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532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和与下模相扣合的上模,下模上设置有鞋底形状的模具槽,并采用所述模具制作橡胶鞋底,具体制作工艺是将一对鞋底橡胶胚放入到模具槽内,再将与鞋底轮廓相对应的耐高温布覆盖在鞋底橡胶胚上,然后在耐高温布上分别按照鞋底的布局添加小块的橡胶胚;将模具合上,并放入具有加温并挤压功能的设备中进行加温和挤压,加温温度为170℃,并挤压10次;进行加温和挤压操作130秒后,将模具取出,打开模具将耐高温布取出来,即可获得成品橡胶鞋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所述模具制作橡胶鞋底,在制作时操作安全简单,时间快,成品率高。

Mold for making rubber sol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rubber soles, the die comprises a die and die on the clamping buckle, the lower die set mold groove shape of sole, and the mold making rubber soles, the manufacture process is a pair of rubber soles into embryo die groove, the corresponding contour of the sol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cloth covered in rubber soles in the embryo, and then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cloth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layout of the small rubber soles with embryo; will die together, and put in with heating and heating and extrusion function of the equipment, heating temperature is 170 C, and 10 for heating and extrusion; extrusion operation after 130 seconds, will die out, open mold will be taken out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fabric, you can get the finished rubber soles. The rubber sole is made by the mould, and the operation is safe, simple, time fast and finished product rate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橡胶鞋底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橡胶鞋底即由橡胶制成的鞋底,橡胶鞋底的生产是利用橡胶鞋底模具,采用压制的方法来生产的,一般在鞋底的生产过程中是通过上模和下模扣合进行压制,但是在压制的过程中上模和下模扣合不紧密会导致错位的现象产生,而且橡胶鞋底的生产的工艺不同,成品鞋底的质量也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所述模具包括下模和与下模相扣合的上模;其中,下模上表面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突起部向上延伸形成前突起边,下模上表面的后端向上弯曲形成弯曲部,弯曲部向上延伸形成后突起边;在突起部和弯曲部之间的水平面上对称地向下凹设有一对模具槽,模具槽的前端向突起部内延伸,并在突起部上凹设有前置腔,模具槽的后端随着弯曲部向上弯曲,以使模具槽形成鞋底形状;水平面上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定位销,水平面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处各设置有两个扣合突起;上模下表面设有与突起部对应的突起扣合部、与前突起边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与弯曲部对应的弯曲扣合部、与后突起边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与模具槽相匹配的模芯、与定位销相匹配的销孔以及与扣合突起相匹配扣合槽,以使上模扣合在下模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具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下模上表面上一对模具槽的后侧设置有对应其槽边形状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侧连通有水平凹槽,水平凹槽延伸至下模的侧边,一对模具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其槽边形状的第二凹槽;上模下表面分别对应设有与第一凹槽、水平凹槽、第二凹槽相匹配的凹槽突起。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具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下模前侧面上焊接有两个圆柱形连接件,上模前侧面的对应位置焊接有两个连接片,连接片位于圆柱形连接件的外侧,且通过连杆贯穿地插接在圆柱形连接件和连接片上,以使上模以连杆为轴与下模铰接连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具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下模后侧面的右边焊接有右把手,上模后侧面的左边焊接有左把手。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的模具制作橡胶鞋底的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对鞋底橡胶胚对应地放入到一对模具槽内,再将一对与鞋底轮廓相对应的耐高温布覆盖在一对所述鞋底橡胶胚上,然后在一对所述耐高温布上分别按照鞋底的布局添加小块的橡胶胚;2)将模具合上,并放入具有加温并挤压功能的设备中进行加温和挤压,加温温度为170℃,并挤压10次;3)进行加温和挤压操作130秒后,将模具取出,打开模具将耐高温布取出来,即可获得成品橡胶鞋底。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作工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挤压10次为每间隔2秒挤压一次,每次挤压5秒钟。本专利技术适合小批量橡胶鞋底的制作,所述模具通过特别的设计使下模上的模具槽的前端向突起部内延伸,并在突起部上凹设有前置腔,模具槽的后端随着弯曲部向上弯曲,以使模具槽形成鞋底形状,上模的模芯压入模具槽内制作橡胶鞋底,通过设置定位销和销孔、扣合突起和扣合槽,以避免上模和下模错位,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相匹配的凹槽突起,进一步避免模具槽和模芯错位,使得模具的成品率较高,利用该模具在制作鞋底时,制作工艺的流程简单,操作安全,时间快,成品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模具包括下模1和与下模1相扣合的上模2,优选地,下模1前侧面上焊接有两个圆柱形连接件101,101’,上模2前侧面的对应位置焊接有两个连接片102,102’,连接片102,102’位于圆柱形连接件101,101’的外侧,且通过连杆103贯穿地插接在圆柱形连接件101,101’和连接片102,102’上,以使上模2以连杆103为轴与下模1铰接连接。下模1上表面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11,突起部11向上延伸形成前突起边111,上模2下表面设有与突起部11对应的突起扣合部21以及与前突起边111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211;下模1上表面的后端向上弯曲形成弯曲部12,弯曲部12向上延伸形成后突起边121,上模2下表面设有与弯曲部12对应的弯曲扣合部22、与后突起边121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221,在上模2与下模1扣合时,保证突起部11与突起扣合部21紧密扣合,突起边扣合部211盖扣在前突起边111上,同时弯曲部12与弯曲扣合部22紧密扣合,突起边扣合部221盖扣在后突起边121上。在突起部11和弯曲部12之间的水平面T上对称地向下凹设有一对模具槽13,13’,模具槽13,13’的前端向突起部11内延伸,并在突起部11上凹设有前置腔14,14’,模具槽13,13’的后端随着弯曲部12向上弯曲,以使模具槽13,13’形成鞋底形状,下模1上表面设置有与模具槽13,13’相匹配的模芯23,23’,模芯23,23’盖扣在模具槽13,13’上,以得到所需要的橡胶鞋底的形状,鞋底橡胶胚的前端随着模具槽的前端置于前置腔内,模芯的前端压入前置腔内,以使鞋底橡胶胚的前端形成鞋底前端的形状,并且使得模芯进入前置腔来保证上模2与下模1的扣合准确性,提高鞋底的成品率。下模1的水平面T上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定位销17,水平面T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处各设置有两个扣合突起18;上模2下表面设置与定位销17相匹配的销孔24以及与扣合突起18相匹配扣合槽25,在上模2扣合在下模1上时,三个定位销17分别插设在其对应的销孔24内,保证上模2与下模1不会发生错位,避免了因上模2与下模1之间错位造成的鞋底成型失败,扣合突起18与对应的扣合槽25扣合保证了扣合的紧密性。下模1上表面上一对模具槽13,13’的后侧设置有对应其槽边形状的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的两侧连通有水平凹槽151,水平凹槽151延伸至下模1的侧边,一对模具槽13,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其槽边形状的第二凹槽16,16’;上模2下表面分别对应设有与第一凹槽15、水平凹槽151、第二凹槽16,16’相匹配的凹槽突起,设置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16’以保证模具槽13,13’与模芯23,23’在扣合时不会发生错位,进一步避免了因模具槽13,13’与模芯23,23’之间错位造成的鞋底成型失败,通过水平凹槽151可以确定是否与凹槽突起紧密扣合。下模1后侧面的右边焊接有右把手104,上模2后侧面的左边焊接有左把手105,方便打开扣合的上模2和下模1;还可以在下模1的弯曲部12的右侧凹设开口槽,用于打开上模2和下模1;或者在下模1后侧面的中间位置开口并延伸至弯曲部12向下形成开口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的模具制作橡胶鞋底的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一对鞋底橡胶胚对应地放入到一对模具槽13,13’内,再将一对与鞋底轮廓相对应的耐高温布覆盖在一对所述鞋底橡胶胚上,然后在一对所述耐高温布上分别按照鞋底的布局添加小块的橡胶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下模(1)和与下模(1)相扣合的上模(2);其中,下模(1)上表面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11),突起部(11)向上延伸形成前突起边(111),下模(1)上表面的后端向上弯曲形成弯曲部(12),弯曲部(12)向上延伸形成后突起边(121);在突起部(11)和弯曲部(12)之间的水平面(T)上对称地向下凹设有一对模具槽(13,13’),模具槽(13,13’)的前端向突起部(11)内延伸,并在突起部(11)上凹设有前置腔(14,14’),模具槽(13,13’)的后端随着弯曲部(12)向上弯曲,以使模具槽(13,13’)形成鞋底形状;水平面(T)上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定位销(17),水平面(T)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处各设置有两个扣合突起(18);上模(2)下表面设有与突起部(11)对应的突起扣合部(21)、与前突起边(111)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211)、与弯曲部(12)对应的弯曲扣合部(22)、与后突起边(121)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221)、与模具槽(13,13’)相匹配的模芯(23,23’)、与定位销(17)相匹配的销孔(24)以及与扣合突起(18)相匹配扣合槽(25),以使上模(2)扣合在下模(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橡胶鞋底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下模(1)和与下模(1)相扣合的上模(2);其中,下模(1)上表面的前端向上突起形成突起部(11),突起部(11)向上延伸形成前突起边(111),下模(1)上表面的后端向上弯曲形成弯曲部(12),弯曲部(12)向上延伸形成后突起边(121);在突起部(11)和弯曲部(12)之间的水平面(T)上对称地向下凹设有一对模具槽(13,13’),模具槽(13,13’)的前端向突起部(11)内延伸,并在突起部(11)上凹设有前置腔(14,14’),模具槽(13,13’)的后端随着弯曲部(12)向上弯曲,以使模具槽(13,13’)形成鞋底形状;水平面(T)上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定位销(17),水平面(T)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处各设置有两个扣合突起(18);上模(2)下表面设有与突起部(11)对应的突起扣合部(21)、与前突起边(111)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211)、与弯曲部(12)对应的弯曲扣合部(22)、与后突起边(121)对应的突起边扣合部(221)、与模具槽(13,13’)相匹配的模芯(23,23’)、与定位销(17)相匹配的销孔(24)以及与扣合突起(18)相匹配扣合槽(25),以使上模(2)扣合在下模(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1)上表面上一对模具槽(13,13’)的后侧设置有对应其槽边形状的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的两侧连通有水平凹槽(151),水平凹槽(151)延伸至下模(1)的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劲煌吴遇兵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华阳鞋材科技有限公司晋江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