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规模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温度为20~30℃、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大豆蚜寄主植株用大豆蚜进行接种,形成有蚜植株;2)在温度为16~34℃、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有蚜植株用豆柄瘤蚜茧蜂成蜂接蜂,每隔8h替换有蚜植株,直到豆柄瘤蚜茧蜂成蜂死亡;3)在温度为16~34℃、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接蜂后的有蚜植株进行孵化,从而获得豆柄瘤蚜茧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于豆柄瘤蚜茧蜂的实验室室内繁殖和工业化大规模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规模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规模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豆蚜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这使得大豆蚜的抗药性逐年增强;田间天敌数量的不断减少,导致天敌自然控制能力减弱,造成大豆蚜的大量繁殖,危害加重。此外化学防治产生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对人畜造成毒害。在这种背景下,利用以自然天敌为主要手段的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大豆蚜的发生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利用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的成功先例。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对环境安全、可持续控制害虫危害的有效手段。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天敌的应用有三种方法:国外天敌引种,天敌的保护利用和天敌的人工大量繁殖。目前一般采用第三种方法。寄生蜂的人工繁殖包括利用中间寄主昆虫进行繁殖和利用人工饲料进行繁殖两种。现有的利用人工饲料繁殖蚜茧蜂的成功实例还很少,鉴于蚜茧蜂独特复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利用人工饲料的方法不一定科学。自然状态繁殖的蚜茧蜂与人工饲料培养出的蚜茧蜂,哪种更有利于蚜虫的控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利用中间寄主寄生蜂的繁殖的主要程序是先繁殖中间寄主昆虫以供接蜂,然后保存。累计蜂量,适时释放田间进行防治。要进行寄生蜂的大量繁殖,必须提供适宜其生长发育的环境,即决定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为了及时得到大量的健壮寄生蜂,必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影响所得到寄生蜂的健壮程度、性比、寄生率。目前,赤眼蜂能够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应用或利用柞蚕卵进行繁殖。能够进行规模化繁殖的蚜茧蜂主要有烟蚜茧蜂、日本豆蚜茧蜂等,而应用较广的是烟蚜茧蜂。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小数量的豆柄瘤蚜茧蜂的人工饲养,但尚没有人工大规模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技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低成本、简便易行、适于大规模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简便易行、适于大规模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简便易行、适于大规模人工繁殖寄生蜂的方法,用以推广到其他寄生蜂的繁殖,以控制其他蚜虫的危害。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光照条件是指,以一天24小时为周期,以小时计的连续光照时间(L)与以小时计的连续黑暗时间(D)的比例。例如,“14L:10D”表示进行连续14小时的光照,然后施以连续10小时的黑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规模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温度为2(T30°C、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大豆蚜寄主植株用大豆蚜进行接种,形成有蚜植株;2)在温度为16~34°C、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步骤I)得到的有蚜植株用成对的豆柄瘤蚜茧蜂成蜂接蜂,使得豆柄瘤蚜茧蜂成蜂寄生在有蚜植株的大豆蚜上,其中,在接蜂过程中,以蜂蜜水作为营养补充,每隔8h将接蜂后的有蚜植株用步骤I)得到的有蚜植株替换,直到豆柄瘤蚜茧蜂成蜂死亡;3)在温度为16~34°C、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步骤2)得到的接蜂后的有蚜植株进行孵化,从而得到僵蚜,继续孵化所述僵蚜,从而获得豆柄瘤蚜茧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I)中的接种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温度24~26°C ;光照为14L:10D ;相对湿度为65~7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步骤I)中的大豆蚜为2~3龄的大豆蚜;更优选地,所述大豆蚜寄主植株为水培大豆苗;最优选地,所述水培大豆苗为水培辽豆16号,发芽率大于90%,并且接种时的大豆苗长出4片真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当大豆苗长出2片真叶时,如果接种蚜虫就会造成植株生长缓慢,蚜量减少;当大豆苗长出6片真叶时接种蚜虫,则造成植株旺长,蚜虫不喜食,蚜量少;4片真叶蚜量最多,且植株生长正常。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的接蜂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温度为20^240C ;光照为14L:10D ;相对湿度为65~7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豆柄瘤蚜茧蜂成蜂是当天羽化的。更优选地,先使每对豆柄瘤蚜茧蜂成蜂充分交配,以获得更高的接蜂效率。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豆柄瘤蚜茧蜂成蜂与寄生在所述有蚜植株上的大豆蚜的头数比为1:50-300,从而获得更高的大规模繁殖的效率;更优选地,豆柄瘤蚜茧蜂成蜂与寄生在所述有蚜植株上的大豆蚜的头数比例为1:160-200。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蜂蜜水中蜂蜜的浓度按蜂蜜水的体积计为8~12%,更优选为10%。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步骤3)中的孵化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温度20^240C ;光照 14L:10D ;相对湿度 65~75%。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每隔8h更换有蚜植株。大豆蚜被寄生以后,豆柄瘤蚜茧蜂就不会再重复寄生,更换新的有蚜植株是为了让豆柄瘤蚜茧蜂有足够的寄主进行寄生,提高豆柄瘤蚜茧蜂的寄生率,获得更多的僵蚜,从而能生产更多的豆柄瘤蚜茧蜂。每隔8h更换有蚜植株,主要是使大豆蚜能够被充分寄生,每天6:00、14:00、22:00定时更换,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出每次更换的时间为8h,大豆蚜可充分被寄生,即使时间延长,大豆蚜被寄生率的提高不显著,因此,在充分考虑到寄生蜂的产卵习性和蚜虫的发育基础上,得到8h是最合理的豆柄瘤蚜茧蜂充分寄生大豆蚜所需的时间。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使用的原料来源容易、价格低廉。大豆蚜吸食大豆植株汁液进行生长发育,能够为豆柄瘤蚜茧蜂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豆和大豆蚜的生长环境模拟大田,其生长发育良好,专利技术成果可直接用于大田。产生的僵蚜可以直接在大田进行羽化,对大豆蚜进行有效的控制; 3)繁殖方法简便,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可独立完成操作;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蚜虫与寄生蜂的繁殖,用于大豆蚜和其他蚜虫的生物防治;5)效果稳定,僵蚜羽化出的豆柄瘤蚜茧蜂能够很好的进行寄生行为,且产生的后代能够继续进行寄生行为,可连续繁殖数十代,没有出现性状退化现象;6)可在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的人工气候室内进行大规模的繁殖。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豆柄瘤蚜茧蜂的实验室繁殖,也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设备包括:恒温培养箱:FPQ-300C-30D多段可编程人工气候箱,宁波莱福科技有限公司;温湿度记录仪:ZDR_F20温湿度记录仪,杭州大仪器有限公司;蚜虫繁殖笼尺寸为30cmX30cmX 35cm,纱网为100目。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所述蜂蜜水的体积浓度均表示蜂蜜在所述蜂蜜水中按蜂蜜水的体积计的百分比。实施例1I)将蚜虫繁殖笼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温度为25V ;光照为14L:1OD ;相对湿度为70%),并放入数量充足的辽豆16大豆苗进行蚜虫接种,充分接种后取出有蚜植株。2)重新调节恒温培养箱的培养条件(温度为22°C ;光照为14L:1OD ;相对湿度为70%),将接种有约4000头3龄大豆蚜的大豆苗和12对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模人工繁殖豆柄瘤蚜茧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温度为2(T30°C、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大豆蚜寄主植株用大豆蚜进行接种,形成有蚜植株; 2)在温度为16~34°C、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步骤I)得到的有蚜植株用成对的豆柄瘤蚜茧蜂成蜂接蜂,使得豆柄瘤蚜茧蜂成蜂寄生在有蚜植株的大豆蚜上,其中,在接蜂过程中,以蜂蜜水作为营养补充,每隔8h将接蜂后的有蚜植株用步骤I)得到的有蚜植株替换,直到豆柄瘤蚜茧蜂成蜂死亡; 3)在温度为16~34°C、光照为12L:12D~14L:10D和相对湿度为65~75%的条件下,将步骤2)得到的接蜂后的有蚜植株进行孵化,从而获得豆柄瘤蚜茧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I)中的接种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温度24~26。。;光照14L:10D ;相对湿度65~7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I)中的大豆蚜为2~3龄大豆蚜;所述大豆蚜寄主植株为水培大豆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周,乔格侠,席玉强,梁红斌,王红托,苗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