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运江专利>正文

雨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30 阅读:4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雨衣,其结构是用防水布料将帽体、上衣和裤子制成一体,在上衣的前襟有一条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在裤子的两条裤腿内侧各有一条上至前襟开口、下至裤脚的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这两条开口处的连接扣件的上端与上衣的连接扣件下端交汇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携带,方便穿脱,活动自如,防雨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拖拉机、摩托车、三轮车驾驶员雨天使用,也适用于雨天室外、野外作业者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套,具体地说是一种雨衣。人们雨天防雨的主要用具是雨伞、雨披或雨衣。雨伞适用于步行时使用,而对于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开拖拉机者来说,多用雨披和雨衣。但在运行过程中,雨披或雨衣的下部常常被风吹起,使裤子下部被淋湿。市场上虽有雨裤出售,但雨裤和普通裤子的式样相同,在室外或路途中穿脱极为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雨效果好,而且方便穿脱的新式雨衣一雨服,以克服现有雨披或雨衣的弊端,提高雨天在外骑行和作业者的自身防雨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用防水布料将帽体、上衣和裤子制成一体,在上衣的前襟位置处有一条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在裤子的两条裤腿内侧位置处各有一条上至前襟开口、下至裤脚的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这两条开口处的连接扣件的上端与上衣的连接扣件下端交汇在一起。这样在将连接扣件分别扣好后,即可将人体的头部、躯干及四肢全部包裹在本雨服中,使防雨效果明显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视图。如图1所示,本雨服选用质地较软的防水布料分片裁剪,制成一体,即帽体1、上衣2、裤子3为一整体结构。上衣2的前襟为开口形式,在开口处制有连接扣件4。同样地,裤子3的两条裤腿内侧也为开口形式,并一直开口到上衣2的开口下端,在这两条开口处也分别制有连接扣件5、6,这两条连接扣件的上端与上衣的连接扣件4下端交汇在一起。三条连接扣件可以是尼龙搭扣,但最好是拉链形式,因为拉链使用方便快捷。三条拉链均是从下向上的拉合方式。使用时,先穿入两袖,再拉合上衣,戴好雨帽,然后分别将两腿上的雨裤拉合。脱下时,按反向顺序即可方便地脱下。图2中,在上衣后腰部最好留有折叠层7,这样在弯腰时可留出余量,使活动自如。也可在折叠层内面衬入松紧带,以在直立时拉紧折叠层7,使后腰部不显臃肿。在本雨服的上衣前襟,还可制出一护袢8(图1所示),护袢上有子母扣,扣合后正好挡住前襟拉链,防雨渗入。本技术便于推带,方便穿脱,活动自如,防雨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拖拉机、摩托车、农用三轮车驾驶员雨天使用,也适用于雨天室外、野外作业者穿用,对于交通警和巡警雨天值勤也非常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服,其特征在于该雨服是用防水布料将帽体(1)、上衣(2)和裤子(3)制成一体,在上衣的前襟位置处有一条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4),在裤子的两条裤腿内侧位置处各有一条上至前襟开口、下至裤脚的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5、6),这两条开口处的连接扣件的上端与上衣的连接扣件(4)的下端交汇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服,其特征在于该雨服是用防水布料将帽体(1)、上衣(2)和裤子(3)制成一体,在上衣的前襟位置处有一条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4),在裤子的两条裤腿内侧位置处各有一条上至前襟开口、下至裤脚的开口,开口处有连接扣件(5、6),这两条开口处的连接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江
申请(专利权)人:王运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