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533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涉及生产线控制领域。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它包括:主控模块、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一卧车、第二卧车、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拉床、锯床、抛光机和自动翻面机器;所述的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分别与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锥套生产线的全自动控制,提高了锥套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工业成本,预防了人为操作中出现的失误,使锥套的加工生产更加精细化管理,通过利用该系统能够使锥套的生产实现连续性不间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产量。

Taper sleeve production line control system using robot carrying cone slee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per sleeve production line control system using a robot carrying cone sleeve, which relates to the production line control field. A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robot moving cone sleeve sleeve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control module, the first robot, robot, robot, the first second third car, second car, the first second conveyor belt, conveyor belt, broaching machine, sawing machine, polishing machine and automatic turning machine; control signal output control module the terminal through wireless or wired network control signal input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robot, robot and robot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ird.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sleeve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cone industrial cost, prevent the artificial operation mistakes, make production sleeve more meticulous management, through the use of the system can make the sleeve in production to achieve continuous uninterrupted productio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线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锥套是一种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的新型机械传动联接部件,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精度高、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等特点。通过8度外锥面与皮带轮、链轮及其他传动件内锥面压紧联接,使各种传动件的定心精度大大提高。锥套尺寸为系列标准设计。通用性互换性很好,适用各种场合当传动件经过长时间运转时,内孔及链槽就可能发生损坏,如果使用锥套作为传动件,发生这种情况时,只需更换同一规格锥套就可以恢复使用。因而大大提高传动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节省时间。锥套与皮带轮相配合处的孔都是半边的,并且锥套上的两个半形光孔与带轮上的两个半形螺纹孔分别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孔,锥套上的一个半形螺纹孔又与皮带轮上的一个半形光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孔,半形螺纹孔位于两个半形光孔之间。在装配时,将两个螺钉旋进在皮带轮的两个螺纹孔与半形光孔所形成的完整孔中,随着螺钉在皮带轮上的螺纹孔中不断拧紧,螺纹作用将螺钉推向皮带轮上锥孔的小端,而锥形套上的两个光孔并没有完全加工穿,这样,当螺钉的头部抵住光孔的底部时,就将力传递给了锥套,锥套就相对于皮带轮向皮带轮锥孔的小端运动,这时因为锥度的原因,锥套的就不断包紧轴,而轴又反作用于锥套,再作用于皮带轮。这样皮带轮、锥套以及轴就紧密的组装在一起了。为实现锥套上两个半形光孔和一个半形螺纹孔的加工,通常采用单工序进行加工,即先利用钻床在毛坯的大端面上钻出三个孔,再利用攻丝机对其中一个孔进行攻丝,随后进入端面铣削加工,最后进行镗孔,然而每道工序都需要重新工装定位,很难保证孔与孔之间的位置精度,最终导致加工后的锥套无法匹配到皮带轮上,此外还存在操作繁琐,很难实现连续生产,降低了生产产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锥套生产线的全自动控制,提高了锥套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工业成本,预防了人为操作中出现的失误,使锥套的加工生产更加精细化管理,通过该系统能够使锥套的生产实现连续性不间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模块、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一卧车、第二卧车、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拉床、锯床、抛光机和自动翻面机器;所述的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分别与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一机器人到料盘取料,第一机器人先松开配置于第一机器人上的第一气爪,再到取料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取料;第一人到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配置于第一机器人上的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位;第一机器人到第一卧车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第一卧车;第一机器人到达翻面机构处翻面,先将翻面气缸打开,将产品放到翻面处,松开第二气爪,再夹紧翻面气缸,将机器人移动到翻面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翻面;第一机器人到第二卧车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第一机器人将产品放在第一输送带上,到达放料点松开第二气爪,放好后第一输送带动作,产品到达末端低,定位马达动作,到位后气缸动作顶起产品;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二机器人到达第一输送带末端取料点取料先松开第一气爪,再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取料;第二机器人到达拉床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拉床;第二机器人到达锯床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锯床;第二机器人夹持产品到抛光机处,将开槽处的毛刺打掉,打毛刺完成后放到第二输送带上,将产品运送到末端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三机器人到达第二输送带末端取料,先松开气爪,到达取料点后夹紧气爪,取完料后将产品放入木箱中进行码垛堆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锥套生产线的全自动控制,提高了锥套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工业成本,预防了人为操作中出现的失误,使锥套的加工生产更加精细化管理,通过该系统能够使锥套的生产实现连续性不间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系统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模块、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一卧车、第二卧车、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拉床、锯床、抛光机和自动翻面机器;所述的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分别与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的主控模块采用三菱FX3U系列PLC。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一机器人到料盘取料,第一机器人先松开配置于第一机器人上的第一气爪,再到取料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取料;第一人到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配置于第一机器人上的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第一机器人到第一卧车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第一卧车;第一机器人到达翻面机构处翻面,先将翻面气缸打开,将产品放到翻面处,松开第二气爪,再夹紧翻面气缸,将机器人移动到翻面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翻面;第一机器人到第二卧车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第一机器人将产品放在第一输送带上,到达放料点松开第二气爪,放好后第一输送带动作,产品到达末端低,定位马达动作,到位后气缸动作顶起产品;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二机器人到达第一输送带末端取料点取料先松开第一气爪,再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取料;第二机器人到达拉床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拉床;第二机器人到达锯床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锯床;第二机器人夹持产品到抛光机处,将开槽处的毛刺打掉,打毛刺完成后放到第二输送带上,将产品运送到末端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三机器人到达第二输送带末端取料,先松开气爪,到达取料点后夹紧气爪,取完料后将产品放入木箱中进行码垛堆放。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模块、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一卧车、第二卧车、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拉床、锯床、抛光机和自动翻面机器;所述的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分别与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模块、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一卧车、第二卧车、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拉床、锯床、抛光机和自动翻面机器;所述的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分别与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和第三机器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器人搬运锥套的锥套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模块控制第一机器人到料盘取料,第一机器人先松开配置于第一机器人上的第一气爪,再到取料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取料;第一人到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配置于第一机器人上的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9工位锥套专用机床;第一机器人到第一卧车处,待允许换料后,先松开第二气爪到达取料点夹紧第二气爪,再到上料点松开第一气爪完成换料,并启动第一卧车;第一机器人到达翻面机构处翻面,先将翻面气缸打开,将产品放到翻面处,松开第二气爪,再夹紧翻面气缸,将机器人移动到翻面点,夹紧第一气爪,完成翻面;第一机器人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永志刘建沈义伦毛业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眉山强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