固定凸点,上轮盘与固定凸点相对的位置处皆开设有供其穿过的固定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直接将固定凸台上连接的固定凸点穿过固定通孔,然后再冲压固定凸点,使之变形,得以实现是的固定部可以很好的连接在轮盘上,进一步完善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轮盘和下轮盘在通孔外圈上皆一体成型有环状凹陷的结构,其中在上轮盘和下轮盘拼合后两环状凹陷的结构构成容纳腔,紧固橡胶圈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的上轮盘和下轮盘拼合后两环状凹陷的结构构成容纳腔,因此橡胶圈可以很好的夹设在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借以保证橡胶圈的固定和上轮盘与下轮盘之间的稳定作用,其中由于所述的所述环状凹陷结构是直接一体成型在通孔外圈上的,因此方便实际的加工实施,减小了实际的加工成本,进一步优化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轮盘和下轮盘的环状凹陷结构在一一对应连接口的位置处皆开设有固定通槽,扣合件于此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倒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通槽的设在,在扣合件通过开设在上轮盘和下轮盘上的开口进行扣合夹紧作用的同时,可以借助固定通槽和扣合件于此相对的一端上设置固定倒钩,之间的勾合进一步保证通过扣合件很好的实现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优化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轮盘和下轮盘的环状凹陷结构至其轮盘的边沿呈弧形结构设置,扣合件的开口端呈与其适配的弧形结构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环状凹陷结构至其轮盘的边沿采用的是弧形结构,而扣合件的开口端与其适配,因此借助该弧形结构的引导作用,更好的实现扣合件的扣合作用,进一步优化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口均匀开设与上轮盘和下轮盘的边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的连接口是呈均匀开设的,因此能很好的保证作用力的相对均匀,能更好的保证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口设置有36个,呈每10°夹角的位置开设。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开口如果开设的过多,加大了加工成本,连接开口的设置如果过少则无法很好的达到其要求要达到的固定连接的强度要求,而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很好的中和这二者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叶轮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叶轮实施例的上轮盘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叶轮实施例的结构分装图。图中:1、上轮盘;2、下轮盘;3、扣合件;4、通孔;5、连接口;6、紧固橡胶圈;7、开口;8、固定凸台;9、固定凸点;10、固定通孔;11、容纳腔;12、固定通槽;13、固定倒钩;14、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新型叶轮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上轮盘1、下轮盘2、连接部和扣合件3,叶轮由上轮盘1和下轮盘2拼合形成,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中部相应位置皆开设有通孔4,连接部贯穿且固定连接于两通孔4内,其中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边沿上相对应开设有若干连接口5,扣合件3分别对应扣合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连接口5,且在上轮盘1和下轮盘2之间还连接有紧固橡胶圈6。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叶轮是由上轮盘1、下轮盘2、连接部和扣合件3组接形成的,也就是说可以先将各个部件分开进行加工,然后再进行组接拼合成叶轮,这就大大降低了叶轮加工对材料的要求,可以先将钢材分别加工呈上轮盘1、下轮盘2、连接部和扣合件3,再进行实际的组接操作,实现完成叶轮的加工,其中连接部是用以连接转轴的,因此将连接部直接在通过通孔4后并实现固定才能很好的保证连接的强度。其中在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边沿上相对应开设有若干连接口5,扣合件3分别对应扣合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连接口5上,可以很好的在上轮盘1和下轮盘2拼合后,通过扣合件3的连接口5的扣合实现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固定连接,其中因此在上轮盘1和下轮盘2之间连接的紧固橡胶圈6,因此可以很好的借助紧固橡胶圈6的张力和上轮盘1和下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叶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上轮盘(1)、下轮盘(2)、连接部和扣合件(3),叶轮由上轮盘(1)和下轮盘(2)拼合形成,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中部相应位置皆开设有通孔(4),连接部贯穿且固定连接于两通孔(4)内,其中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边沿上相对应开设有若干连接口(5),扣合件(3)分别对应扣合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连接口(5),且在上轮盘(1)和下轮盘(2)之间还连接有紧固橡胶圈(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上轮盘(1)、下轮盘(2)、连接部和扣合件(3),叶轮由上轮盘(1)和下轮盘(2)拼合形成,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中部相应位置皆开设有通孔(4),连接部贯穿且固定连接于两通孔(4)内,其中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边沿上相对应开设有若干连接口(5),扣合件(3)分别对应扣合上轮盘(1)和下轮盘(2)的连接口(5),且在上轮盘(1)和下轮盘(2)之间还连接有紧固橡胶圈(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件(3)呈矩形结构设置,且设有与连接口(5)实现咬合的开口(7),其中该开口(7)的底部至其相对应边沿的长度等于连接口(5)所开设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下连接有固定凸台(8),固定凸台(8)上连接有固定凸点(9),上轮盘(1)与固定凸点(9)相对的位置处皆开设有供其穿过的固定通孔(10)。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安
申请(专利权)人:林良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