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越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702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越封隔器,包括外套设有外中心管的中心管,外中心管通过上定位套、下定位套固定于中心管外;外中心管外部套装有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中心管和外中心管中分别开设有位置上下错开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心管的轴向方向上还贯穿的开设有若干穿越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封隔器的中心管外部套设外中心管,再在外中心管外部套设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并在中心管、外中心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通孔,使得液体在封隔器中通过穿越两个通孔的方式实现对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的操作。并同时在中心管中贯穿的开设若干穿越孔,供控制管线穿越,实现了对封隔器进行控制管线穿越安装的目的。

A cross pack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ossing packer, including a jacket outer centre tube center tube, the outer central pipe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nd the positioning sleeve is fixed in the center tube; the outer center tube is sleeved outside the rubber cylinder, piston cylinder and slip structure, the central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center dir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opened o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enter pipe through several through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center of the packer pipe is sleeved outside the outer center tube, and tube is sleeved outside the rubber cylinder, piston cylinder and slip structure in the center. The wall and the center pipe and outer center pip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liquid in the packer through the realization of a rubber cylinder, piston cylinder and slip structure operation through two hole way. At the same time,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are opened through the central pipe to control the passage of the pipeline, and the purpose of controlling the pipeline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封隔器
本技术涉及封隔器的
,尤其是针对一种智能完井用的穿越封隔器。
技术介绍
智能完井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完井技术,为石油开采提供了一种更智能化和更灵活的管理模式。智能完井可以实现对井下各生产井段进行封隔控制,通过安装井下节流控制设备和井下永久性监测控制设备,达到延长油井的稳定开发和减缓见水见气的目的。对生产井的流态和井底流压的实时监测,有利于制定最优的生产制度。为了确保对各井段的有效控制,一般选用封隔器来将各生产井段进行封隔。因此,如何在封隔器有限的安装空间中安装控制管线,而又不减小生产通道的面积,对封隔器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显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在封隔器有限的安装空间中安装控制管线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越封隔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穿越封隔器,其中,包括一轴向方向开设有主通道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外套设有一外中心管,所述外中心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上定位套、下定位套固定于所述中心管外;所述外中心管外部从上至下分别还套装有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中心管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上下错开,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上还贯穿的开设有若干穿越孔。上述的穿越封隔器,其中,若干所述穿越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主通道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上述的穿越封隔器,其中,所述胶筒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套与所述活塞缸之间,且所述胶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软金属护肩。上述的穿越封隔器,其中,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与所述外中心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中心管的外壁与所述胶筒、所述活塞缸、所述卡瓦之间具有间隙。上述的穿越封隔器,其中,若干所述穿越孔围绕所述主通道均匀排布。上述的穿越封隔器,其中,所述活塞缸包括活塞缸套以及活塞锁套,所述活塞缸套与所述活塞锁套之间安装有锁环,所述活塞锁套于下方接触所述卡瓦结构。上述的穿越封隔器,其中,所述卡瓦结构包括锥体以及卡瓦,所述卡瓦下方接触所述下定位套,所述卡瓦分别与所述锥体、所述下定位套之间锥面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封隔器的中心管外部套设外中心管,再在外中心管外部套设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并在中心管、外中心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通孔,使得液体在封隔器中通过穿越两个通孔的方式实现对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的操作。并同时在中心管中贯穿的开设若干穿越孔,供控制管线穿越,实现了对封隔器进行控制管线穿越安装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穿越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穿越封隔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提供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穿越封隔器,其中,包括一轴向方向开设有主通道11的中心管1,封隔器在工作时,主通道11供油液贯穿并最终向套设在外中心管2外的零件提供压力。中心管1外套设有一外中心管2,外中心管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上定位套31、下定位套32固定于中心管1外,外中心管2与上定位套31、下定位套32之间可通过紧固件紧固。外中心管2外部从上至下分别还套装有胶筒4、活塞缸5以及卡瓦结构6,同时胶筒4、活塞缸5以及卡瓦结构6都位于上下定位套之间。中心管1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一通孔12,外中心管2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1的位置上下错开,油液会从第一通孔12流向第二通孔21,中心管1的轴向方向上还贯穿的开设有若干穿越孔7,穿越孔7中可安装控制管线。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以下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若干穿越孔7的轴向方向与主通道11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胶筒4设置于上定位套31与活塞缸5之间,且胶筒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软金属护肩8,金属护肩8可以是软金属护肩,通过护肩可以增强胶筒4的承受压力,有效的保护胶筒4在巨大压力下结构不被破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中心管1的外壁与外中心管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外中心管2的外壁与胶筒4、活塞缸5、卡瓦6之间具有间隙,油液从间隙中经过并对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进行增压动作。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若干穿越孔7围绕主通道11均匀排布,本实施例中穿越孔7优选的数量为四个。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活塞缸5包括活塞缸套51以及活塞锁套52,活塞缸套51与活塞锁套52之间安装有锁环53,活塞锁套52于下方接触卡瓦结构6,锁环53防止活塞锁套52在向下移动过程中由于封隔器下部压力突然增加而向上移动,从而影响到封隔器的整体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卡瓦结构6包括锥体61以及卡瓦62,卡瓦62下方接触下定位套32,卡瓦62分别与锥体61、下定位套32之间锥面接触。使用者可根据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技术的特性及功能,本实施例中的穿越封隔器的工作方法如下,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工作时,将封隔器安装进套管壁中,封隔器的上下两端连接油管,向封隔器中加入油液进行增压。油液从主通道11的上方进入,并首先穿越第一通孔12,经过中心管1和外中心管2之间的间隙继续向下流动,接着穿越第二通孔21。穿越第二通孔21后开始分别向上和向下进行分流,向上的油液向胶筒4方向流动并对胶筒4产生压力,胶筒4受到压力膨胀,膨胀后的胶筒4将封隔器的上端与套管壁之间进行密封。向下流动的油液向活塞缸5方向移动并对活塞缸5产生压力,迫使活塞缸5中的活塞锁套52向下移动,活塞锁套52推动锥体61同时向下移动,由于锥体61、下定位套32和卡瓦62直接是锥面接触,锥体61、下定位套32将卡瓦62向径向方向顶出,卡瓦62的卡爪牢固咬合住套管壁,最终使得封隔器的下端与套管壁牢固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封隔器的中心管外部套设外中心管,再在外中心管外部套设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并在中心管、外中心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通孔,使得液体在封隔器中通过穿越两个通孔的方式实现对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的操作。并同时在中心管中贯穿的开设若干穿越孔,供控制管线穿越,实现了对封隔器进行控制管线安装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穿越封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越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向方向开设有主通道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外套设有一外中心管,所述外中心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上定位套、下定位套固定于所述中心管外;所述外中心管外部从上至下分别还套装有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中心管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上下错开,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上还贯穿的开设有若干穿越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向方向开设有主通道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外套设有一外中心管,所述外中心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上定位套、下定位套固定于所述中心管外;所述外中心管外部从上至下分别还套装有胶筒、活塞缸以及卡瓦结构,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中心管的管壁上贯穿地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上下错开,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上还贯穿的开设有若干穿越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封隔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穿越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主通道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套与所述活塞缸之间,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如东张伟孙德启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